雅安:稳扎稳打扶贫 实实在在富民

20.10.2014  11:25

【背景】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4年起,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10月17日也是国际消除贫困日。1992年12月22日,联合国通过了将10月17日设为国际消除贫困日的决议,旨在促进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减贫意识。我国正式设立“扶贫日”是响应联合国决议的具体行动,主要目的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核心内容是学习身边榜样,宣传凡人善举,动员广泛参与,培育良好风尚。

灾后恢复重建一年多来,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扎实推进以扶贫开发项目和贫困村灾后重建项目实施为重点的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

五大扶贫工程”,不断探索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积极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着力提高农村扶贫对象的增收致富能力,着力扶持致富产业大发展,助力贫困农户有效增收。

灾后恢复重建一年多来,我市创新扶贫开发发展方式。结合我市生态资源优势,抓住灾后重建机遇,着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在县域经济发展改革中同步提升雅安扶贫。围绕县域主体功能建设,专注优势转化,加快建设百里生态茶文化旅游经济带、351国道沿线猕猴桃产业经济带、大渡河百里金果产业经济带“三个百里经济带”、打造“国家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和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具体实践中,创新扶贫开发发展方式,加快贫困地区产业构建和产业发展升级。大力发展“”字号品牌,实施幸福美丽新村生态扶贫。

灾后恢复重建一年多来,我市全力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开发等扶贫战略,走出了一条由给钱给物送“拐棍”,到拔穷根扶产业送技术;由单家独户“输血”扶贫,到以连片开发、整村推进为切入点,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全盘“造血”的扶贫新路,实现了贫困地区的大发展、大跨越。

扶贫日”之际,记者走进我市灾后恢复重建现场,用文字见证雅安灾后恢复重建扶贫工作成效。

整村推进、贫困村重建是震后我市扶贫开发的重要形式。2013年来,我市按照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的重建要求,突出抓好190个贫困新村灾后恢复重建,涉及6个县(区)77个乡镇,规划总投资3.8亿元,覆盖受益22.95万人。

截至目前,纳入“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190个贫困村项目已全部启动。项目规划恢复村内道路204.03公里,重建村内道路426.797公里,新修便桥12座;新修整治堰渠22.535公里,新修灌溉蓄水池214口、山坪塘3口、小型提灌站1处、堡坎0.438公里;新修人饮管道90.82公里、人饮蓄水池42口、人工井2口、小型供水点2处;新修雨污管网19.48公里、污水处理池4个、垃圾处理点1处、化粪池16口,“五改三建”563户;发展有机茶、猕猴桃、核桃、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基地12692.6亩,抚育管护优质茶叶2422.3亩,改造抚育管护林7500亩,安装杀虫灯636盏;发展林下养鸡32800只、养殖肉羊500只,建兔圈4000个;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及农户劳动技能培训3640人次。

石棉县安顺彝族乡新场村曾是一个偏僻、边远的穷村。该村被列为我省推进彝族区综合扶贫开发重点村——彝家新寨建设村。该村紧紧抓住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机遇,将文化旅游和特色产业相结合,带领群众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昔日的“老大难”村迎来了机遇。

今年4月,该村正式启动建设,按照彝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总要求,强规划、抓产业、建机制、重管理等多措并举,立足新场村资源特色和优势,突出“生态文明示范”定位,整合灾后重建、彝家新寨、幸福美丽新村等项目资金,锁定116户贫困农户,科学实施彝家新寨项目建设,努力建成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红军路上新彝寨、安宁湖畔幸福家”。截至目前,已完成住房建设84户,修建标准化圈舍35间;完成村内机耕道3公里,沥青路面铺设2.2公里;安装引水管1200米;接通住户入户用电54户;发展种植户25户、养殖户35户、林果业户57户,栽植海椒、白菜等600余亩,完成1000亩核桃改良嫁接及枇杷科学管护。

在整村推进、贫困村重建中,我市重点瞄准灾区、中高山区、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发、欠账较多、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成本高、难度大等特点,坚持以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导向,大力实施基础扶贫,突出贫困地区生态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生态产业。

我市今年1-9月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161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3500人的86%。

只有发挥贫困地区的区域资源优势,进行开发性建设,才能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才能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市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过去扶贫资金“撒胡椒面”不同,震后我市创新扶贫方式,开始实施以贫困村为单元,瞄准贫困对象、落实帮扶措施、集中有限资金、围绕扶持贫困村整体脱贫的整村推进和精准扶贫模式,实施连片扶贫开发项目,让昔日的贫困农民开始走上自立自强的脱贫之路。

连片扶贫开发项目使原本分散的资金形成了“拳头效应”,办成了许多以往想办没钱办的大事。震后,我市投入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00万元,用于雨城区、名山区和汉源县14个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其中,雨城400万元、名山400万元、汉源600万元。目前,雨城区项目全部完成,共新修生产便道6.3公里、回车道13个、排水渠12.8公里,硬化村道2.2公里,整治山坪塘2口,发展猕猴桃240亩、食用菌80亩。名山区完成投资任务的75%,共新修生产道、田间道16.1公里、村内道路2.5公里、山坪塘2口、田间沟渠2.7公里、桥梁1座。汉源县新建社道3.6公里,栽种黄果柑600亩、核桃8248亩、改良核桃86394芽,修建耕作道5.07公里,安装引水管道45.9公里。

随着我市扶贫新村项目的深入推进,在未来的几年里我市贫困地区群众必将实现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产村相融,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震后,汉源县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引导扶持贫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作物升级换代提升作物产量。

毋庸置疑,花椒、核桃、苹果等绿色产业收入是汉源县农民收入的主体之一。震后,我市在立足地区自身资源优势的情况下,将产业的发展融入到生态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中,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增收难、增收渠道少、增收不稳定的实际,创新发展产业模式,与旅游相结合,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化,产村相融谋发展的美好局面。今年,汉源县的旅游观光农业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国庆长假全国各地游客前往该县果园采摘水果,实现了产业与旅游互动融合发展。

我市围绕扶贫开发工作,在全市力争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农户建基地、基地促龙头的产业化开发新格局,以及农村结合产业整村连片开发扶贫。

数字显示,震后一年多来,我市扶贫产业开发成效显著。市扶贫移民局狠抓产业扶贫项目,投入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00万元,主要用于汉源、石棉县贫困村发展和培育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支撑有力的支柱产业。其中,汉源县发展核桃1800亩、核桃改良8万芽。石棉县创建红心猕猴桃产业示范项目,目前已完成一期、二期共508亩红心猕猴桃栽植及节水灌溉和生产用房等设施建设。此外,我市还投入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00万元,用于北部六个地震灾区县贫困农户农业产业发展,每县200万元。目前,雨城区已建标准化金针菇基地85.6亩,新发展金针菇菌包20万包,建标准化食用菌基地30亩,新发展食用菌10万包、新建标准化羊圈1000平方米。名山区发展“茶+桂”860亩、草莓30亩、经济林木130亩,发展15养羊户。荥经县已完成黑山羊繁育小区场平和羊圈舍修建工作。天全县已完成2.5公里产业耕作道建设任务。芦山县已完成170亩土地平整、深耕和起垄,架设蔬菜钢架大棚3.52万平方米,并配套110套滴灌设施,组织169户农户参与乌江榨菜订单种植榨菜419亩,组织农户种植四季豆400余亩。宝兴县大溪乡曹家村采取“农企合作扶贫”发展模式,流转租赁土地800余亩,建有机蔬菜基地500余亩,有机菊花300余亩,种植三木药材1600余亩,种植天麻40亩。

除此之外,我市还充分发挥社会扶贫力量,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在宝兴县蜂桶寨乡青坪村、穆坪镇雪山村启动“彩虹乡村”计划,以整村援建的方式,从设施完善、产业扶持、能力提升等关键环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系统支持,帮助村民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致富,推进村庄的整体发展,打造我市幸福美丽新村样板,解决贫困农村发展问题,建设未来理想乡村的有效模式和方法的项目。

如今,宝兴县穆坪镇雪山村由全球专业设计师量身打造,融入了熊猫老家、山地乡村、动植物资源等设计,该村已进入房屋建设实施阶段。10月15日,走进该村,一栋栋初具雏形独具宝兴元素的重建农房在雪山村青山绿水间伫立,该项目建成后,紧邻宝兴县城的雪山村必将成为宝兴县又一旅游亮点。

灾后恢复重建一年多来,我市优先考虑民生,切实关注贫困群体的紧迫需求和信心重建,着力探索助贫济困、因地制宜的帮扶机制,让贫困地区群众尽快重建新家园。震后,我市建立特殊困难群众建房助贫济困帮扶机制,在全市锁定了625户特困户和4482户建房困难户,按照资源整合、分类指导、台账管理、因地制宜的帮扶原则,实现了625户特困户2014年春节前搬迁入住。帮助4482户建房困难户开展房建,有效解决了困难户建房资金不足等问题。采取到点到户的综合措施,帮扶地质灾害防治避让搬迁户做好地灾避让、财产转移、选址重建等工作,共完成3330户搬迁安置工作。同时加大对城镇困难群众住房困难问题的解决,对城镇公共租赁住房优先安置符合条件的困难受灾居民。此外,对低收入困难家庭按照当地原廉租住房租金水平实行低租金标准。

震后,我市建立灾后贫困村扶贫开发帮扶机制。对全市6个县(区)77个乡镇190个贫困村进行了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并建立联乡驻村结对帮扶机制,帮助群众重建新家园。组织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区)干部和有帮扶能力党员,分类结对联系受灾群众,做到党员干部全参与、受灾群众全覆盖,干部联系走访到位、困难解决到位、重建扶持到位、作风转变到位。

一年多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活动,确保利好政策落地,真正惠及灾区群众。如今,走进我市灾后恢复重建新村,道路、饮水、供电、电视、电信、沼气、猪栏、厕所、工具房、绿化配套一应俱全,新村里有楼房、有口粮地、有菜园、有文化活动场所、有村级办公场所,村民实现了“家住楼房、户有产业、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目标,成为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特色和亮点。

”出新路子

震后,我市实施了地震灾区建房困难户就业帮扶行动,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重建项目吸纳、鼓励企业吸纳、灵活就业等多种渠道,实现就业援助全覆盖,确保4482户建房困难户家庭中有就业意愿的劳动者至少一人实现就业。实施了灾区技能培训系列行动,开展建筑工匠和紧缺工种培训达6000余人。搭建灾区用工对接平台。建立灾后重建用工信息收集、发布和对接机制,多渠道发布灾区用工信息。开展“送岗位、送信息到重灾区”、“灾区就业援助公益招聘”、绵阳-雅安两地网络招聘会等系列活动,组织430家市内外企业提供岗位7000余个,帮助2000余名灾区群众实现就业。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开发人力资源、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定单培训,保障就业”的原则,制定劳动力培训转移规划,健全乡村劳务转移网络,以中、高考落榜的贫困毕业生为中长期培训的重点对象,采取定单培训、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就业技能培训,为我市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开展了建筑专业、焊工、服装、缝纫、电子电工、驾驶、烹饪、宾馆服务、石材加工、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实现了“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方”帮助群众发展致富的目标。

此外,针对贫困地区百姓科技水平差、生产技术低的状况,我市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组织茶叶、果树、畜牧等方面专家,深入基层开展现场指导,为贫困村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

”出新活力

市扶贫移民局坚持实行党政主要领导扶贫工作责任制,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制定了扶贫开发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各乡镇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涉农部门配合抓、全社会力量共同抓的工作机制。

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市扶贫移民局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扶贫活动,激发社会各界“聚合能量”开展社会扶贫工作。

除此之外,今年市扶贫移民局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利用电商平台,推广我市农产品销售,为我市产业恢复重建发展谋求新路子。9月10日,在淘宝网开展了“万人众筹,助力雅安猕猴桃产业重建”活动,推广销售我市猕猴桃。10月17日国家首个扶贫日之际,中国扶贫基金会再次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在我市开展电子商务公益扶贫活动,旨在向全国推介雅安地震灾区特色农产品,促进农户与市场有效链接。记者 高菲菲

 

汉源果农喜摘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