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川县:发展旅游经济推动产业扶贫

15.12.2015  10:54

 

 

凉风坳东南山沐川龙门峡谷漂流何政宏/摄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四川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吹响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扶贫作为带动性、参与性最广泛的扶贫方式,以其物质和精神“双扶贫”和持续性强、返贫率低的特点,对推进产业扶贫、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具有其他扶贫方式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沐川实践:发展生态旅游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贫困地区发展落后,但生态良好、旅游资源相对富集,是名副其实的“好山好水好风光”。近年来,作为国家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县的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充分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初步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之路,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县”和“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

  (一)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全域规划合理布局。沐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素有“绿色明珠”和“天然氧吧”美誉。沐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扶贫,按照乐山市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围绕全县“生态发展、绿色崛起”总体取向,科学编制《沐川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沐川县“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遵循“山为骨、水为脉、绿为魂”的理念,以县城为核心,沐川竹海、五马坪、解结湖·竹博园三大景区为龙头,149个乡村旅游点为节点,覆盖全县80%的贫困村,努力打造“中国西南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

  (二)注重旅游品牌塑造,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县级财政每年划拨1000万元设立文旅发展专项资金,对景区、酒店、农家乐建设和营销等给予扶持,大力招商引资开发景区景点,县城主城区按照“景城一体”模式进行打造;“桃源山居”新农村综合体成为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52.1万人次;“龙门大峡谷漂流”项目试运行3个月就实现收入560万元,“沐川竹海”3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32.9万人次。全县培育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观光体验景区景点22个,乡村旅游发展对沐川乌骨鸡、竹笋等“沐川造”土特产销售带动明显。如沐溪镇仁厚村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流转农户600亩林地养鸡,销售乌骨鸡,发展农家乐,带动3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自编自演的大型山水实景剧《乌蒙沐歌》实现常态化商业演出和网络营销。

  (三)探索旅游扶贫路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引导农民开展乡村旅游,建成特色农家乐等124家。全县旅游从业人数3万余,其中农民1.8万人,吸纳贫困人口2000多。积极引导农民将猕猴桃、甩菜、有色水稻等农特产品转化为绿色旅游商品,推出沐川草龙、沐川竹编等文旅产品,带动贫困人口年均增收1000余元。采取“企业+基地+农户(贫困户)+观光体验旅游”模式,农民通过土地、林地等入股获得财产性收入。沐川县底堡乡五显村整合涉农资金1000余万元,建成“藕—鱼”基地300亩,打造以“观荷垂钓”体验为主的了情岩生态文化村,实现人均旅游扶贫增收500余元,脱贫45户168人;“一枝春”茶业公司引导700户贫困户入股800亩土地,带动年户均增收1500余元;森态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动贫困户发展魔芋种植基地和开办农家乐,魔芋加工系列产品畅销美、日、法等十余个国家,实现年创汇1200万美元,带动3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沐川困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必须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基于思想观念、经济基础、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贫困地区旅游发展普遍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产品内涵不丰富、品牌形象不鲜明等共性问题,旅游扶贫面临更大困难、更多挑战。

  (一)产业基础薄弱与县级财力有限并存,整体配套提升难度更大。多数贫困地区区位条件差,导致建设成本高,自身财力只能保运转,普遍存在游客进入性差、配套功能不健全等问题,成为制约旅游扶贫的最大瓶颈。以沐川县为例,全县没有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景区景点公路弯多路窄。

  (二)贫困人口面临资本与能力不足叠加,旅游发展参与难度更大。现有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不仅缺劳力,更缺教育,导致其无意识、无技能参与旅游发展。从沐川县实际情况看,贫困户36%以上无主导增收产业,贫困人口83%以上为初中以下学历,99%以上无就业技能,深度参与旅游发展难。

  (三)企业投资与精准扶贫存在目标差异,协同融合实现难度更大。贫困地区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制约,引进企业投资发展旅游很容易造成效益外流。而旅游扶贫在于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就业创业机会,使贫困人口获益最大化。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与精准扶贫的公共目标属性,两者之间的内在矛盾迫切需要找到平衡点。

  沐川启示:推广旅游扶贫经验必须创新机制

  理论和实践证明,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经济转型、脱贫攻坚的有效之举。“十三五”期间,脱贫是举国上下必须打赢的攻坚战,政府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扶贫攻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四川省发展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省委书记王东明指出,“旅游发展的黄金时期已经来临”,贫困地区发展旅游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国家旅游局领导指出,“旅游扶贫是中国扶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四川全省88个贫困县以生态功能区为主,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旅游扶贫方式势在必行、迫在眉睫。鉴于贫困地区特殊情况和现实困难,旅游扶贫亟需机制创新作为支撑。

  (一)创新产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一是旅游规划统领机制。树立“大规划”理念,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贫困地区,要以旅游扶贫发展规划来统揽其他规划,多规合一,并建立规划编制群众参与机制。二是扶持政策整合机制。建立全域旅游试验区和旅游扶贫示范区,打好“组合拳”,构建旅游扶贫“大产业、大扶贫”格局。发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职能,加大省级各部门产业扶贫政策、项目等整合力度。优化扶贫专项资金审批程序,简化项目报建、验收等程序,提升资金使用功效、提高扶贫项目建设效率。统筹解决旅游扶贫试点村建设中规划衔接、用地保障、资金整合等问题,开通项目经营许可绿色通道。设立文旅发展专项资金,组建融资平台,采取政府投入和PPP模式、众筹等市场化方式推进旅游扶贫设施建设。三是项目集成推进机制。成立旅游发展公司,整合旅游资源,整体包装策划大项目,引进大企业,推动旅游产业生态、文态、形态、业态融合发展。整合部门项目资源,集成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和产业扶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项目。

  (二)创新旅游协调发展长效机制。一是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发展个性化、特色化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扶贫。”旅游产业无界,依托地方特色产业实现旅游产业顺向延伸和侧向扩展,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农旅融合,将特色农产品变为旅游商品。利用农副产品生态化加工等发展工业旅游,增强旅游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挖掘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生态文化资源等,通过文化植入以及文艺演出等丰富旅游内涵,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以旅游发展为导向发展交通、餐饮、住宿、商贸、金融等服务业,拓展旅游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四川省省长魏宏“提升全省旅游行业智慧管理水平”的要求,大力实施“互联网+旅游”行动,推动旅游业产品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变革、服务效能提高、营销手段提升,增强旅游扶贫效果。二是多元主体协调发展。采取“企业+贫困村”模式,动员四川能投集团、川旅集团、成都文旅集团及华侨城集团等省内外知名企业参与旅游扶贫,采取控股、参股、资助等方式增强贫困地区旅游发展造血功能。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构建“扶强更扶弱,扶大更扶小”的帮扶机制,以精准的政策弥补旅游扶贫上的市场失灵,促进贫困户与一般农户、合作社、企业等主体联动发展。三是区域联动开放发展。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县域内景区景点及乡村旅游特色村寨之间联动发展,延长游客过夜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利用全省交通路网大改善机遇,加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沿线地区的合作互动,主动融入大九寨、大峨眉、大成都等旅游环线,设计推广周末2.5天休假旅游线路,加快合作共赢的开放发展。

  (三)创新旅游参与共享长效机制。一是脱贫能力提升机制。结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旅游发展资金中单列培训经费,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培训机制,组织旅游扶贫模范户、乡村旅游带头人等到国内外和台湾地区考察培训,把旅游、扶贫专家请进来调研指导、培训授课。大力培养选拔爱旅游、懂旅游的人才从事旅游扶贫事业,对旅游扶贫思路新、举措实、成效大的干部大胆任用、破格提拔。二是旅游效益共享机制。将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情况与扶持奖励政策挂钩,调动业主发展旅游扶贫的积极性。在利用生态优势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把环境保护好、生态建设好,让贫困人口共享旅游发展的生态效益。通过引导贫困人口直接开展乡村旅游、利用农村产权流转、入股获得租金或红利以及围绕旅游发展提供土特产品等,分享旅游经济效益。三是典型示范推广机制。每年召开一次旅游扶贫交流现场会,通过参观学习、座谈交流,提高旅游扶贫经验推广实效。广泛运用互联网宣传推广旅游扶贫典型经验。建立健全典型推广利益驱动机制,对生态农产品生产、星级农家乐建设、景区景点打造等具有实效的旅游扶贫投入通过以奖代补形式予以扶持;对旅游扶贫典型企业、带头人等给予奖励。 (川递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