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千余万件馆藏文物半数破损 文物修复“最缺人才”

18.09.2014  20:35

        四川在线消息(林维 四川日报记者 王域西) 9月18日,以“出土青铜器的利用保护”第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召开。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农业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2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共同“问诊”文物修复。与会专家认为,当前文物修复师缺乏,是我国文物预防性保护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

        国家文物局调查显示,全国文物系统3000多万件馆藏文物中,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此外,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物工作已进入预防性保护阶段,而我国仍停留在抢救性保护阶段,也就是说“快不行了才去救”。

        专家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文物修复师的缺乏。根据统计,我国真正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人员,全国不超过2000人。由于行业标准缺失、培养机制不健全、职业社会地位低,文物修复师“入行”艰难。

        因此,与会专家呼吁,我国应加快建立完善文物修复行业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评定体系,鼓励发展多种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突破“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技艺传承方式,解决文物修复师在学术、社会、经济地位方面的“三无”窘态。

        在文物修复方面,三星堆已经累积不少成果。自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迹一、二号祭祀坑的清理发掘工作以来,三星堆博物馆主持和参与修复出土文物千余件,获得业界肯定;同时,三星堆博物馆还开国内先河,引进国际先进的3D打印等新技术,在构建文物3D数字档案,模拟修复复制以及模具制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经验。

        对此,三星堆遗址管委会主任阙显凤建议:多元化人才培养,项目制管理,灵活考评体制是走出文物修复人才“难觅”的关键。“三星堆博物馆在原有的文物修复师一带一培养模式基础上,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展开人才培养合作。同时,博物馆还与三星堆古蜀文化有限公司开展项目制合作,通过项目制合作,整合技术、人力和市场资源,同时发挥公司化与项目制经营优势,打破体制藩篱,以提高文物修复师劳动回报率。

        此外,文物修复还面临诸多技术方面的难题。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会长沈镇昭以出土青铜器为例,“清洗、去锈、修复、保护、陈列、展览、包装,以及运输等,都是不小挑战。”沈镇昭希望,研讨会能够集思广益,力争在技术和宏观层面上形成更多积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