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城乡统筹打造“1+6”扶贫攻坚模式
巴中,地处重庆、西安、成都金三角地带,是边远山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2014年8月,通过精准识别,全市有贫困村699个、贫困户14.9万户、贫困人口50.9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贫困数据,如何在短短五年时间内减少存量、抑制增量,有效做好减法,如期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社会在关注、人民在期盼。
“巴中是400万人口大市,是全国全省全面小康大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在第一个一百年梦想中掉队,不能拖全国全省的后腿。”在全市深化推动扶贫攻坚工作会上,市委李刚书记斩钉截铁地说。
梦想承载希望,目标凝聚力量,巴中吹响了决战贫困的冲锋号。
城乡统筹全域扶贫打造扶贫攻坚起跳平台
我市三县两区均属国家或省级贫困县,2010年末贫困发生率为27.2%,农民人均收入3847元,占全国全省的65%和74.8%。贫困程度深、贫困覆盖面广,贫困成了巴中最现实、最急需、也是最难的首当其冲必须解决的问题。
面对现状,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秦巴山区连片扶贫机遇,按照“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要求,以扶贫开发为统揽,大力实施“三三六六”政策体系,城乡统筹全域推进,把扶贫攻坚纳入全市总体发展战略进行规划和推进。
在空间上根据人口分布和依据人口流向、资源禀赋、基础条件、产业前景等因素,打破行政界线,按照“规划连片、公路连通、产业连带、聚居连块、服务连城、管理连网”标准,将全市划分为100个扶贫片区,按照先难后易、梯次推进的原则,全域覆盖。在内容上针对片区共性问题点面结合实施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同步推进“巴山新居”、产业培育、乡村道路、公共服务、技能培训、生态环境“六大扶贫工程”为主要内容的“1+6”扶贫攻坚行动。在时间上瞄准小康目标,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从最边远贫困的片区、最贫困的人口、最亟待解决的困难入手,按照“建设一年、巩固一年、提升一年”的要求,每年每县(区)启动实施2—3个扶贫片区,全面推进。
目前,全市已启动实施51个片区,四年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4万,连片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为承接产业发展、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群众增收致富打造了起跳平台,为全面奔康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1+6”扶贫攻坚模式塑造巴中扶贫名片
巴州区水宁寺镇的枇杷村,如今村道公路通到了每个村民小组;村小学成为周边硬件设施最好的学校,27个留守儿童在学校中午有热饭吃;村民们的250亩核桃产业园即将投产、600亩银杏产业园即将形成;村里统一规划的聚居点已有10户村民聚居。谁能想到25年前这个被称为“三不通”(不通电、不通公路、不通自来水)的小山村,一下子成了人们羡慕的富裕村。这些变化得益于该村残疾村支书杨斌25年如一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持。
“没有好支部,就没有带路人。”在外出务工成主流的今天,建设一支“永不撤离的扶贫工作队”成为扶贫攻坚的头号工程。通过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培训提升、后进整顿、下派年轻后备干部挂职等措施,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积极引导发展经济组织、集体组织、群团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全市实现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新增各类经济组织4000余个、群团组织75个、社会组织1276个。
搬把躺椅,在自家新居院里尽情享受着柔柔的阳光,空山乡中坝村74岁的老人张明光脸上满是惬意。“以前的土墙房,阴暗潮湿,墙壁被烟火熏得黢黑。一到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谈起以前的住房,张明光感觉有些“不堪回首”。2012年,中坝村开始建设“巴山新居”聚居点。张明光家的新居120平方米,宽敞明亮。
“年年灾害年年救、年年倒房年年修,一代人修几次房、代代人为修房忙”,这是巴中因房致贫的真实写照。2012年末,全市像张明光老人这样居住土坯房(危旧房)的贫困群众有31.89万户。
“一定要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围绕同步全面小康目标,坚持“先难后易”,以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为突破口,把“巴山新居”纳入市-县城-重点镇-中心村和聚居点四级城镇体系,对居住在边远高寒山区、洪水淹没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的贫困户实行易地扶贫搬迁,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市场体系、社会管理,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按照“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大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核桃、茶叶、巴药“三百工程”和有机果蔬、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构建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依托“雨露计划”,大力开发技能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实现每个家庭有1名以上致富能手。中心村、聚居点实现“五化、五通、五有”,即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和通讯,有1个活动广场、1个购物中心、1个卫生室、1个文化站、1个垃圾收运点,村村设立了便民服务站、幼儿园,让住进新村的群众既享有城市生活品质,又留住田园乡愁。
目前,已建成中心村60个、聚居点1248个,改造农村土坯房20.4万户,建农村廉租房1554套。全市有龙头企业135家、各类专合组织1535个、家庭农(牧、渔)场578个、专业大户5600余个,建成核桃基地83万亩、茶叶基地54万亩、巴药基地37.8万亩,特色优势产业总面积达到403万亩,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场达到300个,建成乡村旅游基地12个,“巴中云顶”茶成为“千亿川茶产业战略基地”,米仓山核桃、通江银耳被评选为“天府七珍”,“巴食巴适”区域性农产品公用品牌走俏市场。
精准扶贫不落下一村一户一人
2014年,中央瞄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精准扶贫”,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一村一村脱贫、一户一户发展、一个一个减贫。巴中紧跟中央要求及时调整扶贫举措,提出“统筹城乡、连片推进、精准实施、全域扶贫”新思路,大力实施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关键是要找准对象,对象找不准扶贫攻坚就会打乱仗,浪费人力物资财力,还会产生很多矛盾。”市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说。按照省委“不落下一户一人”和国务院扶贫办“10+X-Y”的要求,我们瞄准最边远的贫困村、最困难的贫困户、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采取精准识别定对象、精准“辨症”定措施、精准施治定目标、精准脱贫定责任“四定”措施,确保扶贫项目、资金、人员、力量精准惠及贫困对象。
“我老伴得了冠心病,常年吃药,家里情况恼火得很。去年村里搞贫困户登记,我就去申请上了。”贾家梁村村民王东告诉记者,“被确定为贫困户后,村里对我家帮助很大,医药费这块能够报的都帮我申请报了,还鼓励我搞种植、养殖,让我家彻底脱了贫!”
在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十步工作法”,就像一个过滤器一步一步滤掉关系网,杜绝了暗箱操作,让识别程序更加民主公开,识别对象更加精准无误。识别出的699个贫困村50.9万贫困户,结合贫困村信息化建设,全部录入“农村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精准锁定,实施动态化、精准化、信息化管理。
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村和贫困户不搞一刀切,坚持定量与定性、整体与局部、分类与分层“三个结合”,精准“把脉”致贫原因,分类制定帮扶措施,从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施“医疗扶贫工程”,实施综合式扶贫,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政府兜底给予经济救济、提供廉租房等办法进行帮扶。贫困村帮扶上,帮助实现“六个一”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村级班子、发展一个规模化的支柱产业、构建一套通畅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规划建设一个功能配套的聚居点、建立一笔扶贫惠民小额贷款专项基金、探索总结一套有效的精准扶贫机制。县区连续四年整合投入不少于50万元的资金,用于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贫困户帮扶上,具体做到“五到户”:脱贫规划到户、增收项目到户、干部帮扶到户、技术培训到户、资金核算到户。按照“分期分批、无偿资助、滚动发展”的原则,对当年拟减贫的贫困人口,从上级扶贫专项资金中,按照800元/人的标准,支持贫困户发展当年增收项目。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动员市、县(区)机关单位,组建808个驻村工作队、选派2602名驻村干部、落实32568名帮户党员干部,广泛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工作队驻村、党员干部帮户“挂包驻帮”活动,实现部门帮扶贫困村、派驻贫困村工作队和第一支部书记、干部帮扶贫困户“三个全覆盖”。
同时,发挥财政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建立财政扶贫开发预算增长机制,市、县区财政每年按不低于20%的增幅预算扶贫资金。盘活人、地、林、房、钱和集体资产,加速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重点的农村“八权一股”产权改革,对贫困户实施“扶贫惠农”小额信贷,通过免担保、免抵押“双免”措施,支持发展产业。(巴中日报李新发 记者 任薇)
原标题:巴中:吹响扶贫决战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