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阳:坚决打胜脱贫攻坚第一役

04.07.2016  09:49

 

(记者 白里呷) 今年,金阳县首次以县委一号文件印发《关于全面落实2016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决定》,锁定了今年完成38个村1493户6650人脱贫攻坚目标,集中全县力量,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全域全面全扶贫,打好年度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十三五”脱贫攻坚第一役。

  定目标:

  脱贫38个村6650人

  该县对全县脱贫攻坚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分解年度目标任务,锁定了今年脱贫38个贫困村6650人脱贫攻坚目标,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第一役。

  今年,该县以更务实的作风、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按照脱贫攻坚基本要求,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使脱贫村集体经济都有收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村村有集体经济,有硬化路、学前教育设施、医务室、文化室、民俗文化坝子、宽带网,户户有安全饮用水、生活用电、广播电视。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3800元以上,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贫困发生率控制在4%以内。

  为实现既定目标,该县因地制宜确定实施攻坚内容、投资规模、进度安排、责任分解等内容,做到项目规划、脱贫效果到村、到户、到人;加大资金整合使用力度,尽量把资金向今年要脱贫的38个贫困村倾斜,因人因地施策、因致贫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战脱贫:

  夯实发展基础

  以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为载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施以水电、农业、生态、交通、通讯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破解瓶颈制约难题,着力夯实贫困村稳定脱贫的基础。

  加快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完成G356跨金阳河特大桥招投标,力争早日启动建设;加快推进库区县乡公路复建、对坪溜索改桥和对坪车渡码头建设;加快G356县城东区至仓房段、县道芦底路(灯厂大桥至基觉)升级改造建设进度;积极做好G353、G356以及西昭高速、宜攀高速、县城南桥及连接线、东区客运站、金沙江航运等项目前期工作。实施好8条通乡油路、27条通村通畅项目建设,全面完成“38个贫困村”通村硬化路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精准识别贫困户每户5亩中低产田土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把规划今年脱贫的38个贫困村基本建成功能齐全、长效管护的农村人畜安全饮水体系,安全通达率80%以上。

  推进溪洛渡水电站库区建设。加快实施德谷沟电站、芦稿一级电站增容技改工程。推进西溪河、金阳河等流域水电开发,全面提升配网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解决农村10千伏及以下电网的用电安全隐患问题,完成洛觉35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对坪、派来、四呷普35千伏变电站技改工程、农网升级改造工程。

  抓好移民搬迁安置。对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方,或居住过于分散、导致基础设施难以改善、公共服务难以配套的地方,或居住在地质灾害威胁区的贫困户,实施移民搬迁安置。重点解决规划今年脱贫的38个贫困村需要搬迁的1117户4958人的搬迁安置。

  摘“穷帽”:

  壮大产业支撑

  扭住发展,突出特色,发展产业,持续“造血”,大兴“三棵树”立体林业产业扶贫攻坚,为精准扶贫、全面奔小康打下可持续增收的产业基础。

  大力发展现代农牧渔产业。确保粮食安全增收的同时,狠抓“菜篮子”工程,大力发展大棚蔬菜3000亩以上;实施“借羊还羊扶贫”新模式,在洛觉、南瓦等10个乡(镇)47个村扶持2230户贫困户投放育成母羊11150只,扶持15个村135户投放能繁母猪135头、公猪15头;在丙底乡丙底洛村建生态鹅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养殖生态鹅3000只以上;贫困户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牧草,户均种植多年生牧草5亩以上。

  做强立体林业经济。抢抓全州“打造1000万亩以上‘1+X’核桃产业基地”的大好时机,放大“省级林业产业强县”效益,分别在河谷、二半山、高山“三带”提升青花椒、核桃、华山松“三棵树”套种套养立体林业经济,让群众实现林上有果摘、林间有畜养、林下有芋挖、包里有钱装。围绕未来三年全县新造林105万亩的目标,今年新栽青花椒20万亩、核桃20万亩、华山松5万亩。

  培育壮大专合组织。通过政策倾斜、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等措施,扶持专合组织做强做优,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实现“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以村“两委”为核心,通过利用集体林地种植经果林木和建设种苗(子)繁育基地、大棚蔬菜基地、合作养殖等方式组建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

  做实劳务经济。采取“劳务经纪人+劳务派遣公司+用工企业”模式开展订单输出培训,以“9+3”免费职业教育和农民工技能培训为重点,不断加大劳务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农民工技能,力争全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5.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亿元以上,其中“38个贫困村”输出农民工1850人次以上。

  举全力:

  齐心共同攻坚

  推进“四型”党组织创建,加强“苏施”党支部建设,配强乡(镇)班子和村“两委”班子;严格落实“第一书记”“1+5”驻村帮扶工作制度,加强对“第一书记”生活上的关心、工作上的支持和纪律上的监督,努力将其培养成脱贫奔康的“领路人”。大力培育农村党员带头发展“3+X”立体林业产业,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带领致富、带动致富能力。强化产业项目拉动,逐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切实解决村集体经济“空壳”问题。

  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健全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脱贫、行业脱贫、社会脱贫“三位一体”的脱贫社会帮扶机制。完善“工作到村、责任到户”工作机制,把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分解到村、到组、到户。加大小额担保贷款、青年创业贷款、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妇女创业贷款向贫困村倾斜力度。

  落实驻村帮扶。坚持以“五个一”联系为重点的县领导联系指导乡村、部门参与联系指导“双联”工作制度,组织县、乡两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结对帮扶贫困村工作。加大驻村帮扶工作组和驻村干部考核力度,推动基层建设、精准扶贫、为民服务、社会治理等任务落实。驻村帮扶工作组要长年驻扎、包干完成脱贫任务,做到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工作组不撤出。

  突出群众主体。发挥贫困村贫困户作为脱贫攻坚主体的作用,推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向贫困群众延伸,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形成“共享发展脱贫奔康,是先富带未富,绝不是先富养未富”的共识,实现群众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借力“先富带未富”的帮助和带动,自力更生掀起有尊严的脱贫、可持续的致富、惠子孙的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