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精准扶贫发力“快准狠”

06.06.2016  18:25

 

    2015年7月,隆昌县级领导、县级部门以及各镇(街道)、村干部等组成调研组,通过查看村容村貌、走访农户、召开村民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县19个镇(街道)所有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的原因,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动扶贫开发攻坚进行了专题调研。

    2015年8月,召开全县扶贫攻坚大会,制定了“五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扶贫攻坚“路线图”和工作计划。

    2015年12月,开展了全县精准扶贫指导督查活动。

    2016年2月,召开全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县委书记张勇强调,要坚持以增收减贫为核心,以提升脱贫攻坚整体效益为目标,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2016年3月,全县脱贫攻坚推进大会提出,今年要实现0.45万贫困人口脱贫、15个贫困村“摘帽”。

    2016年4月,全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指出,要加大后续资金投入和政策跟进,力争把贫困户“扶上马”后,还要“送一程”。

    ……

    在推进脱贫攻坚的道路上,隆昌县委、县政府将扶贫开发工作提升到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战略高度,作为一项全局性任务来部署推进,深入推进“五大扶贫工程”,加强部门联动,健全扶贫开发机制,使贫困人口规模大幅下降。目前,通过实施精准扶贫项目,已帮助1.16万贫困人口脱贫解困,全县贫困发生率由6.56%下降到3.4%,农村贫困人口存量下降到1.993万人。

    部门联动

    多举措摘穷帽、拔穷根

    4月7日,隆昌县渔箭镇石庙子村,村民夏茂秀家缝纫机的声音响个不停。堂屋里,成捆加工好的床单、被套靠墙码着,本来空荡荡的房间如今显得格外充实。

    作为全村有名的贫困户,夏茂秀夫妻二人都是残疾人。家里主要靠低保和一点薄田度日,再加上有一个读书的孩子,可谓是举步维艰。

    事实上,在全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的石庙子村,夏茂秀一家的情况只是当地贫困户的一个缩影。如何帮助像夏茂秀这样的贫困户通过居家就业实现致富脱贫,成为当地扶贫办思考的问题。

    考虑到隆昌具有传统加工服饰的产业优势,县城有从事床上用品加工销售一体的化纤市场1个,需从事加工的缝纫工1万人。隆昌扶贫办积极促成县就业局与隆昌纺织协会协作,动员贫困户家庭妇女参加培训,居家从事床上用品加工。

    “一个熟练的缝纫工,居家从事被套加工,月收入1000元左右,助推了200多名农村贫困妇女实现就业,上百户贫困家庭人员脱贫。”隆昌县扶贫办主任黄燕介绍说。

    部门联动形成的强大合力,助力隆昌精准扶贫发力“快准狠”。

    ——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43个县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实行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级部门精准扶贫联系点制度,与全县19个镇(街道)和县级相关部门签订了脱贫责任书。

    ——积极动员相关单位,开展文化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栋梁工程”扶贫募捐等特色扶贫活动,其中“栋梁工程”扶贫筹集捐款106.4万元,帮助223名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入学。

    ——大力实施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异地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一批“四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5年底,率先在全市对19930名未脱贫人口购买新农合保险补助50%。

    2011年至2015年,隆昌县扶贫办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在胡家、响石等6个乡镇31个贫困村实施了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及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实现了整村脱贫。同时,围绕扶基础、扶产业、扶技能和强化民生保障等,针对性、差异化地制定扶贫清单。

    产业进村

    从“慢生活”到“快车道

    4月20日,隆昌县普润镇花漫水乡产业园内,大片大片的羽衣甘蓝相互簇拥,紫白相间,煞是好看。

    借助高铁带来的机遇,普润镇探索“企业包村”脱贫攻坚帮扶模式,引进馥巍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三统三保”(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回购销售,保财产性收入、保务工性收入、保经营性收入),聚拢贫困户共谋发展,在保障贫困户基本收入的同时,提高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

    产业进村后,带动的社会经济效益已逐步惠及贫困户。数据显示,2015年汪家、张佛2个贫困村贫困户实现人均增收1300元。

    通过鼓励社会资本、工商资本参与扶贫开发,引导农民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目前,隆昌已建成馥巍农业科技园、金鹅万亩蔬菜示范园等各类农业园区6个,推进“农业园区+专合组织+贫困户”“大园区、小业主”等经营模式,鼓励贫困群众土地流转,吸纳贫困户在园区务工,切实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

    为解决制约发展的资金问题,《隆昌县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方案》规定,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可申请最高额度5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用于家庭种养殖业、加工业等增收致富项目。此外,隆昌还设立690万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持周转金,用于购买发展家庭畜牧业所需幼崽、种植业所需幼苗和良种等,待产业见效、取得收益后归还借款,继续用于有需求的贫困户。

    通过有效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立足对口帮扶村的产业特色,打造村级特色主导产业,隆昌已探索出一条以产业扶贫为核心的新扶贫模式。

    健全机制

    提升扶贫开发攻坚实效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实效,隆昌县通过落实联系责任领导到位、提高扶贫支出、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等举措,健全完善全覆盖帮扶机制。

    全县49个贫困村均落实了1名以上市、县领导联系指导贫困村;所有贫困村均落实了1个以上帮扶部门(单位),通过送政策、送资金、送项目、送技术等方式,切实帮助贫困村“摘帽”;从市、县两级部门工作人员中抽调183名干部组成49个驻村工作组,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从县级机关单位选派44名,由市委组织部下派5名,对所有贫困村均明确了1名“第一书记”,并落实“第一书记”每年3万元工作经费,确保驻村工作有序有力开展;选派了49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各贫困村结对开展“一对一”技术扶贫行动。通过走访调研,为每个贫困村制定了详细的脱贫规划,目前按照贫困村脱贫规划已启动产业发展项目289个。

    坚持挖掘存量、优化增量、增加总量,提高扶贫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加大财政资金投向贫困村力度。隆昌县级有关部门在“十三五”规划中,把贫困村的项目安排放在优先位置,有计划地增加资金投入和项目安排。

    探索投资收益扶贫模式。隆昌将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量化给贫困户,把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到村或农民合作社形成的资产划出一部分,采取优先股的方式量化到贫困户,实施贫困户收益保底、按股分红。据悉,下一步还将在竞争立项产生的4-6个贫困村,每个村投入70万左右的专项扶贫资金,通过注入资金产生资产的模式,因村施策,增加贫困村收益,带动贫困户增收。

    “脱贫不是结果,而是下一个开始”。以精准扶贫为主线,隆昌为精准帮扶已规划好新的蓝图:2016-2019年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0.5万人左右。到2020年,全县19930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9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

    (黄燕 杨明春 毛春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