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2014年民生工程投入115亿元 制定41条措施促发展

21.09.2014  16:06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陈俊)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通过座谈、调研、走访、微博、微信、网站等方式和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共征集1094项群众意见建议,最终优选推出十类264个民生工程项目,预计全年投入政府财政资金将达115亿元。截至9月中旬,成都高新区民生工程预算执行已超过六成,有73个项目已全面完成,其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在大力推进民生工程的同时,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于9月16日出台了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方案》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建设计划》,该方案针对“四风”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大类问题,细分为13类具体问题,制定了41条整改措施、26项制度,着力以制度机制巩固作风建设成果,实现反对“四风”、改进作风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为成都高新区推进“三次创业”提供制度保障。

        建设工程总投资达42.8亿 完成七成目标任务

        2014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先后下达了两批民生工程目标,包括十类264个民生工程项目。截至9月中旬,交通先行、教育助学、百姓安居、生态环境、文化体育和基础设施等六类工程总投资达42.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70%。此外,扶贫助困、就业促进、百姓安居工程预算执行进度分别达到了72.2%、66.9%、86.9%,各类民生项目实现有序推进。

        今年9月,成都高新区有四所学校迎来了第一批学生,包括中法合作的蒙彼利埃小学、中和片区的新华学校、大源片区的临江小学和位于高新西区的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这四所学校的建成使用,明显缓解了周边区域的就学压力。据了解,在今年计划实施的民生工程项目中,教育助学项目达到49个,在十类项目中总数居首。除上述新建学校,紫荆小学及保利心语南侧幼儿园、中德英伦南侧幼儿园等6个幼儿园的建设工程,高新实验中学新北校区宿舍及食堂、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宿舍及音乐厅等2所学校硬件提升工程等18个项目列入成都高新区2014年重点建设计划,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此外,在交通先行项目方面,元华路高新区段、红星路南延线府河以西段、红星路跨府河桥梁等交通主干道已全部建成通车,府城大道下穿天府大道隧道已于9月开工。在百姓安居项目方面,完成了西部园区顺江小区污水内涝整治、滨河春天小区114号院内涝整治,解决了困扰小区居民的污水内涝问题。在生态环境项目方面,大源中央公园项目一期210亩已投入使用,二期计划于今年内全面完工,这也是成都高新区大源组团最大的城市公共绿地。

        出台整改落实方案 加大制度建设力度

        9月16日,成都高新区出台《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着力巩固前一阶段工作成效,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实效。《方案》针对“四风”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三大类问题,细分为13类具体问题,提出整改措施41条,分别明确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和牵头部门责任。

        在同步出台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度建设计划》中,成都高新区列出了一份包含26项制度的“制度建设清单”,包括成都高新区《关于规范重大事项决策的实施意见》《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各级领导接访工作管理办法》《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预算资金管理办法》《预算单位财务管理规定》等。据悉,截至9月中旬,已有15项制度正式出台实施,其他11项制度正在制定和完善之中。

        《方案》提出集中整改“城市病” 着力增强交通配套

        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成都高新区先后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094条,其中,不少意见建议反映“城市病”的问题。例如,认为高新区城市规划较多关注大尺度空间效果,小尺度人性化空间尚显不足;现有道路建设水平滞后,公共交通发展不足,存在“打车难”、公交线路有盲区等出行问题;施工工地夜间施工噪声扰民;社会治安管理尚存在死角,道路交通存在安全隐患,等等。

        针对如何整改“城市病”问题,成都高新区《方案》提出,将积极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统筹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统筹新城建设和老旧城区更新改造。着力实施中和街道旧城改造工程,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积极推进肖家河、芳草街等街道老旧居民社区、农迁小区、街巷店铺更新改造,增加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档升级临街商业业态,打造美丽社区。

        针对反映突出的交通配套问题,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畅通街道(社区)、市民、媒体等公交信息收集渠道,同时强化与市交委、市公交集团的联动机制,尽量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努力实现“满覆盖”。此外,《方案》提出,将全面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打造美化亮化城市环境,打造“四态合一”城市新面貌,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和“平安高新”建设,加强车辆秩序管理和交通安全治理,全面推广办证中心“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等工作模式,努力把成都高新区建设成为“文明和谐首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