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籍清华教授肖鹰发文批韩寒引关注 本网记者对话肖鹰

20.08.2014  00:48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颜雪 实习生 王映雪 李瑶)今日,一篇刊登在中国青年报09版上,名为《“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的文化评论在互联网上引起热烈讨论。文章作者是四川威远人、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而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发言说韩寒,但这次发言显然引起更多关注。

      当天下午,中国青年报网站“中青在线”又发表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储殷文章《不要用大字报的方式来倒韩》,两篇观点相抵的文章将“韩寒”、“中国青年报”和“肖鹰”推上风口浪尖。

      今日,四川在线记者也联系上肖鹰本人,当天他一直在奥体中心录制自己的在线课程,只有在中午和休息时间才能接电话,朋友和媒体电话依然响个不停。以下是本网记者与肖鹰本人的对话实录。

      谈韩寒:“严格来说,我不是对韩寒这个人揪住不放,我是对‘韩寒现象’揪住不放”。

      记者:我看到你写的文章,我可不可以理解为,其实您对韩寒这个人的看法更多的是因为您比较反对的是在韩寒身上的那种光环?还有他所代表的那种反智主义?

      肖鹰:错。我不是反对韩寒的光环,我反对的是韩寒表里不一的造假。这里说的造假“韩寒”就是所谓的“天才少年作家”、“公民意见领袖”。而现实中的韩寒,是一个缺少基本的写作能力,缺少基本的文史知识。他是一个高中辍学生,缺少一个高中生应有的文史知识、人文修养和社会?观念。但是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那个韩寒却是一个天才,却是一个“公民意见领袖”。其实我不是反对他的光环,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光环,这个光环我可以喜欢或者不喜欢,但这不是我所关注的。我关注的就是,我现在对韩寒,严格来说我不是对韩寒这个人揪住不放,而是对“韩寒现象”揪住不放,因为我了解的“韩寒现象”,就是对中国文化和对中国公众的一个欺骗现象,极大的欺骗现象。

      记者:您是怎样开始关注韩寒的?

      肖鹰:从2012年我开始关注韩寒。我是在作家麦田、方舟子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后,通过他们的博客文章开始关注韩寒的真假问题。原来我也不关注韩寒,也不存在持疑的问题,开始关注之后,我还是将信将疑,真正觉得应该相信的时候,是韩寒本人在回麦田和方舟子的时候。

      记者:在您看来,韩寒的回应是怎样的?

      肖鹰:我是认为韩寒在回应对“被质疑代笔”这个事情上,他的表现是低俗、恶劣而且愚蠢的。这让我看到了一个以前通过媒体所感受到的那个完全不同的韩寒。

      谈对韩寒印象:“韩寒身上没有可以供人借鉴的东西,只有教训

      记者:2009年,您在接受《辽宁日报》采访时,说“韩寒是一位很好的社会批评家,其出色程度远超过他作为作家的表现”。

      肖鹰:2009年时,我接受采访时,还肯定韩寒是一个不错的社会批评家。但是第二年,看到韩寒自我表现之后,我改变了我的看法。简单来说,我是纠正了我以前对韩寒的错误的看法。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前后不一,2009年的时候肯定韩寒,现在又来讨伐韩寒?我说我不是前后不一,我是上了当,是上了韩寒的吹捧阵营,及其不负责任的追捧他媒体的当。那么2012年呢,这个当被甄别了。

      记者:那您觉得在韩寒身上有没有什么可以供大家借鉴的东西?您认为韩寒身上还有吗?

      肖鹰:我只能这样告诉你,我认为一个连自己的基本作品都被人代笔,至少我认为,韩寒的基本作品是被人代笔的,而且一代就是十多年的一个作家也好,公知也好,意见领袖也好,我们再来谈他有什么可以供人借鉴的东西,你不觉得有点荒唐或者可笑吗?所以韩寒给我们的只是教训:两种教训,一个教训就是青年的成才应该凭他的真凭实学和艰苦努力,这是对个人来说;另外对社会来说,我们不能盲从盲信媒体的炒作。所以在我看来,韩寒只有教训,没有借鉴。

      谈态度:“两次掏钱去电影院看韩寒电影,绝对没有戴有色眼镜

      记者:文章中有一句, 叫“郭片恶俗,韩片猥琐”,为什么这么说?

      肖鹰:这个我在文章中有具体说明的,“郭片恶俗”就是在影片里赤裸裸地张扬一种物质主义,而“韩片猥琐”其实也是一种欲望表达,但是遮遮掩掩的,打扮得很青涩、很单纯,其实我认为是很流氓的。

      记者:您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去看的韩寒的电影和书呢?

      肖鹰:这部电影我不只看过,而且自己掏钱去正规电影院看了两遍。我是想尽最大努力去切身地感受、体验这部电影的人,看了两次之后的得出的感受就是文章中的表达。艺术批评基本的原则就是:真正要进入到对一个具体的作品进行批评时,一定首先要放弃一切既有的知识背景,努力最直接地感受艺术作品本身,而且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受。很多人都怀疑我时不时因为此前批评过韩寒,所以就带着有色眼镜去看韩寒,不是这样的,真的不是。而且在我看韩寒电影之前,有许多我认为还是不错的影评家都在推崇韩寒的电影,所以其实我的意图就是想着发现一个可能真的不一样的韩寒,可是没有。我看到的还是那个虚假猥琐的韩寒。这是我从电影中看到的,不是先入之见的。

      记者:您认为《小时代3》和《后会无期》本质上是一样的吗?

      肖鹰:现在把韩寒和郭敬明进行比较,而且一定要比出个此高彼低,我认为从媒体来说是一个偷懒的做法。从这个利益关系来说,是一个欺骗的做法。我认为他们之间没有一个高低优劣,他们的电影都是垃圾。

      记者:很多人将韩寒郭敬明的电影高票房现象称为粉丝电影,您怎么看?

      肖鹰:你要知道,中国的电影市场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指数地持续地扩张。从去年到今年,电影的荧幕已经增加了可能是4000块。所以我们不看电影市场的扩大,不看票房的水涨船高,现在就想着谈他们的票房不错,我认为更大程度上就是媒体不做功课,而且相关利益人,实际上就是片方,别有用心。

      谈好电影:“用好电影的标准来衡量,韩寒、郭敬明电影根本就是垃圾

      记者:对于韩寒、郭敬明两者票房之差,您怎么看?

      肖鹰: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从去年演到现在已经第三部了,现在小时代3票房偏低,是因为郭敬明已经骗了3次了。而韩寒还是第一次来骗,就像是狼来了,公众审美疲劳了。韩寒为什么打败了郭敬明?是因为(公众对小时代系列电影)审美疲劳。小时代系列三部已经卖了近13亿,韩寒再拍一部电影有人看吗?所以我对现在很多文化大V很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装傻,他们看得电影比我多,对于中国电影史和西方电影史也比我了解,但我凭借我有限的电影观看经验,还是可以判断:说韩寒和郭敬明的电影是垃圾电影,那都是抬举它们(两人拍摄的电影)了,它们根本不是电影,它们就是垃圾。

      记者:肖老师,您认为的好电影是什么样的?

      肖鹰:好电影可以是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什么是好电影?我觉得电影叙事是讲道理的,叙事可以跳跃,叙事可以有缝隙,甚至可以迷惑,但是是讲电影道理的。电影是一种大众文化艺术品,最终还是要感染人,给人以启迪。好电影不分大小和题材,关键是电影家有没有真正的电影艺术创新、有没有电影精神的追求,说到底,有没有对人生真正的诚意和领悟。如果用这些来衡量,你就会发现,韩寒、郭敬明的电影根本就是垃圾。

      谈争议:文章是建立在理性分析上的 此前预见有批评之声对指责表示笑纳

      记者:今天联系您的人多吗?

      肖鹰:主要是记者吧,当然还有很多朋友,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通过各种渠道向我打电话。因为跟我联系,我接到的大多是肯定我的人。你们同行告诉我网上有很多抨击的声音,这个就像下棋一样,在我的预料之中的。我从2007年开始的这种社会文化现象的批评,如果连这一点反击的声音都没有预见,那我岂不是太装懵了嘛!

      记者:您的文章见报后,下午“中青在线”又有一篇持反对态度的文章《不要用大字报的方式来倒韩》。

      肖鹰:我没看到这篇文章,其他人大概向我介绍了一下。我是这样认为的,我对自己的文章可能比别人对我的文章更了解,这篇文章是建立在我最近几年以来对韩寒现象的研究的基础之上,而且这个研究是一种学术的、文化的研究。所以这个有人说是不是感情什么的,我说不是。有人质疑我的语言过激,我说不是过激,是尖锐。过激是建立在情绪化的表达基础之上,而尖锐呢,我个人认为,我的尖锐是建立在我的理性和分析基础之上的。所以你刚刚说的那篇说我文革什么的文章,这种声音,是多年以来,要一个被批评者和及其利益相关者要墩布?批评的声音的一个沉重、简单而且笨拙的方法。如果我连这种声音都没有预见,那我就不会写这篇文章了。所以我是有预见的,如果这个人真是所谓的教授,我对这种教授表示不稀罕。当然他的指责我表示笑纳。

      谈四川:最大印象川菜好吃 平时不做菜一做就是川菜

      记者:肖老师您在网上给人的印象是比较犀利的,您在现实中是一个什么

      肖鹰:这个问题我没有必要回答你,我不能说我现实中是怎么样的,第一我很主观性,第二我很不负责任。我在现实中怎样,跟报道没有太多关系。你只能说我的文章怎么样,更多的东西我说没有意义,你们也没有办法甄别。

      记者:除了教书、上网之外,您平时还喜欢做什么?

      肖鹰:我觉得我平时就是一个正常简单的人吧。

      记者:您是四川人,能不能谈谈四川情结?

      肖鹰:对四川最大印象,还是认为川菜好吃。我从小在家是不做饭菜的人,但川菜对我有很深的生活影响:我不做菜,但一做就会做川菜。我觉得四川人可能有一个共同特点,可能是会吃就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