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三星堆博物馆召开
来源网络
四川在线德阳频道消息(记者兰海艳) 9月18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召开。本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由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四川省文物局主办,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承办。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农业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出土青铜器的利用保护”,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会长沈镇昭说:“确定这样一个主题,就是目前有很多文物单位像三星堆博物馆一样,出土了大批青铜器,其展出与保管面临着许多技术问题,需要研讨交流,提高利用和保护水平。比如,出土青铜器的清洗、去锈、修复、保护、陈列、展览、包装,以及运输等问题。”并希望与会同仁围绕这次会议的主题,广泛交流,深入研讨,集思广益,争取在技术和宏观层面上形成更多积极的成果。
与会专家学者实地参观考察了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保护中心,观摩了三星堆博物馆运用3D打印技术以及现代科学检测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开展文物修复。
此次学术研讨会在被誉为“青铜铸就的人间神国”的三星堆召开,是对三星堆博物馆多年来在青铜器等文物修复保护方面所作工作的肯定。博物馆部分工作人员参与了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迹一、二号祭祀坑的清理发掘工作,清理和修复了大量的两大祭祀坑出土器物包括陶器、玉石器、青铜器、金器。主持和参与修复三星堆出土文物千余件,其修复成果作为三星堆博物馆常设展览获得广大业内人士及观众好评。
另外,自2008年国家文物局颁布首批可移动文物保护技术设计资质以及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以来,三星堆博物馆发挥自身保护修复技术优势,对外积极提供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支持,共完成和开展了十多项省内灾后可移动文物修复工程项目,对外修复各类文物2000多件套,为文物事业做出了应有的积极贡献。同时,三星堆博物馆在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方面也展开了大胆尝试,开国内先河引进国际先进的3D打印等新技术,在构建文物3D数字档案,模拟修复复制以及模具制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据国家文物局调查显示,全国文物系统3000多万件馆藏文物中,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物工作已进入预防性保护阶段,而我国仍停留在抢救性保护阶段,也就是说“快不行了才去救”。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文物修复师的缺乏。据估计,我国真正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全国也不过2000人。行业标准缺失、培养机制不健全、职业社会地位低是阻碍当前文物修复师培养的最根本原因。
在此次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就此呼吁,我国应加快建立完善文物修复行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评定体系,鼓励发展多种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突破“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技艺传承方式,切实解决文物修复师在学术、社会、经济地位方面的“三无”窘态,以促进我国文物修复队伍的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