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长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路径

27.05.2014  12:33
  2014·长江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开幕   严隽琪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罗富和主持魏宏柯尊平等出席     2014·长江保护与发展研讨会5月26日在成都开幕,与会者就长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省委副书记柯尊平出席开幕式。     2014·长江保护与发展研讨会由民进中央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和长江水利委员会共同主办,主题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会者将就长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与实践、跨流域跨部门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建立与探索、长江经济带建设与沿江绿色生态廊道构建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     严隽琪在讲话中说,四川位于长江上游地区,有着“源头活水”的重要地位,与“富甲一方”的生态资源相比,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四川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本次研讨会在此召开,令人充满期待。严隽琪指出,中共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南水北调工程的推进,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在全流域建立严格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提出,所有这些都提示我们,唯有重视水安全与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找到出路、才能激发活力。严隽琪说,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从体制建设、机制建设和法治建设三方面入手。在加强区域合作中,政府应该发挥全流域统筹协调的作用。要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考虑利益的分配,激活各种市场主体的内生活力。她呼吁全社会提高节水意识,将节水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上升为节水文化。她希望本次论坛能从理念、制度、法治、战略和技术等不同层面对新形势下水安全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推进长江“母亲河”保护与发展伟业。     罗富和在欢迎辞中说,四川是全国生态建设的核心地区、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和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四川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自身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关乎整个国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四川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与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紧紧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战略目标,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水土流失治理、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先行先试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本次研讨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希望本次研讨会集智聚力,共同探讨长江保护与发展的实现路径,为国家水安全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家发展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受省委书记王东明委托,魏宏代表省委、省政府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长江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脉,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最宽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在当前国家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深入研讨长江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四川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核心区,是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推动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我们将围绕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走廊,加快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将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点的“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城乡统筹、环境友好”的转型发展之路。希望与会嘉宾和四川人民一道共同探索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     水利部副部长蔡其华、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长江与淡水高级总监雷刚、GEI(世界环境研究所)森林与生物多样性项目官员王爱民、民进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王毅,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言。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刘雅鸣作了主题报告。     全国政协常委王光谦、朱永新,委员陶武先,四川省领导黄润秋、曲木史哈、晏永和、张雨东、崔保华出席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