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四川范式:年均减贫100多万人是怎么做到的?

24.05.2016  10:58

 

  5月,热浪开始在巴蜀大地翻滚。

  另一种热度在提升:40位省级领导和48位厅级“一把手”分赴“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展开脱贫攻坚专项督导,片区外72个县所在市州也同步开展。

  丝丝牵挂,就是要确保5县、2568个村、105万四川老乡年底脱贫摘帽。

  贫困是四川奔康路上必跨之“”。2012年底四川省750万贫困人口占全国总数逾1/13,每10个川人就有1人生活在贫困线下,扶贫开发等不得、慢不得。

  高点定位、大胆探索、合力攻坚。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围绕奋力推进“两个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交出一份靓丽的答卷:2015年底,四川省贫困人口减少到38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1.5%降低到5.88%,三年间,年均减贫100多万人。

  “十三五”开篇即决战,四川仍是全国6个重点扶贫省份之一,“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幅员面积超全省的三分之二,剩下的380万贫困人口,大都处于深度贫困,是脱贫最难啃的“硬骨头”。

  超常措施和过硬办法汇聚成四川力量,更许下庄严承诺:到2020年四川省全面消除绝对贫困,380万贫困群众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奔康路上,不落下一个老乡。


战略布局彰显四川定力


  省委全会专题部署脱贫攻坚工作,成四川首次,开全国先河。

  5月15日,一种喜庆的氛围萦绕在仪陇县安溪潮村。

  当日,省委书记王东明来到这里,勉励村民们“坚定信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不仅尽快摆脱贫困,还要增收致富。

  省委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全省上下形成“党政一把手总负责、五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格局。十八大以来,扶贫开发被纳入四川省“四个全面”“两个跨越”战略布局,彰显高规格的四川定力,全国罕见。

  “”在部署决策。2015年7月,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打出“3+10”脱贫攻坚组合拳。

  以省委全会形式专题部署脱贫攻坚工作,不仅是四川省首次,更开全国之先河。

  今年初,由10大扶贫专项方案派生出的年度“操作手册”——17个扶贫专项方案2016年度计划出炉,在“3+10”组合拳基础上,四川省形成“3+10+N”的脱贫攻坚网状工作摆布。

 

 

泸州市纳溪区,村民正在将粉条装箱准备外销。当地传授“非遗”技术,利用优质农产品资源,帮助农村群众就地创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在排兵布阵。去年12月,四川省正式成立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很快,由省到乡,贯彻“双组长”制,四川省建立四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四川省脱贫攻坚迎来史上“最强阵容”。

  选配“精兵强将”,来自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13部门的17位“干将”汇集到省扶贫移民局,以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的新身份集中办公,直至2020年。

  立下“军令状”,从省到村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确保脱贫攻坚责任压紧压实。

  与此同时,88个贫困县扶贫工作机构全部单设,新增编制716名,今年,四川省又明确规定88个贫困县扶贫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任同级政府党组成员,同时兼任政府副秘书长。

  “领导之强,责任之实,在扶贫历史上是没有的。”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把脉问诊。建立指导督查长效常态机制,88位省级和省直部门领导带头,市州同步跟进。

  去年4到5月,四川省集中开展了全省扶贫专项督查调研,去年7月展开贫困县精准扶贫指导督查,去年12月又展开精准扶贫“回头看”等活动,规模之大、调研之实,领全国风气之先。

  今年初,四川省又在全国率先启动贫困县考核工作,对2015年度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进行考核,层层传导脱贫攻坚压力。

改革创新激发四川活力


  省域范围内进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让70岁的贫困户杜攀林只出了三四万块钱,就住进“小洋楼”。

  今年4月,65岁的宜宾市高县庆符乡黄桷村村民严为仲从百家蔬果专业合作社领到一本“股权证”。今后,严大爷每年不仅都有一份保底“现钱”,同时还能凭“资产股”享受合作社利润的二次分红。

  解决贫困户“钱从哪来”,四川省在全国率先提出“贫困户优先股”和“贫困户股份”概念,构建财政支农项目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

  严大爷的故事,是四川省脱贫攻坚改革创新的一个切片。围绕精准扶贫,四川省从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处突破,探索创造了一批在全省、全国都叫得响、推的开的做法经验。

  改革从体制机制破局,2014年3月,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出台贯彻创新机制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意见实施方案。形成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扶贫金融服务、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四到县”制度、贫困县考核六大体制机制创新方案,并悉数出台启动实施。

  创新方案引领,4万名干部1万余工作组进入蜀水山乡。九寨沟县永乐镇大岭村第一书记郭智上任第一天,就作出“不能让大家全部脱贫,就绝不回原单位”的庄重承诺。

  一户一策。在郭智等干部帮扶下,大岭村贫困村民陶树生将自己的中蜂养殖发展到3箱,而同村另一位贫困乡亲则接受技能培训,成功应聘上当地企业的食堂厨师。

  改革以法治为保障,去年,省人大常委会在全国率先出台《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9章61条法律条文,使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驶入法治化轨道。

 

 

在甘孜州得荣县白松乡同归村,14户藏族村民通过抽签方式领取到了新建房屋的钥匙。3月13日,部分村民开始搬家。


  省人大常委会还组织执法检查组,分赴16市州展开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执法检查,鼓励各地探索扶贫开发新路。

  改革以问题导向落地。聚焦汶川、雅安地震灾区特殊省情,在落实贯彻全国“五个一批”脱贫工程基础上,四川省提出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的“五个一批”四川行动,推动贫困群众限期脱贫、精准脱贫。

  聚焦贫困县钱从哪来,去年,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政策,允许秦巴、乌蒙等区域在省域范围内设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首例“联姻”在巴中市与成都高新区之间展开。成都高新区将以29.5万元/亩的价格使用巴中市4500亩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费用约13亿元。

  这不仅缓解“先富”地区建设用地不足,又解决了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钱从哪来”的问题。通江县厍洪村70岁贫困村民杜攀林只出了三四万块钱,就能住进“小洋楼”。

  聚焦底数不清,今年3月底,四川省脱贫攻坚“六有”大数据平台上线试运行,标志着四川省初步建立贫困“档案库”,形成贫困识别“北斗导航”,摸清“五个一批”帮扶底数,进一步助力四川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大胆探索,精准施策,确保把致富水浇到穷根上。

全面攻坚释放四川合力


  社会扶贫这块曾经的“短板”,正成长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

  4月11日,上海悦心健康集团和南怀瑾文教基金会向省扶贫基金会捐赠四川村医培训经费100万元,拟在四川开展贫困乡村医生能力技能提升行动。标志着今年“扶贫日”四川活动提前数月启动。

  “提前”二字背后是全面攻坚的集结号。决战全面小康,全省各级政府、行业和社会力量只争朝夕,全力以赴,端出整桌“硬菜”,力度之大,范围之广,领全国风气之先。

 

 

石棉县挖角彝族藏族乡勤劳村是少数民族村,为加快高山居住村民精准扶贫,将地处中高山村组搬到道路方便处家。毛连全从高山搬到公路边开始新生活。他爱人正在收获承包5亩地的包谷。


  政府扶贫冲锋在前,全省各级各部门集中发力携手推动。

  省直机关工委扎实推进干部驻村帮扶,组织部门强化贫困地区领导班子建设,发改部门牵头推动异地扶贫搬迁,财政部门出台一系列财政扶贫保障机制……在2015年,仅省级层面出台的金融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含金量高的政策文件达20余个。

  行业扶贫紧随其后,各行各业倾力推动。

  省检查部门突出查办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为精准扶贫保驾护航;四川省工商联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落地落实,2015年动员了1586家民营企业参与,对接了91个贫困县、23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投资、捐款共计89亿元……

  社会扶贫全面跟进,社会扶贫意愿不断高涨。

  近年来,社会扶贫这块曾经的“短板”,正成长为四川省脱贫攻坚的“生力军”:全省有近200亿元社会资金投向扶贫事业。

  全员参与,穿着40年前的旧衣裳,成都的李国宾婆婆抠出4万元养老钱帮助贫困,在去年高票入选四川“十大扶贫好人”。

  全省联动,去年全国第二个“扶贫日”四川系列活动期间,全省各界共开展活动超过1万个,募集资金(含物资折价)超过8.9亿元,同时在全国首创“结对认亲、爱心扶贫”公益品牌。

  高度合拍,通力合作,政府、行业、社会全面攻坚,合力奏响四川脱贫攻坚的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