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十三五”】“十二五”收官 数读四川过去5年8大改变
(记者 陈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以下简称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此次全会,提出了“五个发展”理念。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贫困县全部摘帽”、“网络强国战略”、“分享经济”、“国家大数据战略”、“制度性话语权”、“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免除学杂费”、“全面二孩”,成为大会热词新词。
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汇点上,回眸过去5年,四川省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深刻地改变着四川人民的生活。在这里,四川新闻网带您盘点过去5年影响我们生活的8大改变。
教育均衡: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预计达93.7% 完成规划目标
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大力实施,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925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48所中职学校立项建设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全力实施新一轮“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启动实施大小凉山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
2014年我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3.27%,四年累计提高2.57个百分点,2015年预计达到93.7%,完成规划目标。
2014年我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8%,四年累计提高12个百分点,提前完成规划预期目标。2015年预计提高到89.5%,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得到巩固提升。
扶贫攻坚:
实施“五大扶贫工程” 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00万以上
“十二五”期间,四川大力实施“五大扶贫工程”,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左右,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00万以上。
目前,我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800亿斤以上,基本农田达1077.49万亩,茶叶、蔬菜、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聚集发展,完成1000个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建设,粮经复合产业基地640万亩。
与此同时,农村发展条件不断改善,新改建农村公路9万公里,通车里程达29万公里,居全国第一,实现了94%乡镇通油路和99%的建制村通公路,解决了2150万人饮水安全工程和2.1万户用电问题。开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示范片达到120个以上,巴山新居、彝家新寨和藏羌新居等新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成都市确权登记颁证率已达99%,其余市(州)的55个省级试点县(市、区)已基本完成。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03元,四年年均增长14.7%。2015年上半年增速为10.3%,全年预计达到9680元左右,五年年均增长13.7%,完成规划目标。
交通通达:
打造综合交通枢纽 进出川通道达23条
过去5年,我省大力推进出川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进出川通道达到23条,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97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500公里,成绵乐城际铁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等建成通车,川藏铁路成雅段、雅康、汶马、绵九高速公路开工。
成都新机场项目获得立项批复,南充机场扩建等项目正抓紧准备或实施,成都双流机场二跑道建成投用,稻城亚丁机场正式通航。
“四江六港”水运通道和港口建设加快推进,泸州、宜宾、广安、广元、南充港建成投运。大中型水利工程加快推进,亭子口水利枢纽、武都水库等13处大中型水利工程基本建成,武引二期灌区、毗河供水一期等67处大中型正在加快建设。溪洛渡水电站和锦屏一级等大型水电站投产发电,两河口等水电站建设顺利推进,电力装机容量将达7000万千瓦,水电装机规模居全国首位。
北外环等3个天然气管道和兰州—成都原油管道建设完成。风力、光伏、生物质秸秆等新能源加快发展。
“三网融合”试点有序开展,IPTV用户数达530万户,光缆线路长度达到146.6万公里,成为全国首个“全光网省”。
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
过去5年,我省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统筹、转移接续的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健全,“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顺利推进。深化医药卫生制度改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全面启动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约束性)。2014年我省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已达到97%,提前完成规划目标。2015年有望进一步得到巩固提高。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约束性)。2014年我省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839.7万人,四年累计新增538万人,提前完成规划目标。2015年预计达到1896万人。
20.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约束性)。2014年我省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已达到97%,提前完成规划目标。2015年有望进一步得到巩固提高。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约束性)。2011-2014年我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新增138.7万套,提前完成规划目标。2015年预计新增35万套,住房保障能力有望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城镇就业、失业率上,数据显示,2011-2014年我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2%以内,2015年预计控制在4.5%以内,完成规划目标;2011-2014年我省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355.4万人,2015年上半年新增53.4万人,全年预计新增80万人,完成规划目标。
2014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81元,四年年均增长12.1%。2015上半年增速为8.1%,全年预计达到26450元左右,五年年均增长11.3%,基本完成规划目标。
产业升级:
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首次超过工业
过去5年,四川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产业升级,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服务业发展提速。
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到6207.4亿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品602个,国家信息和软件高技术产业等六大战略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富士康(成都)基地、仁宝计算机西部制造基地等投产,国产大飞机机头、北斗导航终端等项目进展良好。
2014年七大优势产业实现销售产值达到28840.5亿元,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发展,发电设备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初步建成西部重要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国家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等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
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务会展、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2015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首次超过工业增加值增速,省级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扎实稳步推进,西部物流中心、西部商贸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已初步建成。积极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开发区升级、扩区、调位,国家级开发区达到15个,省级开发区达到46个。
创新发展: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今年预计提高到3.127件
四川省在过去5年,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国家及省级重点实验室达106个,国家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达215个,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技改投资突破5000亿元。成都高新区成功获批西部首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绵阳科技城实施中关村试点政策获得国家批准,军民融合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人才发展环境逐步优化,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计划深入实施。
数据显示,2014年我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625件,比2010年增加1.835件,已提前完成规划预期目标。2015年预计提高到3.127件,科研产出质量和市场应用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
绿色发展:
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提高到85%和95%
在“十二五”期间,我省加快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沙化石漠化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以及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336.4万亩,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15万亩,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万平方公里。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取得进展,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提高到85%和95%,积极开展灰霾污染治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危险废物防治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着力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全面推广绿色生活和消费模式。加快资源综合循环化利用,推进“城市矿产”国家示范基地建设。
协调发展:
实施多点多极战略 县域经济底部夯实增强
四川省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启动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成都市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大关,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元的市(州)达12个。
县域经济发展动力逐步增强,过百亿的县(市、区)达到105个。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加快,川东北经济区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获得国家批复,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着力推进,革命老区自我发展能力逐步提高。
四川省发布实施《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了《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深入推进“多规合一”试点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出台了《四川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绵阳、南充、泸州等一批城市加快建成百万人口城市,启动实施了“百镇建设试点行动”,遂宁纳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积极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