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列出26项制度建设清单 集中整改“城市病”

22.09.2014  09:34

    记者昨(22)日从成都高新区获悉,紧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成都高新区通过座谈、调研、走访、微博、微信、网站等方式和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面对面”和“背靠背”相结合,共征集1094项群众意见建议,经过归并、筛选、排序,最终优选推出十类264个民生工程项目,预计全年投入政府财政资金将达115亿元。截至本月中旬,成都高新区民生工程预算执行已超过六成,有73个项目已全面完成,其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本月,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方案》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建设计划》也同期出炉。

     建设工程总投资达42.8亿

    完成七成目标任务

    据悉,今年以来,在立查立改的过程中,成都高新区先后下达了两批民生工程目标,包括交通先行、教育助学、百姓安居、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工程、生态环境等十类264个项目。截至9月中旬,交通先行、教育助学、百姓安居、生态环境、文化体育和基础设施六类工程总投资达42.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70%。此外,扶贫助困、就业促进、百姓安居工程预算执行进度分别达到了72.2%、66.9%、86.9%,各类民生项目实现有序推进。

    今年9月,成都高新区有四所学校迎来了第一批学生,其中,包括中法合作的蒙彼利埃小学、中和片区的新华学校等。据了解,在今年计划实施的民生工程项目中,教育助学项目达到49个,在十类项目中项目总数居首。除这些新建学校,紫荆小学及保利心语南侧幼儿园等6个幼儿园的建设工程,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宿舍及音乐厅等2所学校硬件提升工程等18个项目列入高新区2014年重点建设计划,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在交通先行项目方面,元华路高新区段、红星路南延线府河以西段、红星路跨府河桥梁等交通主干道已全部建成通车,府城大道下穿天府大道隧道已于9月开工。

    在百姓安居项目方面,截至8月底,预算执行进度已达86.9%, 在生态环境项目方面,大源中央公园项目一期210亩已投入使用,二期正在抓紧实施地面景观作业,计划于今年内全面完工。据了解,大源中央公园位于剑南大道以东,天府二街与天府三街之间,项目用地面积为336亩,地面景观绿化面积约184亩,总投资约4.5亿元,该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大源片区重要的公共休憩、生态开敞空间。

     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加大制度建设力度

    列出26项“制度建设清单

    在大力推进民生工程的同时,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结合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本月出台了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建设计划》,该《方案》针对“四风”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大类问题,细分为13类具体问题,制定了41条整改措施、26项制度,分别明确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和牵头部门责任。

    同期,成都高新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建设计划》出炉,列出了一份包含26项制度的“制度建设清单”,包括高新区《关于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的实施意见》《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各级领导接访工作管理办法》《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预算资金管理办法》《预算单位财务管理规定》等。据悉,截至本月中旬,已有15项制度正式出台实施,其他11项制度正在制定和完善之中。

     酝酿出台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集中整改“城市病”增强交通配套

    “针对社会事业和民生发展,我们坚持民生问题与产业发展同等摆位、同步推进。”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将尽快出台《成都高新区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此外,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高新区先后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094条,其中,不少意见建议反映“城市病”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方案》提出,将积极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统筹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统筹新城建设和老旧城区更新改造,着力实施中和街道旧城改造工程,推进肖家河、芳草街等街道老旧居民社区、农迁小区、街巷店铺更新改造。

    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交通配套问题,眼下,高新区正细化畅通街道(社区)、市民、企业等公交信息收集渠道,同时强化与市交委、市公交集团的联动机制,尽量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努力实现交通体系“满覆盖”。(记者 缪琴 李凌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