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融入绿色发展 在升值的山水田园中共享发展红利

20.01.2016  12:14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对口帮扶丰顺县埔西村中,加强规划和引导,打造美丽乡村。

  五华县安流镇联新村的山地逐渐变绿了,种植近一年的3000株板栗长势喜人。

  三年前,联新村虽有山地约1800亩,但因权属分散,难以集中开发,村民无心种植,山光秃秃一片。村里种植的水稻仅够口粮,农民人均年收入4936元,为省级扶贫村。

  “让山绿起来,既要保护,也要发展!”对口帮扶的广东移动毅然发动村民耕山致富。“这里的板栗市场潜力大,我们将留下一笔发展基金,鼓励村民每年都扩大种植规模。”驻村干部张伟忠告诉记者,根据联新村的自然条件,广东移动在对口帮扶中,着眼长远,瞄准耕山致富,力争绿色脱贫。

  坚持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是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纵观广东的贫困村,多处在粤东西北偏远山区,不少处于生态保护区中,山多地少,脱贫必须摆脱“靠山砍山”的模式。为此,广东坚持将扶贫开发融入绿色发展。

   融入绿色发展的脱贫产业

  刚采摘完柚子,蕉岭县南礤镇步上村的郭清华夫妇就钻到果园里,除草、施肥、裁剪……他们早出晚归,像照顾孩子那样,细细打理。

  这片柚园,对郭清华来说,弥足珍贵。16岁那年,为了改变贫困的命运,郭清华跟随打工潮,来到深圳一家企业。但意外的是,他的右手被机器斩断,青春遭遇灰暗。回到家乡后,郭清华到市区蹬了五年三轮车,靠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但快速发展的城市还是没有留住他,郭清华最终还是回到了村里,种柚,养猪。

  三年前,来自南沙区的驻村干部史鹏翔入户调研时,郭清华不时感叹“果园路不同、靠肩挑、脱贫难……”经过努力,郭清华果园的路通了,新种的1000多条三红蜜柚开始挂果。估算起未来果园的收入,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郭清华所种植的柚子,是梅州特色农产品之一。蕉岭是世界长寿之乡,也是“南岭生态区生态发展试点县”,长寿产业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强大引擎。在扶贫开发中,帮扶单位注重将脱贫产业与长寿产业相互融合。

  步上村的灵芝产业,就是长寿产品的延伸。“品种来自长寿产品推介会,产品通过电商销售,今年的已经就卖完了,一年就回本。”灵芝种植的合伙人黄伟权高兴地说。

  相邻的蓝源村,对口帮扶的南沙区大岗镇、南沙区人社局联合筹资约150万,发展茶叶、三华李、毛竹、蜂蜜等6个主导产业。“全村97户贫困户,都有自己的产业和致富的门路,人年均收入从帮扶前的不足3000元上升到了今年的上万元。”村主任罗建寿说。

  据统计,目前,蕉岭县20个贫困村共成立24个专业合作社,形成烤烟、仙草、茶叶、香芋、竹稻、黑花生、蔬菜、三红柚、甜玉米等绿色产业。

  “坚守生态文明底线,走绿色扶贫之路。”蕉岭县扶贫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引导从事长寿食品的企业有效地参与到培育发展贫困村的主导产业来。

   共享山水田园的升值红利

  广东的贫困村大都处在生态良好的欠发达县(区),县域经济注重突出绿色发展理念。因此,广东积极发挥旅游扶贫的经验优势,注重将良好的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提升山水田园的价值,延伸脱贫产业的价值,让贫困地区群众共享旅游发展红利。

  一条新布河蜿蜒流过,两边是青翠的绿竹,细雨纷纷,云雾缭绕,穿过一段秋收后的水田,是五华县潭下镇金石村。“过去大家都说这里穷山恶水,现在来这里的人都夸山清水秀。”金石村支书李旭煌打趣地说。

  金石村位于潭下镇西北部,距离县城38公里,有12个村民小组。全村东南至西北呈带状形分布,是一个典型的“山、散、边、穷”革命老区贫困村。“究竟发展什么好?”驻村的省交通集团的驻村工作组一直思考。

  临近的布坪村、柏洋村带来了启发,这两个村都有鹰嘴蜜桃基地,每到桃子成熟季,一辆又一辆的车鸣笛而过,有时,狭小的村道甚至塞得满满。“12元一斤,抢都抢不到!”金石村村民念在嘴里,红在眼里。“发展鹰嘴蜜桃!”村民很快达成统一意见。

  不过,在潭下镇镇委书记李雄青看来,仅仅是种桃、卖桃,未免过于简单。“3月开花,5月赏果,7月摘桃。”李雄青在谋划更大的发展--农业休闲旅游。

  潭下镇地处全县旅游点中心位置,县旅游通道从全镇纵贯而过,广梅汕铁路、梅河高速、205国道均在20公里范围内。

  为此,潭下镇以新布河疏浚工程为纽带,串起沿河的金石、新田、柏洋、模石、布坪5个村,河两岸均种植鹰嘴蜜桃。“五村联动,十里桃花源”,李雄青告诉记者,鹰嘴蜜桃计划发展5000亩至10000亩。

  金石村的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融为一体。三年来,省交通集团先后整合帮扶资金近800万元,改善村道、疏浚河道、整治文书、建设文化广场……以旅游为突破口,金石村的容村貌也很快焕然一新。

  “扶贫开发规划与地方经济发展方向结合得恰到好处!”五华县扶贫局局长朱建芳认为,从扶贫“双到”实践来看,不少贫困村通过保护生态,推动农业和旅游结合,把自然资源变成旅游资源,把田园、茶园、果园等纳入公园和旅游区建设,使山水田园的价值在不断提升,贫困地区群众由此获得红利。

  而记者在河源市和平县、韶关市乳源县、梅州市丰顺县等地的贫困村采访时获悉,以精致高效脱贫农业为基础的乡村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扶贫+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等“扶贫+”的模式被广泛实践。

   绿色脱贫引领贫困地区蝶变

  在坚守生态底线,实现绿色脱贫的同时,坐落于美好生态中的家园的建设,也当成为扶贫开发的重点。

  丰顺县埔寨镇埔西村,67岁的张阿婆深有体会。作为土生土长的埔西人,张阿婆最为骄傲的,是村里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九厅十八井”,历史十分悠久,出过很多读书人。

  然而,走进屋子,部分房屋已成危房,墙体开裂。张阿婆语调放缓,话语间透露出担忧:“大家都往城市里面走,这个祖屋谁来住?谁来修?

  这种凋敝的情况,在对口帮扶的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的驻村干部李玉泉看来,在贫困村更加严重。“很多有发展能力的都往外走了,留守的贫困户,不少还住在危房中。由于村集体收入很差,村里几乎没人打理。

  在引导村民种植仙人草等绿色产业的同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挥独特的优势,完成了埔西村1︰500地形图的测绘,以编制埔西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抓手,以“危房改造、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突破,统筹推进埔西村扶贫开发。

  三年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共投入800多万元,完成危房改造85间,建立起完善的村级卫生处理和污水处理系统。如今,埔西村一改贫困落后的面貌,“九厅十八井”的客家文化不仅得到保存,还吸引了不少游客。

  “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掀起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高潮,进一步改善老区人民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丰顺县扶贫局局长郭春山告诉记者。

  实际上,在广东的扶贫开发实践中,尤其突出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弥补贫困地区的发展欠账,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贫困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以丰顺县为例,至2015年9月底,各级帮扶单位投入丰顺县贫困村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资金2.63亿元,实施村级基础设施项目1174个,成功打造了汤坑镇赤草村、汤西镇南礤村、龙岗镇马图村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城市化进程的浪潮中,乡村凋敝曾激起很多人的乡愁,但每个人是否能够成为激活乡村活力的一分子,却仍是疑问。

  而广东恰在扶贫开发实践中,紧紧抓住扶贫开发的契机,通过大扶贫机制的构建,有力地凝聚起贫困村外出人士的力量,共同参与到贫困村的建设中。

  五华县岐岭镇荣福村,广州地铁的驻村干部罗光强告诉记者,在村干部的努力下,该村外出乡贤积极捐款用于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村庄美丽了,乡贤看到村干部确实做了实事,更加信任村干部了。”广州市驻五华县扶贫工作组组长赵文波认为,扶贫开发是一种推动力,重新将城市化的人与农村建立紧密的联系,而不是割裂,引导城市人将乡愁转化为农村的发展力。

   策论

   坚守底线转劣势为发展优势

  生态保护扶贫可谓扶贫攻坚战中一块难啃的骨头。从实践来看,越是贫困的村,农民保护生态的意识往往越薄弱。尤其是在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刺激下,部分贫困地区的群众急于脱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延续,甚至变本加厉。同时,为了追求生产效益,部分贫困地区的群众不惜成本使用农药化肥,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加重。

  坚持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是绿色发展理念在扶贫开发领域的体现。当然,绿色脱贫并非只保护生态环境,不谋求发展。正确理解“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的内涵,要求既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底线,又要将扶贫开发融入绿色发展,转资源的劣势为生态发展的优势。

  当然,绿色脱贫也面临诸多考验。如贫困村地理位置偏远,往往是有美好环境,而少有人来问津;又如生态旅游、美丽乡村旅游等绿色旅游业的培育发展,往往投入高,见效周期长……这些考验,其实质都是发展能力不足。因此,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必须实事求是,不断增强绿色发展能力。

  坚持扶贫开发与绿色发展相互融合,必须坚守生态底线,立足资源优势,找准精准脱贫的突破口。要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减少贫困地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绿色资源和环境,发展绿色、无公害、无污染、原汁原味的农产业,不断提高贫困地区产品的商品化率,满足市场对绿色产品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