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主12万车被撞 4S店:修给8万 不修给2.4万

27.03.2014  11:45

26日,蓝海4S店内,李女士被撞坏的车停在维修车间里

  成都商报记者 施斌 摄影记者 程启凌

  核心

  提示

  不合理的拆检费

  2013年春节前夕,车主李女士在比亚迪汽车成都蓝海销售服务店以约12万元的裸车价购买了一台比亚迪G6轿车。

  2014年2月26日晚,李女士在驾车过程中发生单车事故。3月24日,李女士被4S店告知,车辆维修费用为10.04万元。保险公司建议李女士申请车辆报废,4S店却告知她,车辆需支付2.4万元的拆检费。李女士认为,该项收费明显不合理。

  比亚迪G6购价12万元

  事故后,送4S店维修,报价10.04万元维修费。4S店给出维修“包干价”,所有配件费加工时费,共计8万元维修费

  申请车辆报废,4S店要求支付2.4万元拆检费

  李女士认为,该项收费明显不合理。

  去年春节前夕李女士以约12万元裸车价购买了比亚迪G6轿车,今年2月26日晚,李女士驾驶该车时发生单车事故,造成车辆前部严重受损,车体翻转。2月27日,李女士将事故车辆送到了之前购买该车的比亚迪汽车成都蓝海销售服务店(下称“蓝海4S店”),等待蓝海4S店报价后维修。

  “3月24日,蓝海4S店打电话告诉我说,维修费用是10.04万元。”李女士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当她将车损金额通知保险公司后,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表示,她的实际车损情况已达到整车索赔的条件,建议其申请车辆报废,保险公司将根据李女士当时购车价格折旧计算后,对其车辆进行赔付。

  当李女士将放弃维修的计划反馈给蓝海4S店时,却被蓝海4S店的售后人员告知:如果车辆不进行修理,她的车辆需支付2.4万元的拆检费。“4S店一开始说,维修费可以给我优惠个‘包干价’,所有配件费用加工时费一共8万元,但我还是认为现金赔付的方式更划算。”李女士说,由于她认为2.4万的拆检费明显过高,迄今为止她的车仍停在蓝海4S店的维修车间里,无法申请报废,也无法申请理赔。

  蓝海4S店:

  拆检费是“行业标准

  占维修费用的30%

  针对车主李女士反映的情况,昨日中午,成都商报记者跟随其一同走访了比亚迪汽车成都蓝海销售服务店。

  在蓝海4S店的维修车间内,成都商报记者看到了李女士发生事故的车辆。由于车祸时发生车体翻转,车辆顶部轻微受损、挡风玻璃破裂;而受损最严重的部位集中在车辆前部,发动机、水箱、电瓶等引擎盖内几乎所有部件均已被拆解,左右前叶子板受损严重;一旁的工作台上,还放着一个被拆除了内部所有零件的发动机缸体。

  随后,蓝海4S店副总经理王刚就李女士质疑的拆检费过高的问题,解释:“按照行业标准,拆检费都是按维修费用的30%收取。

  “我去咨询过,进口吉普、宝马、包括别克、奥迪的拆检费也只有7000元左右。这里的拆检费不仅高于同等价格的车辆,而且还超过了高档车。”李女士当场予以辩驳。

  而王刚就此的说法是:“成都市所有4S店的行业标准都是如此。”王刚说,拆检费是保险公司定损需要,由4S店将可能损坏的配件一一拆解后判断,费用不是由车主承担,而是由保险公司给付。对于拆检费行业标准的依据,王刚称:“这只是一个行业内部的标准,没有类似物价局批复的明文。即便车主因拆检费过高提起维权或诉讼,法律规定是谁主张谁举证,车主也找不到这个行业标准。这等于是一个法律的漏洞,都是要坐下来谈的。

  “我付出了劳动力,我肯定要收费。你的维修金额高,我收取的拆检费肯定也要高。”王刚坦言:不管这笔费用是多少,最终是由4S店和保险公司商议后决定,按维修费用30%收取拆检费也不是一个硬性规定。

  保险公司:

  确有拆检费保险科目

  费用需要大家协调

  成都商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李女士购买的商业车险为平安保险;为其事故车辆定损的平安保险一位严姓工作人员昨日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并不清楚存在按维修费用的30%收取拆检费的行业惯例,以前他也从未遇到过类似情况。

  “一边是客户,一边是4S店,我们只能在中间协调,协调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程度。”这位严姓工作人员表示,“保险公司只是按保险合同进行理赔,该赔多少钱,合同中都有限额。超出限额部分,肯定是客户的损失。”该工作人员同时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保险公司正在与蓝海4S店就拆检费进行协商。

  而平安保险四川分公司负责车险理赔的相关人士亦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车险理赔项目中确有拆检费这一科目,但具体多少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这要看4S店用了多少工人、付出多大工作量而定,但没有百分比作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