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县精准扶贫换“穷”业兴“富”业

27.11.2015  11:24

 

    11月中旬,当川西高原秋季的最后一抹红色浸透了大渡河畔,在阿坝江南金川县的梨树下,成群结队的游客或驻足远眺,或拍照留念。蓝天白云下,数十里梨园层林尽染,一派迷人景象。由此带动的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更是勾画出“和谐金川·精准扶”多彩蓝图,树起了贫困地区农村建设的现实样板。

    2015年8月13日,金川县县委书记张海清在县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发出实施精准扶贫动员令:消除绝对贫困,让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确保到2020年不让现有52个贫困村的一村一户一人在全面小康中掉队。

    帮扶贫困群众,引领群众致富。金川县已经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路子——换“”业,兴“”业。因为金川人知道,产业是强农之本、致富之源、脱贫之基,是扶贫开发的“生命线”。

    镜头一:

    扶特色产业 鼓农民腰包

    在西里寨村放牧现场,一眼望去,2.3万亩的草场绵延无际。在河坝,还有十多亩的黑麦草,一年四季为圈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草地面积广、牧草种类多,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域,为发展肉牛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天然草场和生存环境。“年出栏无公害肉牛40头,一头牛净赚三、四千元,形成每户新的产业。”正在兴修圈舍的王卫兵说道。

    啃野草、食玉米、吃麦麸、喂秸秆,使肉牛身价陡增,本地普通牛市价不过每公斤40多元,而这里生产的肉牛每公斤可以卖到60元,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24万元,每年可使养殖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与西里寨村相邻的苟尔光村,中药材成为破解该村贫困的一剂“良药”。“算效益,单纯种地不划算,种植玉米一亩赚头不过三、四百元,遇上野生动物损耗大,连种子都要搭进去。自从发展赤芍、白术、桔梗、五加皮后,每亩纯收入就有2000多元。中药比玉米管理难度小,收入却比玉米高得多。”村民杨宗德深有感触地说道。

    说起供两个大学生时,金川河东乡科尔纳村村民刘富军对产业扶贫称赞有加:“没有我们村的种云杉苗、莴笋、大黄、青脆李、甜樱桃等产业培育,我每年就不可能拿出2万元供两个大学生上学,感谢产业扶贫!

    科尔纳村村委会主任郭清友告诉记者:“从2011年前的云杉苗,到2012年的莴笋,到2013年的大黄,再到2014年的肉牛……正是由于这些产业的带动,使得我们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三四千元增加至现在的七八千元,贫困户由原来的30多户减少至现在的17户。

    镜头二:

    抓产业联结 带延伸链条

    去马厂村那天,正好碰上在山上放牛羊顺带放猪的村民彭树华,他告诉记者:“我们这里藏香猪都放养,早晚以青稞、燕麦、玉米为食,喝天然山泉水。养藏香猪的经济效益是养本地猪的4倍。今年我领了10头猪仔,估计一年或一年半成熟后可以赚8000元。以前我们这里撂荒的人多了,因为藏香猪食玉米,地上又开始种玉米了,撂荒的现象也不存在了。仅去年金川富森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就收购了2万斤玉米,卖给酒厂每斤只有1元—1.2元,卖给合作社能卖1.5元。

    提起马厂村的养殖户,很多人都羡慕他们。该村养殖户不愁销路,只要按照合同要求,把藏香猪养大卖给合作社,大把大把的钞票就到了手。该村村民李志华养了10头藏香猪,与合作社签了合同,每斤以15至18元回收,既省心又赚钱。

    龙头带动,铺就增收路。这几年,金川有了以公司为龙头,以合作社为载体的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龙头企业为贫困户建基地,供种子、种苗、幼仔,抓培训,销产品,他们与贫困户直接对接,有效解决了贫困户缺乏启动资金、缺技术、缺产品信息、缺销售市场的难题,使贫困户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

    龙身舞动,形成产业链。在种植基地建设上,金川在全县设立了咯尔乡德胜村蔬菜种植基地、集沐乡根扎村蔬菜种植基地、河东乡结木村蔬菜种植基地、太阳河乡大黄种植基地、万林乡西里寨村玛卡种植基地、庆宁乡新沙村核桃种植基地、金川县铁棒槌种植项目等13个基地,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2013年至2014年,全县从事产业培育生产的农户达1934户;在养殖基地建设上,全县建立了曾达乡曾达村黄羊养殖、毛日乡多肋牦牛养殖、勒乌乡野猪养殖等12个基地,形成了果、蔬、肉、菌、药产业带,金川牦牛入列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龙尾摆动,组成利益共同体。属州级龙头企业的四川索乌谷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2011年在西里寨试种玛卡100亩,2013年推广发展到447亩,今年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种植600亩。把分散地块整合起来,既可以留着自己种,也可以出租流转,还可以带地种,由合作社组织种植,药农作为农业工人在地里干活拿工资,农民持续增收有了保障。创新的机制带来了多赢的结果:业主取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政府则收到了“租一片土地、调一片结构、兴一片产业”的效果。

    镜头三:

    党建带扶贫 输血兼造血

    金川县卡拉脚乡二普鲁村,这个大山深处的嘉绒藏族村,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较差。从1983年开始,二普鲁村党支部每年利用2—3天时间开展“党员思想总结”,让每个党员报告一年来的思想以及在生产发展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的情况,然后发动大家给党组织和党员“找茬”。

    在党支部带领下,村里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种植了200余亩反季节蔬菜,购进500余头良种牲畜,并建起10万棒黑木耳培育基地。2014年,二普鲁村的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

    村党支部书记阿王说,随着道路的畅通,自驾游客的增多,村里已开起好几家藏家乐,现在村上正积极和内地食品加工企业联系,准备联手发展畜产品加工产业。

    “精准”的前提是立足实际、找准产业优势。金川县县长卞思发说,扶贫攻坚要以破解民生难题为重点,集中扶持发展高原农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增强贫困地区自我脱贫能力;实施好安全饮水、农村公路、高标准农田和生态建设等惠民安居工程,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勒乌乡马厂村,这个曾经的贫困村,率先在全县109个村中全面解决民生七难(出行难、饮水难、增收难、就业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问题,成为全县脱贫致富的标杆。

    该村在解决群众“增收难”方面,全面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立足气候、区位、资源优势,将土地流转给公司,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培育优质酿酒葡萄1800亩、青苹果300亩、核桃1000亩、道地中药材1000亩,广大村民奔康致富的路子进一步拓宽。

    记者了解到,金川县在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率先实现农村公路建设“三个百分之百”,畅通了村村寨寨的脱贫路、致富路;投资2亿元,实施惠及14个乡镇6万余群众的崇化水利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项目、重点水土保持工程和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大力实施“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和15年义务教育,多渠道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抓好地方病、慢性病综合防治……

    镜头四:

    扶贫先扶智 扶智要扶德

    金川,山高土贫。如何让梨乡儿女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找准“”根,切断“”源是关键。为此,金川县以咯尔乡德胜村为主战场,以群众最易接受的“”文化为突破口,以“孝为先、善为上、和为贵”作为家风、新风、时尚,不仅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了接地气的途径,还实现了“法治”和“德治”的有机结合,进而夯实了党在藏区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德胜村,原名“得胜村”,源于乾隆战金川时,兵将战后留守此处,与当地民众融合,形成诚信、孝善、和睦的民风。然而几年前,德胜村迷失在经济大潮里,成为金川县远近闻名的“问题村”:2009年,村里修建跨河大桥,因修在哪里、怎样修等问题协商无果,致使村民与乡干部产生纠纷。2011年初,前村干部空口许诺,导致村民利益无法兑现。

    要恢复村里好风气,关键是有好的领头人。2011年1月,村里的党员选出了群众基础好、奉献精神足的刘再琼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其后,村民又选出了公认的能人唐志国担任村委会主任。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村头建起了德胜赋碑,寨墙上绘二十四孝图,建起百德墙,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落实到个体的一言一行;村里开展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道德模范人物等评选,大扬孝道之风,和善之气;制定道德公约,广播每天播道德故事,编印文化读本,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

    当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已经融入生产、融于生活后,发展也成为了德胜村不断进步的永恒动力。村民的思想解放后,闲置的土地都派上了用处。

    “可别小瞧了这一亩地,2013年,我只种了一季海椒就卖了1万多元呢!”正在地里忙活的喀尔乡德胜村村民唐志国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刘再琼说:“自2013年起,有了扶贫资金的注入,我们就开始发展无公害蔬菜,如今种植面积已达400多亩,每当蔬菜大量上市的季节,也正是家家户户忙碌之时。

    如今,“和谐金川”范本,已成为贫困地区农村脱贫的“好良方”。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庄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