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华蓥:精心打造脱贫攻坚社会保障的样板
( 蒋德安) 今年以来,四川省华蓥市在省委、省政府和广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扶贫移民部门的大力指导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与攻坚规划,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以“减贫摘帽、精准扶贫”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革创新扶贫机制为动力,在精准上用心,在落实上用劲,在督查上用力,扎实推进扶贫开发“一号民生工程”,全力总攻“绝对贫困”,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小康实现程度稳步提升,形成了可以复制的社会保障扶贫华蓥模式。
紧扣一个目标
围绕“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全面贯彻华蓥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总体战略部署,落实民政部门社会救助“兜底一批”的重要责任,把社会救助作为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对全市农村25个贫困村3033户8474人建档立卡实施产业扶贫尚不能实现脱贫的精准扶贫对象,实施低保政策兜底、特困供养人员兜底、临时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扶持、支助参合参保、残疾人救助。不断加强社会救助工作与扶贫工作的有效衔接,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为最需要的困难群众服务,切实解决最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推动建立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为基础,医疗、教育、司法、住房等专项救助相配套,灾害救助、临时救助和社会慈善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兜底”作用,切实加快推进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脱贫进程,为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挥民政部门应有的牵头作用。
抓牢两处关键
为确保社会保障扶贫政策落地落实,该市狠抓关键两处,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和基础,摸清了扶贫对象、致贫原因、脱贫路径,才能精准发力、精准帮扶。为此,华蓥市结合实际,制定帮扶对象的界定标准和条件要求,建立一套有效、合规的识别系统和审批程序。分别召开宣传动员会、业务培训会、复核推进会,通过群众评议、入户调查、公示公告、抽查检验、信息录入等环节,建立动态调整、脱贫退出机制,提高建档立卡质量,进一步严格识别标准,实事求是,逐级把关,随时进行动态分析,研究扶持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坚决杜绝“富人戴帽、穷人落榜”的现象发生,做到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动态管理、精准保障。
该市以抓督促检查,无论是在识别贫困对象上,还是社会保障扶贫措施到位上,抑或是责任部门的参与、贫困户享受政策的兑现方面,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深入基层推动工作,深入一线督导任务,加强分类指导,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督查督办、明察暗访、会议座谈、印发通报等方式,层层传导责任、时时掌握进展、处处自我加压。尤其在扶贫专项资金的督查监管上,全部纳入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抵扣贷款或代其他任何单位扣款,不得挤占、拖延专项资金的发放。
构建三种机制
近年以来,华蓥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扶贫工作,把社会保障扶贫与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一并纳入目标考核,与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社会保障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扶贫专项方案》,加强制度研究谋划,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出台《社会保障扶贫工作实施意见》《社会保障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同时,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搭建社会参与平台,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社会保障扶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该市以构建长效的宣讲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编印明白纸、入户宣讲、院坝会、面对面交流、提问解答等多种方式, 广泛宣传社会保障扶贫政策措施,让基层干部群众充分了解政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早日实现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构建长效的协调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细化工作方案,分步有序推进,落实目标责任,民政牵头,充分协调人社、残联、财政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联动协作,形成了脱贫解困的强大合力。
着力四类保障
政策兜底是扶贫工作最后一道保障防线,该市切实用好用足用到位,强化生活、医疗、养老、临时救助,着力在这四类保障上下足功夫,取得实效。
该市以落实低保政策兜底,确保生活困难有保障,精准扶贫对象符合低保条件的全部纳入低保保障范畴,实行应保尽保,对所有“两无”(无业可扶和无力脱贫)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
经过精准识别,共有3423人扶贫对象纳入低保兜底一批来实现兜底脱贫(其中2226人纳入2016年脱贫人口低保兜底)。从今年7月1日起,该市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2280元调整为3120元,高于国定扶贫线,提前实现了农村低保、国定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的目标。
为确保全市脱贫攻坚摘帽县顺利摘帽,在全省“立标杆、树旗帜”,从10月1日起,该市农村低保标准再由每人每年3120元(每人每月260元)调整为3600元(每人每月300元)。对于零收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低保全额保障,其余享受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今年10月起,全面提高补差水平,人均达230元/月以上,远超省定人均150元/月目标。按照规定,从2016年1月起,在按现行低保政策发放低保补助金的基础上,对全市年收入低于国定扶贫标准的农村低保对象,按其年收入与国定扶贫标准的差额,增发低保对象特殊生活补贴,今年增发差额的50%,2017年起增发全部差额,计发标准随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和国定贫困标准的提高而调整。该市已针对所有农村低保对象(包括农村精准扶贫对象中的低保户)发放特殊生活补贴410元/人,实现了扶贫线与低保线差额的100%全额发放。2016年7月起,实现了两线并轨,不再发放此项补贴。
据了解,全市精准扶贫对象共有49人是特困供养对象(五保、孤儿、“城市三无人员”),本人自愿集中供养的,将其全部纳入集中供养。对47名散居五保对象、2名散居孤儿分别按260元/月、748元/月的供养标准,每月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对精准扶贫对象中的496名困难残疾人,今年按60元/人.月的标准给予生活费补贴。对精准扶贫对象中775名持二代残疾证、等级为一、二级的残疾人,分别给予每人每月80元、50元护理费用补贴。
该市以落实医疗救助扶持,精准扶贫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中,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负担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按70%的比例给予救助,一般疾病封顶线1万元,重特大疾病封顶线3万元,封顶线标准为广安市最高,目前已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26人发放医疗救助金248万元。对农村精准扶贫对象中的3525名民政对象按120元/人.年的标准,全额资助42.3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属农村精准扶贫对象中的4949名非民政对象,由扶移局全额资助参加了新农合险。对精准扶贫家庭0-6岁残疾儿童1人实施免费手术,补贴手术费用2万元。
该市以落实临时生活救助,精准扶贫对象因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符合临时救助政策的,可申请临时困难救助。填写《临时救助申请表》,给予每户每年3000元以内的临时救助。截至目前,已对农村精准扶贫对象382户实施临时生活救助,发放临时生活救助资金45.2万元。
该市以落实社会保险补助,鼓励精准扶贫对象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符合条件并自愿参加居民养老保险的,按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2016年对精准扶贫对象中的2930人实施居民养老保险补助,贫困居参加养老保险达到95%,2017年力争达到98%,2018年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养老保险。
彰显五大成效
通过精准识别、结对帮扶,实施低保政策兜底、特困供养人员兜底、临时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扶持、支助参合参保、残疾人救助等社会保障扶贫政策,“去扶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居民群众特别是特困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得到大幅提高,彰显出了五大效应。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投入社会保障扶贫的资金累计达到1184.2万元,同比增加437万元,增长率达58.49%。 “在市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我们住的条件好了,交通也方便了。最主要的,不仅低保标准连续两次上调,还领到了特殊生活补贴,现在全家4口人的年收入有2万多元,比以前增加了1倍多。”作为观音溪镇李子垭村的贫困户,吴怀玲高兴地说道。在即将过去的一年,全市社会保障扶贫工作覆盖13个乡镇135个村居,受益贫困群众达到2万余人。全市贫困面大幅收窄、贫困程度不断改善。
今年来,全市农村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以社会保障扶贫等方式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稳定解决温饱和脱贫致富为中心,以抓好扶贫开发项目为切入点,不断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农网升级改造、道路通畅等基础设施工程,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基层贫困面貌得到大幅改观。针对实施产业扶贫尚不能实现脱贫的精准扶贫对象,今年连续两次提高低保标准,目前保障标准位居广安各区县前列。特殊生活补贴增发全额到位,在广安市率先实现了扶贫线与低保线差额的100%全额发放,促进了困难居民增收,改善了贫困人口生活。
该市市委、市政府将社会保障扶贫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来抓,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契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扶贫体系,构筑起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特困救助为主体,慈善救助为辅助,临时救助为补充的良好社会保障格局,民生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全面提升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