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

四川:金融扶贫助力农民致富
记者 钟华林 通讯员 吴 翔
“去年从农行贷款5万元,把家里的房子翻了新,搞起了旅游民居接待,现在每年光旅游收入就有2万多元。”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仁村村民罗布顿珠告诉记者,以前没有营生门路,全家过得非常艰难。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兴旺,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四川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集中连片特困片区”一直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2013年以来,四川在“四大片区”的88个县启动实施“扶贫攻坚行动”,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684亿元,2年减少贫困人口114. 扶贫与移民

广安市编制农村产业扶贫专项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聚力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广安市农业局牵头编制了2015-2020农村产业扶贫专项方案。规划对全市六区市县820个贫困村,进行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精准扶持86386户、25. 农业厅

广元剑阁:突出特色产业 着力促农增收
(通讯员 李云峰)剑阁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多策并举,多路发力,农民收入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上半年,我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3766元,同比增加376元,增长11. 扶贫与移民

巴州区农业局“321”举措抓扶贫奔康
巴州区农业局采取“321”举措决战扶贫决胜小康。一是着力抓好三项培育。着力培育富民特色产业,强力实施特色产业“3113”工程,到2018年贫困户户平建立特色农业基地3亩、出栏家畜10头、家禽100只,到2020年人均增收3000元,着力培育道地药材、优质果蔬、现代粮油、生态畜禽产业。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特别是招大引强农业企业,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回引创业人才发展农业产业。今年全区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个,到2020年,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000个。着力培育现代职业农民,创新技术服务方式,采取领导包片、场站包乡、个人包村、职称职级与绩效挂钩的办法,安排100名具有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派驻贫困村和产业园区,实行“结村帮扶”,推进“四新”示范和“六良”配套,开展高产高效创建,培育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造就一批新型现代职业农民。二是切实强化两项建设。强化农田基础建设,重点在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建设高标准农田,坚持农田“三网”配套,农艺农机结合,大力提农机化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到2020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人均拥有高标准农田0. 农业厅

广元市昭化区四加快持续推进“菜篮子”产业化经营
一是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采取规划引导、要素倾斜、政策扶持等措施,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加工型、市场型、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放手发展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购销企业。目前,全区现有龙头企业20余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其中:蔬菜加工龙头企业3家,年加工蔬菜1. 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