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去冬以来,我省着力推进省政府《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规划纲要(2011-2015年)》和《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两个规划的实施,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农业农村工作重点,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全省建成高标准农田581万亩,其中建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85个246.9万亩;财政投资70亿元,吸引社会资本和群众筹资17.5亿元。各地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加大项目整合力度,规模建设,成片推进,建设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大力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 开展山水田林路机综合治理,田网、渠网、路网“三网”同步建设,工程措施与农耕、农艺、科技多措并举,农田基础设施大大改善,耕地抗灾减灾能力大大提升。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主要农作物耕播收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80%以上,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0和10个百分点,高标准农田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二是大幅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 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目标,围绕各地粮油主产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粮食连续增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排灌能力、农机作业能力、耕地生产能力“三力”显著提升,耕地地力普遍提高1个等级以上,耕地亩平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0公斤以上。崇州市1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农民纯收入14760元,较上年增长18.2%,高出成都全市增幅6.7个百分点。
三是发展壮大了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以提高优势特色农业竞争力为目标,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基地、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加快土地流转,培育壮大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助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去冬以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和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46个,面积116万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600多家,规模化经营面积达80万亩以上。
四是强力推进了产村相融互动发展。 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现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助推新村建设;围绕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连片建设、整体推进,新建一批产业基地,提升一批传统产业基地,发展一批粮经复合基地,建成一批新村示范基地,促进了产业发展和新村建设互动相融、同步推进,为新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提升了新村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