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老专家林凌动情讲述60年来成渝间交通方式变化

27.12.2015  14:56

  四川省社科院原副院长林凌,今年已经90岁了。得知成渝高铁开通的消息,他很高兴地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这位在川渝享有极高声誉的老专家,1950年到重庆工作,1959年来到成都,60多年来,见证了川渝两地的分分合合,发展变迁。

  对于两地交通基础设施,他不仅是见证者,也是重要的推动者。他认为,其每一次进步,就像是时代的脉动,浓缩着这个国家的进步。已到鲐背之年,老人家内心还有一个愿望:“一定要去坐一次成渝高铁。

  1 老成渝公路

  耗时20多小时 出发前不敢多喝水

  1933年,老成渝公路建成通车。老成渝公路起于成都九眼桥,经简阳、资阳、资中、内江、隆昌、荣昌、永川、璧山至重庆石桥铺,全长438公里。

  讲述:

  一直到1995年成渝高速通车之前的差不多62年时间,成渝陆路的沟通,除50年代修建的铁路外,主要靠老成渝公路。那时,成渝之间没有高速,到重庆要乘坐十七八个小时的车,遇上天气不好,路上要耗费20多个小时。每次出发前必须带足吃的,路上上厕所不方便,车上根本不敢多喝水。只有当车停在路边饭馆前,才能统一上厕所。

  2 成渝铁路

  三线建设 人员和物资入川都靠它

  1952年,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通车。成渝铁路从成都出发,途经简阳、资阳、内江、永川等城市后到达重庆,全长共505公里。

  讲述:

  成渝铁路修建时,我在重庆钢铁厂当工会主席,当时所用的钢轨都是我们轧的。通车那天,我带上10多个工人,坐火车到成都参加通车典礼。第一次坐火车,我们工人的那个高兴劲儿啊,兴奋得趴到钢轨上听火车的声音。后来三线建设,大批人员、物资入川,都是依托成渝铁路,这条铁路促进了西南地区物资流通,对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过呢,坐老火车的感受并不好。火车头是烧煤的蒸汽机车,后厢装满了煤,一路跑一路冒黑烟,煤灰“哗哗”从车窗撒进来,坐一趟满头都是黑灰。

  3 成渝高速

  两地之间 第一次实现朝发夕至

  1995年,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全长340.2公里,比老成渝路缩短98公里,比成渝铁路少165公里,途经川渝腹心地带14个县(市)区。

  讲述:

  成渝高速通车之后,成渝间一日达成为可能。一般早上从成都出发,中午在内江吃饭,下午就能到达重庆。成渝高速是四川第一条高速公路,让我们第一次享受到高速公路的安全与便捷,第一次体验到公路沿线商品流通“朝发夕至”的现实可能。

  4 成遂渝动车

  难以置信 两地时空距离缩短到两小时

  2009年,“和谐号”动车组开通,两地单程通行时间压缩到2个小时。

  讲述:

  “和谐号”动车组开通,我坐过很多次,成渝间的时空距离竟然可以缩短到两小时,这在以前难以想象。上世纪50年代从成都到重庆,人们还常常坐独轮车、马车、板车,甚至步行,一趟走下来需要三四天。这样的沧海巨变,就发生在眼前。

  5 成渝高铁

  有生之年 希望体验贴地飞行的感觉

  2015年,成渝高铁正式开通,两座城市之间只剩1个半小时。

  讲述:

  “子弹头”高铁真的来了。到了现在这个年纪,还想活久一点,再多看看成渝间的变化。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坐上成渝高铁,体验贴地飞行的感觉,见证成渝经济区的飞速发展。

  后记:

  采访结束,林凌还拜托记者给他代购三张26日当天火车票,在成渝高铁开通当天乘坐首班车尝个鲜,但遗憾的是,由于当天第一班车是早上7点过出发的,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在记者的一再劝说下,老人只有遗憾地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