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防通讯诈骗宣传片 仅2014年通讯诈骗涉案金额达3.2亿

30.06.2015  19:37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在线记者 张锐)近年来,四川通讯诈骗犯罪案件发案数持续处于高位。仅2014年全省发案1.2万起,涉案金额3.2亿元。6月30日上午,四川省公安厅、中国电信四川公司联合举行“四川省防范通讯诈骗公益宣传片发放暨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并发布“防范通讯诈骗 人人有责”的公益宣传片。

当天上午,由省公安厅刑侦局、宣传处联合制作了主题为“防范通讯诈骗 人人有责”的公益宣传片正式发布。四川省公安厅、省银监局、通管局负责人,以及工、农、中、建、交银行员工代表;电信、移动、联通三大通讯营运商代表等均出席。该宣传片从7月至12月半年时间,在全省所有媒介陆续播放。

四川省公安厅刑侦局侦查二处处长郭笑兵介绍,通讯诈骗犯罪在我省最早出现于90年代末期。此后,由于其所具有的成本低、收益高,犯罪手法变化快,跨区域跨境作案,打击难度大等特点,通讯诈骗犯罪得以迅速蔓延,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是各级公安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

数据统计,近年来,我省通讯诈骗犯罪案件发案数持续处于高位。2010年全省发案4128起,涉案金额1.004亿元;2011年全省发案5651起,涉案金额 1.24亿元;2012年全省发案8012起,涉案金额2亿;2013年全省发案1万起,涉案金额2.6亿;2014年全省发案1.2万起,涉案金额3.2亿元。

"面对这些通讯诈骗犯罪,最大的防线就是坚决不要汇钱。"郭笑兵提醒道,他指出中老年是通讯诈骗犯罪分子的重点对象,更应该提高警惕。

相关链接》》》》》》

通讯诈骗犯罪案六大特点

1、布局周密,较强反侦查意识。作案人员多使用虚拟号码,编造虚假身份或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购买手机卡,申请银行卡。

2、团伙作案,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3、作案空间跨度大、隐藏深。利用网络、手机短信、电话非接触作案,无面对面的直接接触。

4、科技含量提高。利用手机、互联网络、电话作为载体,使用群发器、设立虚假网站等来行骗,一次作案的侵害对象范围不断扩大。同时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新业务转移赃款,犯罪效率高。

5、迎合各种社会需求。利用高薪工作、低价购车、快速办证、低息无抵押贷款、网上低价购物、中奖等等名目。

6、汇款。通讯诈骗犯罪的突出特点。

四川公安防范通讯诈骗宣传片: 动漫版 实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