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着力“八抓” 突出“八个下功夫”全力推进扶贫攻坚工作
2015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为主线,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着力“八抓”,突出“八个下功夫”,大力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
一抓精准识别,在摸清家底上下功夫。在去年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抓了对扶贫对象的复核比对工作,目前,全市清退不符合国家贫困标准的贫困户750户2827人,新进入425户1441人,截止2014年底,全市有贫困人口6974户25500人,其中,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有6828户17018人、移民搬迁安置一批有654户2725人、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有1751户5756人、医疗救助扶持一批有3284户4355人、灾后重建帮扶一批有18户66人。
二抓学习宣传,在凝聚共识上下功夫。市委相继召开l次常委会、l次常委扩大会和1次扶贫攻坚工作会,学习传达省委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大力开展组织培训,先后举办阳光康养产业扶贫、驻村第一书记、人才递进培养和农村青年带头人等专题培训研讨班,轮训1000多人次,确保各层级党员干部领会精神、把握实质、活学活用。市、县、乡层层召开扶贫攻坚工作会,组建了50多个宣讲团,开展了近千场次大宣讲大讨论,关心扶贫、关注扶贫、齐抓共管、共克时艰的脱贫攻坚氛围渐近渐浓。
三抓安排部署,在落实举措上下功夫。研究出台了《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明确提出在2018年底全市所有贫困村“摘?”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0年全市水平上翻一番。着力抓实“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新村建设、生态扶贫”等六大重点扶贫工程,今年底完成贫困村脱贫规划、贫困户脱贫方案的编制,明年底完成所有贫困户产业项目建设。目前,10个扶贫专项方案正在编制,相关部门正同省级对口单位对接工作。
四抓联系指导,在明晰责任上下功夫。建立了联系指导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制度。全市36位市级领导联系指导39个贫困村,其余31个贫困村由31个政府工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指导帮扶。明确提出“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联系帮扶不撤出”的刚性要求。完善了工作推进机制。在文件下发后的一个月内,67位责任人要到贫困村对接,每个季度要到村帮扶指导;市委常委会每个季度专题听取一次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目前,联系指导工作已全面启动,各责任人的对接、调研工作己完成,帮助摸清了贫困村的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明晰了脱贫致富思路,制定了帮扶指导方案。
五抓驻村帮扶,在聚力扶持上下功夫。建立完善贫困村帮扶制度,在去年每个贫困村明确了帮扶单位、派驻了驻村工作组的基础上,今年又选派了70名驻村第一书记,脱产驻村帮扶两年,不脱贫、不脱钩,实现了驻村帮扶全覆盖。明晰帮扶权责,厘淸了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帮扶单位与村支两委的工作关系。加大科技支持力度,每个贫困村选派了一个由市县乡三级农技人员、当地致富能人和“土专家”等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队,提供现场指导,开展种养业技术培训,发展农村电商,提升农产品销售水平和质量,拓展增收渠道。
六抓示范创建,在探索创新上下功夫。以增收为核心,以产业扶贫为主攻方向,在每个县区确定1个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示范,在每个贫困村确定至少10户贫困农户开展精准脱贫示范,在每个贫困村选择2名左右共150名党员进行重点帮扶,打造一批党员精准扶贫示范户。充分发挥基层和群众两个能动性,探索成功脱贫致富的好机制、好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路子,以示范引领扶贫攻坚。
七抓社会扶贫,在形成合力上下功夫。建立了“8+8”对口援边帮扶机制。攀钢、东区政府等8个主体每年以现金、以物折资和贷款贴息等方式,投入至少300万元对口帮扶8个边远民族乡镇。实施3年来,极大地改善了边远民族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开展国家扶贫日活动,大力宣传“奉献一份爱心、点燃一盏希望”主题,共募集扶贫善款近500万元。持续开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双联帮扶、百千万干群心连心活动,同心协力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八抓扶贫投入,在脱贫成效上下功夫。今年,全市各级各类扶贫资金投入11739万多元。来源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593万元;整合行业部门资金2334万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2400万元;农户自筹3412万元。分配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严格依据各县区减贫任务和上年扶贫工作绩效考评结果进行分配,行业部门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使用,社会资金在政府的引导下按社会主体意愿使用。用途上,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到村到户的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