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扶贫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9.03.2014  12:22

  苍溪县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重点县,嘉陵江流域渠系开发重点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钟勉联系县,省扶贫移民局定点帮扶县,在扶贫开发新形势下,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为该县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抓住重大机遇期

  新年伊始,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创新六项机制,解决十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和推进五大举措,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把扶贫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方式,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国家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作的支持,加强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今年再减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我们已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政策指向更加明确,扶贫目标更加具体。我省将在贫困县考核、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金融与服务、社会参与有重大突破和创新,使扶贫责任、任务、资金、权力“四到县”,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跟进,无疑对切实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直面挑战性问题

  首先从经济发展状况看,该县扶贫对象面宽量广,截止2013年底,全县还有12.1万人贫困人口,散居于全县39个乡镇718个村,要实现精准扶贫,任务十分艰巨。二是扶贫工作发展不平衡。一度时期由于政绩观念作崇,资金向示范村、生态文明新村、现代农业园区倾斜较多,而真正边远地区资金去的较少,致使扶贫开发工作边缘化倾向较为突出。

  其次从政策导向看,长期以GDP考核为重要内容的目标管理体制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思维定势,虽然该县今年提出了以扶贫统揽农村经济工作全局的战略构想,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思维定势的惯性作用很难“急刹车”,搞得不好,稍纵即逝的机遇就要错过。

  再从凝聚扶贫开发正能量看,中央总书记、政府总理决策之前密切调研扶贫开发情况,但该县缺乏这方面专项调研和量化数据,往往只有一些定性概念,固而很多决策不切合实际。如长期以来,苍溪确立的以猕猴桃为领军,苍溪梨、生猪、肉兔为骨干的“1+3”特色产业喊的响,忽视传统种植习惯。如龙山、文昌片区群众有长期种植经营苗木的历史,如果因势利导,建立一个西部最大的现代化苗木花卉生产基地、物流中心和苗木市场,前景大有可为。而河西片区则有种植花生的习惯,硬叫他发展猕猴桃和苍溪梨事倍功半。尤其是广大干部群众对扶贫攻坚认识不到位,扶贫攻坚从哪里抓起,怎么抓,心中无数;群众组织化程度低,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如何把广大干部发动起来,集中力量抓项目,抓实施,抓帮扶,高措并举,全力攻坚,如何提高群众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夯实基础至关重要。

  三、思考与对策

  首先抓机遇,必须抓住项目争取储备和实施力度。面对当前的大好形势,关键是盘清家底,盘活资源。前十年,全县先后建设了140个扶贫新村,30个帮扶新村。近三年建设了30个整村推进重点村和8个现代农业园区,投入面占行政村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从这些村的分布看,都是各乡镇自然条件较好,耕作水平较高的村或主要公路沿线交通方便的村,而真正地处边缘、交通不便的村,经济越来越潇涤,贫困面貌依旧。因此,在调整经济布局上:将以建成的新村与新村之间进行无缝粘连成具有一定规划的片,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趋型。在改进工作作风上,坚持扶真贫,真扶贫,把东北部山区、乡镇边远村组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对这些地方进行连片开发,综合治理,彻底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在产业培育上,在强调县域特色产业的同时,充分尊重当地群众种植习惯,挖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传统产业,使产业布局层次分明,特色明显。

  其次是“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共同富裕的理念,强化均衡投入。抓点是手段,带面是目的。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注重于手段,更要牢记目的。让全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再就是在扶贫措施,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经济工作全局,着力在统筹上下功夫。一是统筹规划,要以秦巴片区规划为纲要,做好年度实施方案,达到省、县级部门、乡镇三位一体。二是统筹项目资金,实行组装共建,综合治理,建设一片,致富一方。三是统筹力量。动员全县党政机关干部深入建设片区搞帮扶,人随片走,建一片帮扶一片,脱贫致富一片,搞好结对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