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贫困山区 开发特色农业产业

27.08.2014  10:51

    “辰辰,看看,婆婆手里拿的是什么?瘦腊肉,你的最爱。”8月23日中午,家住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的退休教师牟女士和她的儿孙一行5人,驱车来到15公里远的铁山森林公园游玩时,她从方便食品包中,挑出一袋休闲食品“任河牌”瘦腊猪肉来,展示在刚满五岁的孙子辰辰面前,一脸喜悦地说。她的这一细小动作,使本来感觉有些疲倦的家人们,顿时兴奋了起来,因为腊猪肉是她家人们的饮食偏好。更让大家开心的是,这次,牟女士所带的休闲食品中,还有“任河牌”豆腐干、黑桃、豆腐乳等一些列美味儿,增添了游玩的幸福感,使全家度过了一个非同凡响的周末。据了解,和牟女士家人一样,今年以来,达州市众多喜欢周末外出游玩的人,都分享到了来自国家扶贫连片集中开发区之一,秦巴贫困山区腹地,四川省万源市大竹镇染坊村三社,万源市立川食品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任何牌”系列休闲食品。该公司产品的上市,不仅让城市居民分享到了大山深处的绿色生态食品美味儿,更为贫困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疏通了光明的“”途,增进了城乡社会的和谐。

      然而,这一巨大社会效应的产生,却离不开农行万源支行扶持贫困山区特色农业产业开发所提供的巨大金融支持力。万源市立川食品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聂立川,在看到众多城乡居民消费自己公司生产的系列“任河牌”休闲食品时,心里总幸福涌动,脸上绽满了成就感,但同时也道出了感慨。他说:“收获喜悦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幕后英雄农行。如果没有农行1000万元的小微企业贷款和配套金融服务,我不可能让幸福飘香大山内外,贫困山区大竹镇的农民,更不可能养猪就每年户均增收2760元。”的确,聂立川的话诠释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扶贫开发更需要金融服务的支撑。

      不到五十岁的聂立川,曾经从事过废品的收购,也曾和许多人一样,把当城镇居民作为了最大梦想。然而,当积攒了一部分资金,在大竹镇街道买了房,真正成为城镇居民后,他觉得这不是终极目标,自己应该回归农村,去开发当地的特色农业。于是,2004年,他毅然决然地卖掉了镇上的房子,带着150多万元的家当,回到了位于大山深处的染坊村,办起了养猪场。经过奋斗,他创造了一些财富,但发现在当地,除了生猪外,还有黄豆、黑桃等特产可以开发,作为现代青年,自己应该做一番大事业,让更多当地百姓分享到幸福。因此,2007年,倾其所有,出资1000万元,在村里,设立了万源市立川食品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立足当地养殖业中的生猪和种植业中的黄豆、核桃等资源,开发休闲食品,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以期惠及更多民生。然而,企业成立了,规划出台了,问题却出现了,原料基地建设、食品研发、市场渠道建设等所需要的资金量,比计划番了一倍,巨大缺口,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令聂立川没有想到的是,2012年,在万源市政府组织的一次银政企会晤中,他的困难被农行万源市支行的行长周剑记在了心上。会晤结束后,周剑这位不速之客,便带着农行的客户经理,悄悄地来到了村里,综合考察企业的金融需求和企业所带动当地乡镇的生猪养殖业和大豆、核桃种植业等的情况。不多久,一个意想不到的好消息传递给了聂立川,农行决定注入100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支持企业利用当地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休闲食品,带动农民增收脱困;与此同时,决定围绕企业及所带动产业链的综合金融需要,提供企业网银、个人网银、惠农通、现金管理等电子金融服务,并向农民发放惠农卡,服务上游的农户。很快,农行就派出专门的金融服务团队,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架设起了现代金融服务“高速公路”,增强了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金融支持力。

      有了农行的信贷支持,企业的发展庚即提速。在产业链上游,该公司组建成立了万源市映山红和科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将当地140户养猪专业大户,吸收为社员,发展仔猪养殖,并与当地5个乡镇18个重点村、3780家农户的1.6万多农民签订了合同,采用高于市场1元的价格,激励农户养殖生猪,保证了最低需求。在食品研发环节,该企业加强了与四川食品科研院和西华大学的合作,采用“企业+院校”模式,开展食品研发,最终,自主研发出了3项产品标准,其中1项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夯实了技术保障;在产业链中游,该公司上马了豆制品、猪肉制品和核桃制品等三大类休闲食品生产线,以生猪、黄豆、核桃为主要原料,生产休闲食品,使农业资源就地实现了由种植或养殖到终端消费品的全产业链升级,提升了附加值,更多地造福了当地居民。在农行以信贷为主线的配套金融服务支持下,该公司由最初的贴牌逐步创出了自有品牌,其产品也由成立时的初级产品“立川牌”腊肉,升级并丰富为腊肉、豆腐干、豆腐乳、黑桃等四大类约30个品种的“任何牌”系列开袋即食休闲食品。在下游,以重庆和成都为中心,该公司以西南、西北和华东等省市为核心市场,加强了与上海迪伲司、成都众和一品公司等食品销售知名品牌企业的合作,将产品推向了全国市场,让更多消费者分享到了大巴山区的美味。近年来,在农行的支持下,该企业快速发展,净资产较初创时的不足160万元翻了24倍。

      “我曾经只是一个小规模养殖户,自从立川公司上了休闲食品生产线,打开全国市场后,对生猪、大豆、核桃的需求量猛增,所以,2012年,出资50万元,我动员了58户社员,建立起了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专门发展三元杂交仔猪,供农户养殖,收入比以前翻了数十倍。”位于万源市钟停乡三角丘村的映山红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侯贵洪,在接受采访时,一脸喜悦地介绍说。目前,该专业合作社每年出栏的仔猪有3000余头,仅仅能保证本乡养殖户的需要,临近的重庆市城口及陕西镇巴等乡镇,已经被立川公司带动起来发展生猪养殖的农户,所需要的仔猪还得从其他地方引进,因为专业合作社的生产量,满足不了日渐扩大的市场需求。就目前仔猪的出售价格计算,今年,映山红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所能够实现的总收入就将高达150万元,这对社员们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惊喜。看着圈舍里即将被预订农户买走的仔猪,回忆了自己在三角丘村坚持养殖生猪的历程后,侯洪贵感慨道,养猪几十年,到现在才明白深度开发农业产业,对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也更明白了银行信贷扶持贫困山区的产业开发,才是真正的源泉。(郑年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