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阳:“立体”林业经济领跑脱贫攻坚
陈嘉明 白里呷 邱兴春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尹华高
金阳县在发展县域经济进程中,坚持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今年,该县青花椒种植面积61万亩,年产量5200吨,产值达4.8亿元;核桃种植面积30万亩,挂果面积8.5万亩,年产量18700吨,产值2.8亿元。
推进创新发展,实现绿色崛起。金阳县素有“中国青花椒第一县”“中国青花椒之都”“中国白魔芋特产之乡”之称。如何变资源为资本,促进经济大跨越,实现同步全面小康?
“打赢脱贫奔康这场‘硬仗’,发展产业助民增收才是硬道理!”金阳县的回答掷地有声。为此,该县精准施策、聚合发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金阳特色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大力推进“三棵树”立体林业产业扶贫攻坚战略,为精准扶贫打下可持续增收的产业基础。
积蓄跨越赶超的强劲动能,金阳县走上了“从绿掘金”、造就“金山银山”之路,为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
梯次构建“三棵树”产业区
放马坪乡完成“三棵树”第二批核桃树苗190000株栽植;依达乡完成5000亩华山松点种,户均种植7亩以上,贫困户户均种植10亩以上……目前,随着雨季来临,又到了植树季节,在金阳各乡村广袤大地上,到处是植树造林的忙碌景象,不管是高山、二半山,还是低山;不管是栽核桃树的、点播华山松的、种植青花椒树的,处处都有林业干部、乡党政干部指导群众种植核桃、青花椒、华山松“三棵树”的身影。
今年,金阳县重点向今年规划脱贫的38个贫困村倾斜:新栽核桃20万亩、青花椒20万亩、华山松5万亩。截至目前,华山松种植已投入种子7.5万斤,完成5.5万亩的点播;核桃已栽种450万株、18万余亩;8月中旬将适时栽种20万亩青花椒,9月底全面完成青花椒新栽。
近年来,该县把“三棵树”林业产业建设作为全县重要的增收工程、生态工程和小康工程,以“今天人养树、明天树养人”为导向,按照“生态立县”及立足生存抓林业、立足涵水抓绿化、立足产业抓造林“三个立足”发展思路,组织和发动全县各族群众,抢抓全州“打造1000万亩以上‘1+X’核桃产业基地”的大好时机,放大“省级林业产业强县”效益,分别在河谷、二半山、高山“三带”提升“三棵树”套种套养立体林业经济,大兴“三棵树”立体林业产业扶贫攻坚,梯度构建“三棵树”产业区。
该县进一步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宜林荒坡,全力抓好“三棵树”林业产业,打造林业“金山”工程。紧紧抓住被列为四川省十大林业产业发展重点县和二十五个林业产业强县的契机,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在海拔2000米以下地带大力发展青花椒产业、1700—2200米发展核桃产业、2200米以上着力发展华山松产业,形成“三棵树”林业产业梯次、带状、规模化发展格局。
为全面推进“三棵树”立体林业产业,该县成立了林业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绿色金阳建设、大兴“三棵树”立体林业产业扶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将林业产业发展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把全县未来三年的造林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村组和具体农户,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实施“县级领导包乡、部分领导包村、乡镇领导包大户”等一揽子方针,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资金、技术、规划、责任的“七落实”;县、乡政府及村组、农户联动,治山治穷、综合开发。
同时,变过去的县林业部门单打独斗为现在的县内联手、县外合作的抱团发展。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对现有低产、低效青花椒和核桃林进行嫁接改良;县财政全力保障资金,县林业局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提前做好苗木准备工作,确保苗木供应;各乡镇及时将地块落实到村、组、户,并在安排种植任务上优先考虑精准贫困户,以每户贫困户不得少于5亩的标准进行落实,以村为单位成片推进,加快发展青花椒、核桃、华山松三大林业产业,在辖区内实现宜种即种,应栽尽栽,全域覆盖。
在发展“三棵树”林业产业中,该县以改变林业产业“大资源、小产业”的现状,充分发挥政策、产品、地理、人力等优势,坚持长远与近期、走势与本土、产业与县情、要素与产业、产品与市场5大对接,推进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推广“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林农”等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推进“三棵树”林业产业基地良种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建设进程。
全县“三棵树”得到了迅猛发展,形成了科学化、规模化、基地化发展的新格局。今年,该县青花椒种植面积61万亩,年产量5200吨,产值达4.8亿元;核桃种植面积30万亩,挂果面积8.5万亩,年产量18700吨,产值2.8亿元。
全域发展“立体”林业带
一直以来,金阳的青花椒和白魔芋是该县的两大支柱产业,浓缩了金阳县特色农业的丰富内涵,托起了金阳农民增收的“半壁江山”。
近年来,该县林业局、花椒办两个部门,按照县委提出的“树上有果摘、树下有芋挖、包里有钱装,努力把金阳建成全省、全州青花椒、白魔芋和核桃等优质农林产品生产县”的发展思路,密切配合,联手发展“青花椒树下套种白魔芋”农特产业发展模式,将“青花椒树下套种白魔芋”发展两大特色产业的任务列入各部门、各乡镇的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将青花椒套种白魔芋的任务分配到34个乡镇,采取“一青一白”植地结缘和优势互补的生产方式,示范推广青花椒与白魔芋间套种植的生产模式,力求“树上”“树下”全面开花,全方位助农增收致富。
该县在以“全域立体林业”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带林业”产业体系发展,全力建好“青花椒、核桃、华山松”三棵树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套种养,着力形成“低山青花椒套种白魔芋、二半山核桃套种花魔芋、高山华山松套种牧草”的林上林下立体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在全县打造“林上有果摘、林间有畜养、林下有芋挖、包里有钱装”的增收格局,把林业产业建成广大群众的“养老保险”“绿色银行”,推动全县向“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转变。
千方百计做好林业立体经济“树上、林中、林下”三篇林业特色文章,大力发展特色林下经济,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在保障经果林和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扶持发展林下经济,引导林农林下养蜂、养殖丝毛鸡和生态鹅,扶持林农青花椒林下套种白魔芋、核桃林下套种花魔芋、华山松林下种草养畜,提高林地经济效益,实现农民“林上有果摘、林中有畜养、林下有芋挖、包里有钱装”的目标。
打造林业“金山”工程,让农民“林上有果摘”。该县进一步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宜林荒坡,全力抓好青花椒、核桃等林业产业,打造林业“金山”工程。稳定发展“三棵树”林业产业,把全县宜林荒山、可改灌木林地、疏林地确权到户,扶持发展万亩以上林业产业大乡20个,千亩以上林业产业大村50个,百亩以上林业产业大户100户。
打造“林下”经济,让农民“林下有芋挖”。该县每年落实500余名产业责任人、技术指导员、专业服务人员,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根据白魔芋喜阴喜润的特点,采取“一青一白”植地结缘和优势互补、核桃树下套种花魔芋的生产方式,示范推广青花椒与白魔芋、核桃与花魔芋间套种植,实现了“树上”“树下”的双赢,增加了群众收入。
做好“林中”文章,让农民“林间有畜养”。在2000米以上的高山林草畜牧业带,以退耕还林地为依托,以畜牧业为重点,树下套种牧草,发挥区域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实施“三带”农业发展战略和草畜“3150工程”、畜牧“3550工程”。把全县宜林荒山、可改灌木林地、疏林地确权到户,利用退耕林、生态林等资源优势,大力推行林下养殖、林下种草、林间放牧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华山松林套种牧草工程、套养畜禽林木产业,发展丝毛鸡、二代野猪、乌金猪及黑山羊等多种畜禽养殖业,让退耕还林与促农增收工程相得益彰,实现“林上有果摘、林中有畜养”目标。
依托“立体”经济脱贫奔康
“我们组家家都种青花椒,户均年收入青花椒2万元,又在青花椒树下套种白魔芋,发展立体林业经济,收入可好了,年人均收入超过1.4万元。”
走进木府乡龙王庙村,群众都说,通过政府主导、社会投资、全民参与,大力发展立体林业经济后,经济收入一年比一年好。
记者在现场看到,如今的龙王庙村,一座座崭新的楼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田野上、房前屋后那一片片、一畦畦的青花椒树绿绿葱葱、苍翠欲滴。青花椒树下的白魔芋,茎干粗壮,长势喜人。
据悉,龙王庙村在政府大力扶持下,通过青花椒套种白魔芋,发展立体林业经济,实现了林上、林下经济“双赢”,把“穷山”变成“金山”,过上了好日子。
而这仅仅是该县立体林业经济迅速发展并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据测算,该县青花椒与白魔芋间套种植,每亩增加经济收入3350元,平均每亩青花椒林上林下立体经济收入达到7400元。
目前,全县各级各单位、各乡镇把建设绿色金阳、加快立体林业产业发展作为实现生态立县的重大举措,作为建设林业产业强县的首要任务、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并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力求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
在今后几年的扶贫攻坚中,该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响亮提出并着手实施“立体林业”经济发展目标。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该县未来3年的立体林业产业发展目标:新发展林业105万亩,其中新增核桃50万亩,核桃林下套种花魔芋10万亩。到2018年,全县人均有花椒80株、核桃50株、华山松户均2亩以上,全县青花椒基地100万亩以上、核桃基地80万亩以上、华山松基地20万亩以上,把金阳打造成100万亩青花椒产业大县、80万亩核桃产业重点县、20万亩华山松产业基地县。同时,大力发展林下套种套养的“林下经济”,青花椒套种白魔芋达到10万亩、核桃林下套种花魔芋达到10万亩、林下种草(养畜)达10万亩,真正使“三棵树”产业成为全县重要的增收工程、生态工程和小康工程。
政府主导,全力推进。积极推动建立支持林业产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县委、县政府在县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决定每年预算200万元林业产业发展基金,并逐年增加。县林业、财政、发改等部门加强同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中央、省、州项目资金投入,充分整合和捆绑项目资金,集中向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投放,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计划到2020年,全县青花椒总面积达100万亩,将全部进入挂果期,亩产值6000元,青花椒总产值达到60亿元;核桃总面积80万亩,实施嫁接后将陆续进入挂果期,亩产值10000元,核桃总产值达80亿元;华山松总面积20万亩,挂果面积10万亩,亩产值5000元,华山松产值达5亿元,“三棵树”总产值将超过100亿元,全县群众仅立体林业收入就能实现人均1万元,确保2019年脱贫“摘帽”、2020年与全国同步奔小康。
以每年新增青花椒套种白魔芋1万亩、核桃林下套种花魔芋1万亩、林下种草养畜2万亩的速度加快发展林下经济,力争到2020年全县青花椒套种白魔芋达10万亩、核桃林下套种花魔芋达10万亩、林下种草养畜达10万亩,形成高、中、低三带林业产业全覆盖,林业、农业、畜牧等金阳特色农业产业有机结合,实现“树上、林中、林下”三赢。
新闻链接>>
金阳全力推进
林业产业强县建设
四川经济日报讯 (陈嘉明白里呷 邱兴春 记者 尹华高)近年来,作为全国重点生态治理县、全省十大林业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全省二十五个林业产业强县培育县之一、全国唯一青花椒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全省第三批现代林业产业强县,金阳县的林业产业已成为该县重要的增收工程、生态工程和小康工程,促进了广大群众增收致富。
坚持转变思维、创新理念,因势利导壮大产业规模。结合金阳山区地理环境、气候、土壤、海拔和群众素质等实际,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围绕“三带”林业“三棵树”产业规划,大力发展青花椒、核桃、华山松特色产业,培育万亩以上林业产业大乡20个、千亩以上林业产业大村50个、百亩以上林业产业大户100户。
坚持规范组织、专合带动,创新实践筑牢发展根基。全面加强市场营销,积极推进政府主抓、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形成了万众一心开拓市场的强大合力。到目前,全县已建成青花椒、核桃为主的林产品专业批发市场5个,成立县级林产品行业协会2个、专业协会10个,农民经纪人达5000余人。全县具有特色产业的专业乡镇占85%以上,青花椒“一村一品”达28个乡镇,专业村已发展到134个,从事林产业专业生产的农户达27041户,占全县专业村总户数的85.4%。
坚持管建并举、强化科技,广泛借力提升发展水平。专门成立了金阳青花椒丰产技术课题组,加强科研院校等单位合作,完成了金阳青花椒省级良种审定,总结并编印了《金阳青花椒栽培及管理技术》《无公害金阳青花椒生产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起草编制了《金阳青花椒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用于指导全国青花椒标准化生产。
坚持把握导向、明确目标,密集施策夯实发展保障。抢抓机遇,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加快绿色金阳建设大兴“三棵树”立体林业产业扶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县财政年均预算产业发展基金200万元,成立了林业产业服务中心。出台了对林业生产销售的自产初级产品免征增值税、对从事林产品初加工的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金阳县四措并举
确保安全度汛
四川经济日报讯 (陈嘉明白里呷 邱兴春 记者 尹华高)为扎实做好汛期抗洪抢险工作,金阳县采取四大举措,确保人民群众安全生产和生活。
筑牢堤坝,确保河流的安全泄洪。加固和修复马依足、依达、木府等15个乡镇各险段的水毁堤坝,特别是金沙江沿岸因挖沙损坏的堤坝,并做好河道清障工作。
强化安全意识,做好防洪抢险准备。现储备铁丝3吨,麻袋2200条,共计约5万元。各村加固围村堤,畅通排水沟,检查和整修农田排涝设施,尤其要安置好特困户和五保户的汛期生活,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
加大宣传,抓好乡镇学校汛期安全。要求汛前对教室、宿舍、食堂以及办公室等场所进行统一排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危房,要落实修缮加固措施;汛前无法修复的,汛期禁止使用。特别对沿江学校周围水势要有足够的估量,汛前及早排除隐患,并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加强防汛意识。
开展落实相关问责制度,做好《防洪条例》和《金阳县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应急预案》等有关防汛宣传,严明纪律,统筹兼顾。为确保安全渡汛,对擅自在泄洪河床内设置障碍,毁堤挖沙,不听劝阻又不积极复堤的或因此造成损失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要依法惩处;对在防汛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