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人才培养引热议

19.09.2014  12:52

杨晓邬向记者介绍文物修复工作

   四川在线德阳频道消息(记者 兰海艳) 中国的博物馆事业离不开文物修复”中国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贾文忠如是说,作为文物保护的手段,文物修复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探索和交流十分重要。同时,对文物修复人才的培养也不可忽视,口手相传的传统培养方法亟待改进。

  9月18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召开,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出土青铜器的利用保护”。作为第一批参与三星堆出土文物修复的专家,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副研究员杨晓邬感触颇多,其中之一便是看到当初的“破铜烂铁”成为了现在的精美文物。

  “青铜神树修复用了四年时间,它是国内发现的最大商代青铜器。”杨晓邬提到当初修复三星堆祭祀坑青铜器的情况,“在出土文物的祭祀坑里,所有青铜器都是经过火烧、掩埋,再加上泥土的层层夯实,破碎程度十分厉害,”而且由于相关物件已经在地下被掩埋了上千年,“氧化锈蚀非常严重。”在做过“预合”后,修复专家们发现传统的锡焊方法根本无法修复挖掘出来的青铜器。

  面对扭曲变形、破碎不堪的青铜碎片,文物修复专家们经过细致的分析,决定采用粘结的方式从里面对碎片进行加固。“其实现在闻名国内外的青铜神树在挖掘出来的时候几乎看不出具体形状,”杨晓邬说对断裂的部分进行拼接后,树的形状渐渐出现,“在修复出完整一枝的情况下,利用翻模技术,根据现场出土青铜器的具体情况,我们再逐渐补上枝头缺失的飞鸟。

  高3.95米的青铜神树造型奇特,蜚声国际,树干上盘踞的龙身也是青铜器修复专业领域的一大创举。据杨晓邬介绍,在修复龙身时,本来采取平整摆放的方式拼接出了龙形,但一点也没有那种活灵活现的感觉,直到修复人员将龙与青铜神树放到一起,才发现龙身缠绕在树干上的造型十分精巧。

  对于神树最上端部件至今缺失的问题,杨晓邬说当时在挖掘出来的文物中并没有找到相关残片,不排除相关部件在先民祭祀焚烧过程中已经被烧熔的可能性。“虽然很遗憾,但‘要有依据恢复原貌’是文物修复的原则,我们不能凭空想象去创造文物。”杨晓邬坦言这也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坛至今未完整修复的原因。

  在分组讨论中,与会人员就铜、铁、纸、绢等不同质地文物的修复保护技术、3D扫描等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探索。研讨会总结了文物修复保护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新形势下文物修复保护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提出了现阶段新体制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办法和措施。

  “全国大约有2000多万件待修复的文物,而真正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不到2000个。”杨晓邬作为曾培养了一批能够独立承担文物修复工作者的专家,现在也在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专职从事文物修复人才培养,他说“文物修复人才还远远不够”。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物工作已进入预防性保护阶段,而我国仍停留在抢救性保护阶段,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文物修复师的缺乏。行业标准缺失、培养机制不健全、职业社会地位低是阻碍当前文物修复师培养的最根本原因。

  在此次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也呼吁国家加快建立完善文物修复行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评定体系,鼓励发展多种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突破“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技艺传承方式,切实解决文物修复师在学术、社会、经济地位方面的“三无”窘态,以促进我国文物修复队伍的建设发展。

  针对文物修复师培养难题,三星堆遗址管委会主任阙显凤也谈了三星堆博物馆的相关经验:多元化人才培养,项目制管理,灵活考评体制。在馆内原有的文物修复师一带一培养模式基础上,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开展馆校人才培养合作,博物馆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学校又为博物馆提供人员进修培养与人才供给。同时,三星堆博物馆还与三星堆古蜀文化有限公司开展项目制合作,通过项目制合作,整合技术、人力和市场资源,同时发挥公司化与项目制经营优势,打破体制藩篱,有效提高文物修复师劳动回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