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马鞍东路粽子一条街:团购订单减少营业额减半

19.05.2014  23:21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陈荞 摄影 黄瑶)每年端午节,位于曹家巷的马鞍东路都会有不少商家出售粽子。去年8月,曹家巷自主搬迁改造正式启动,位于马鞍东路南边的曹家巷老房子开始搬迁,不少市民担心今年不好买粽子。今(19)日,记者在马鞍东路看到,马鞍东路北面已经摆满卖粽子的商家,粽子的价格与往年基本没有变化。多家商铺表示,由于今年团购订单减少,生意受到一定影响,与去年同期相比营业额下降了一半左右。

        粽子一条街现场:今年继续营业

        今日下午,记者在马鞍东路看到,马鞍东路的南边的曹家巷老房子已经被推倒,围起了白色的围墙,围墙上写着“临时围墙,靠近危险”的字样。由于老房子被推倒,不少原来在马鞍东路两边都有的粽子铺全部搬到马鞍东路北面的街上,从马鞍东路一直延伸到马鞍西路,大概有一百多个商铺。大多数商铺都是在5月10日左右开始营业,截至今天已经经营了一个星期左右。与往年端午节前人来人往的景象相比,今年马鞍东路比往年冷清了很多。在马鞍东路9号的一家粽子店前,记者和店主刘昌书坐了30多分钟,只有3个顾客前来咨询价格。刘昌书介绍,“2012年生意最好的时候,我们的营业额每天都老顾客来买,去年8月份从曹家巷搬到新地址,很多老顾客找不到我们了,今年的生意就冷清了不少”。

        家住东郊记忆附近的徐先生骑电瓶车路过马鞍东路,看到刘昌书正在卖粽子,立刻停下车来买粽子。徐先生在停下车后,径直来到一家粽子店,购买了6斤多粽子,“去年听说曹家巷改造,以为马鞍路不会再卖粽子了,今天路过就买点回去尝一下,过几天再来买”。

        刘昌书给一边把粽子送到徐先生的电瓶车上一边说,“慢慢走哈,欢迎再来,买多了还有优惠”。送走徐先生后,刘昌书站在粽子店前叹了一口气说,“今年生意不好做,前几年开业后,每天的营业额都会上涨,但是今年开业了1个周了,每天只能卖几百块钱”。

        上百家商铺竞争激烈:成本上升但不愿意涨价

        在马鞍东路中段经营粽子的张晋表示,今年人工费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0%,原材料上涨了一些。但是由于有100多家商铺在同时销售,竞争激烈,商家不愿涨价,利润变少。张晋说,“现在的顾客都很挑,买东西都要货比三家,贵一点就去另一家,有的人来买粽子要喊你抽免费抽真空,不免费就去另外一家,抽真空的费用只有我们自己承受,但是要做生意没得办法,每天人工、房租都是钱,只有薄利多销”。

        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在马鞍东路卖粽子的杜素蓉表示,刚开始在马鞍东路卖粽子时一共就十多家商家在卖,“那个时候买粽子还要排队等,用4个称都忙不过来”。到今年,在马鞍东路卖粽子的商家已经接近200家,商铺一直从马鞍东路与红星路交口处延伸到张家巷附近。

        杜素蓉表示,在激烈的竞争下,只有做品牌才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家婆婆是最早打出‘杜婆婆’口号的店子,现在整条街都是‘杜婆婆’的招牌,我们未来有打算把杜婆婆这个商标注册了,以后只有做出名了才能多赚钱”。

        团购用户减少:大多商铺营业额减少一半

        虽然今年马鞍东路的粽子价格与去年相比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大多数商家的营业额还是在下降。记者咨询了5家商铺,4家商铺都表示因为政府、企业的团购订单基本没有了,每天营业额比去年降低了一半左右,只有一家商铺表示营业额与去年持平。刘昌书表示,以前政府、国企和事业单位在端午节前都会开车到马鞍东路团购大批粽子,“少的几十盒,多的几百盒,忙的时候临时要雇20多个人来包粽子都搞不赢,从去年开始团体购买的订单就变少了,今年已经开业一个星期了,一个团体购买的订单都没有”。

        营业额与去年持平的店主杜和平表示,“到我们这里买粽子的主要是老顾客,不管咋个节约,端午节还是要吃粽子的,所以我认为今年的生意还是会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