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戎装“排头兵” 今朝脱贫“领头雁”——仁寿县退伍军人永葆军人本色风采录

02.08.2017  17:05

 

 

退伍军人服务队正在帮助村民收割水稻。

 

仁寿县双拥办主任唐智勇正在慰问残疾军人。


        □朱永红 潘建勇 文/图
    在军营,他们牢记使命,苦练本领,卫国戍边;离开部队,回到地方,他们自强不息,拼搏进取,无私奉献,在各条战线上创造新的业绩,为眉山市仁寿县的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仁寿县高度重视发挥退伍军人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在政治上关心、在政策上扶持、在典型上引导、在生活上照顾,先后培育出一大批以退伍军人为主的道德模范、致富典型、新型农民、新型村官,使退伍军人群体成为引领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骨干力量。
    今天我们走近三位退伍 “老兵”,记述他们不忘初心、永葆军人本色的感人故事。
故事A
人物:胡建君 
年龄:53岁
格言:“很感谢部队对我的培养
事迹:不忘军人本色,创业守护一方安全
    “稍息、立正!”近日,在位于仁寿县的四川品智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内,53岁的总经理胡建君正在对新进保安进行训练,叮嘱着安保工作的工作要点和责任职责,身上透出军人的雷厉风行和干练。
    闲暇时,胡建君讲起了他的创业经历。在他看来,创业不易,是部队的锻炼造就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凭着军人不服输的劲,才有了今天创业成功。
    1986年10月,胡建君结束了3年的军旅生活,退伍回到家乡,一心扑在建设家乡上,只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1987年,他被选举为村民兵连长和生产队小组长,在任职期间,积级做好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在村计划生育、宅基地改造、水渠疏通、抗旱抗洪等方面坚决执行上级领导指示,使家乡的面貌有了很大提升。
    在家乡工作期间,感觉要彻底改变其落后面貌必须扩大视野,增长见识。1990年3月,胡建君辞去了民兵连长和生产队小组长职务,孤身一人到上海边打工边学习,经过努力,1992年被上海保安总公司水上分公司任命为上海青蒲片区大队长,管理72家企事业单位的治安消防,多次得到客户的好评,并书面表扬和嘉奖。由于出色完成公司和客户单位下达的任务,2000年,胡建君被提升为水上分公司副总经理。
    然而胡建君却人在他乡,心系家乡。2010年,胡建君回到四川,在成都成立了成都金豹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经过自己艰苦的努力,公司终于取得成效。为更好地解决家乡农民工就业难问题,胡建君又于2015年成立了四川品智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现公司不但服务于成都,更是服务于仁寿,仅在仁寿的四川达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企业和学校,公司就解决了仁寿籍230名农村人员和56名城镇人员的就业问题,为家乡的繁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其实很感谢部队对我的培养。”胡建君感叹,一直以来,他始终不改的是部队情怀和爱国拥军情结,这激励着他时刻进步。他希望,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回报军民,书写军民双拥鱼水情深。
故事B
人物:何庆国 
年龄:54岁
格言:“我是当过兵的人,绝不是‘见钱眼开’的小人
事迹:牢记部队教育,心怀感恩无私奉献
    在仁寿县文林镇建设路社区,说起何庆国这个人,很多街坊邻居都称赞他是一个为人老实、乐于助人的热心肠的人。而何庆国之所以这么热心肠跟他的当兵经历有很大关系。
    1982年,19岁的何庆国参军入伍,在部队15年的时间里,他苦练杀敌本领,同时坚持以雷锋为榜样,做实事做好事;多次被评为老山战区模范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员,两次荣立三等功。
    1997年,何庆国退伍后回到仁寿,被安置到仁寿县棉纺厂,后来棉纺厂倒闭后,他又被安置到社区工作,当过网格员、文明劝导员等等,虽然自己收入不高,但他时刻以共产党员和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诚信待人,捐资助学,心系家乡发展,为一方安宁和家乡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2015年的一天,何庆国在妻子的缝纫铺外捡到了一个手提包,打开一看,里面有30几捆百元大钞。“当时一点没动心是不可能的,但是想到自己是当过兵的人,绝不是‘见钱眼开’的小人,这个钱无论如何都不能要,必须还给失主。”何庆国一边回忆一边说。最终,何庆国找到失主,并将巨款一分不差地还给了对方。
    在生活中,何庆国身患肝癌,但他从未抱怨,笑迎生活,依然心怀感恩,回报社会,总是力所能及的帮助有需要的人。在眉山市道德模范李俊英的影响下和李妈妈爱心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先后与仁寿的爱心志愿者,为20名贫困学生送去学费、生活费和生活用品,还为边远山区小学及学生送去运动器材和生活用品,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在关心关爱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心系家乡发展,千方百计为家乡忠实村牵线搭桥,引进种植果树人才、技术和优良品种,邀请农技师和果树专家亲临,坚持每月为村民专题辅导和田间现场指导,促进了家乡发展。村民为他送去“倾情支助,无私传技;希望之光,闪光忠实”的锦旗以示感谢。
    因为表现突出,何庆国不仅先后18次被评为模范党员、优秀党员,还获得了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道德模范、眉山好人、眉山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然而在何庆国自己看来,这些荣誉只是一个开始,自己需要做的东西还有很多,去年他还加入了眉山李妈妈爱心工作室,何庆国说,他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故事C
人物:王建明 
年龄:35岁格言:“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
事迹:自掏腰包建大棚,引导全村搞起了绿色致富蔬菜产业
    在部队服役时,他是扑火英雄,两次荣立三等功。退伍复原回到家乡后,他是村干部,甘愿为老百姓服务,引导村民致富。他就是仁寿县汪洋镇四合村村主任王建明。
    2000年,18岁的王建明参军入伍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在12年军旅生涯中,先后经历了2002年“7·28”特大森林火灾,以及大大小小的火灾60余场。在部队时,他先后被评选为先进个人、技术能手。
    2012年退伍回到家乡后,王建明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引导乡亲们发展产业,带领大伙儿共同致富。
    “我们四合村地理环境好,水力资源丰富,也没有工业污染,适合做一个绿色生态基地,也适应市场需求。”时任四合村文书的王建明有了这个想法以后,就自己筹措了4万余元,带头建起了两个温室无土栽培大棚,并引进荷兰种植模式,开始试验种植番茄、茄子等生态蔬菜,同时积极学习现代农业新技术,解决了蔬菜产量低、病害重问题,让蔬菜种植的毛利润能够达到70%以上。
    “村民建这个大棚,保守估计每年每亩的收入在1.5万以上。”实验大棚获得了成功,王建明想到了乡亲们。以前村民只靠耕种,收入很低,一心想要带领大家致富的王建明积极引导在家务农村民学习、推广大棚蔬菜,让农民试种新品种、体验新技术,帮助他们增收。
    “使用滴灌技术非常的节约水,技术可以让肥料和水直接滴到植物根系,让植物直接进行吸收。”7月21日,笔者见到王建明时,他正在自己的蔬菜试验大棚里跟几位村民讲解大棚蔬菜的滴灌技术,他成为了村民的免费培训师,帮助村里的乡亲了解新的种植技术和手段,助力大力发展绿色蔬菜产业。村民提到王建明,不由自主竖起大拇指。
    今年1月王建明被四合村群众推选为村主任,这更加坚定了他要引领当地群众发展绿色生态蔬菜产业的打算,王建明说,四合村具有种植生态蔬菜的自然优势,再加上他的大棚种植试验已经取得了好的成效,接下来,他们打算采取由村干部和群众共同入股的方式,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在王建明看来,部队培养了他勇于担当、肯吃苦的劲头,回到地方,他一如既往,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后记
引导退伍军人地方带头奔康
    为使退伍军人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增强竞争择业和自主创业能力。近年来,仁寿县按照“培就结合、以培促就”的原则,采取政府补助培训费的形式,加强对退伍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先后举办了文秘、电工、车工、计算机基本操作与维修、汽车应用与维修和驾驶等专业培训,共组织有意愿参加的退役士兵2392人开展4期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岗位1978人,实现了预期培训目标。
    “在发挥退伍军人作用中,我们注重总结宣传在退伍军人教育管理使用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注重培养树立退伍军人的先进典型,积极鼓励退伍军人带头创业、带动就业,引领群众致富奔康,使崇尚先进、争做表率、促进发展成为退伍军人们的自觉行动,”仁寿县民政局局长王继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