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量服”推进残疾人事务治理现代化
□桂树 残宣图片由省残联办公室提供
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涉及两亿多家庭人口。无论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角度来看,都必须大力推进残疾人事务治理现代化。推进残疾人事务治理现代化,既需要国家、省、市、县等处于不同顶层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处于省、市、县、乡、村等不同底层的底层探索。
对于推进残疾人事务治理现代化,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毛大付的体会尤其深刻。他在先后担任成都市残联理事长和四川省残联理事长的十多年时间里,提出、组织试点、全面推广并深入推进“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模式,取得了实实在在并经受了较长时间考验的成果。2014年,“开展 ‘量体裁衣’的个性化服务”(以下简称“量服”)写进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结合10年来的工作实践,毛大付还撰写了长篇工作研究报告。报告全面阐释了“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模式在残疾人事务治理方面的创新价值。笔者在这次专题工作访谈中,切实感受到“量服”在推进残疾人事务治理现代化中的重大而深远的作用。
以管理信息化推进残疾人事务治理现代化
“量服”模式充分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将每个残疾人“一人一策”服务全过程在线录入作为关键流程之一,将搭建覆盖全省每村(社区)的信息平台作为重要支撑,使全省残疾人实际得到的、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的各种服务均以此为载体,实现了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和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
具体来说,一是构建了信息化的组织架构,实现了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管理,解决了传统的科层管理架构存在层级多、条块分割、行政效率低、信息传递易失真、信息共享难等诸多问题;二是建立了以残疾人为中心的动态数据库,实现了精确管理和集成管理,使根据每个残疾人的具体情况特别是需求情况提供有针对性服务成为可能,解决了为残疾人提供信息和服务碎片化的问题,为多元协同的服务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构建了信息化业务体系,对各级各部门服务残疾人的各项业务进行全域全程信息化管理,有效敦促各项普惠政策和特惠措施真正实现对残疾人的全覆盖,充分保障残疾人权益;四是构建了综合统计、综合分析等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智能的绩效管理,形成了资金、项目等精细化管理和量化决策的新机制。“量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残疾人事务的各方面实现了全面系统的高效智能管理,促进了在信息共享基础上的横向沟通协调和纵向管理控制,利于具体项目追踪和全局事务研判,为方便、优质、高效地服务残疾人及绩效评估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能。
以实据、量化决策机制推进残疾人事务治理现代化
“量服”提供了一种大数据基础上的实据、量化决策模式。把每个残疾人的具体情况、需求情况,每个残疾人得到的各种保障,各级各部门提供的各项服务情况都实时、动态录入到“量服”信息平台。因此决策时能以残疾人最紧迫、最急需的需求,以有名有姓、实实在在、最翔实、量化的数据作为依据,无论是制定法律法规,还是制定政策制度;无论是提高保障水平,还是增加民生项目;无论是研究资金投入,还是决定基础设施建设,因为有数有理有据,可信可行科学,因而有力有效有用。
通过“量服”,建立了一套实据量化的政策、制度决策机制,为各级党政在发展残疾人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提供了最可行、有效的路径,推动了“四川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建立以及《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等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法规、政策的出台;建立了实据、量化的项目安排决策机制,通过对“量服”平台大数据的分析,除了为广大残疾人落实普惠性的基本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还针对残疾人的特殊需求,不断增加专门的特惠项目;建立了实据、量化的资金分配决策机制,促进了“蛋糕”做大和分好;建立了基于实据、量化的设施建设决策机制,加快了残疾人项目的立项和建设,通过实证实据的数据的分析统计促进了项目建设的更好。“量服”建立了准确的、量化的数据支撑,确保了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同时还能极大提高决策效率,大大降低决策成本。“量服”的实据、量化决策模式,在残疾人事业的其它各决策领域也都发挥出同样的作用。这应该是推进残疾人事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以新型全民监督机制推进残疾人事务治理现代化
“量服”提供了一种以人民群众直接监督为主、网络监督与组织监督一体化融合的全民监督模式。
“量服”要求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每年必须深入辖区内每个残疾人家中至少一次开展入户调研,制定和落实“一人一策”的发展方案和帮扶方案,并填写“两表一卡”,交由残疾人签字确认,建立了由每个服务对象直接监督的全民监督机制;通过要求每个残疾人对入户调研和落实的“一人一策”方案的评价,为每个残疾人提供的每项服务,都要输入到“量服”信息平台,通过网络放大了群众直接监督的作用,且省、市、县各级都能实时监督每项政策和制度、每个项目和每笔资金的落地情况,解决了监督的广泛性、及时性、客观性和直接性问题,建立了全民监督基础上的网络监督机制;通过建立公示制度,要求以村(社区)为单位,将为每户残疾人提供服务的情况进行公示,建立了社会监督机制。各级组织通过平台掌握每个残疾人的监督情况,为组织监督提供了最基础、最原始、最全面的依据,解决群众监督管用和组织监督广覆盖的信息源问题,使群众监督能转化为组织监督,建立了群众监督、网络监督和社会监督基础上的组织监督。
通过“量服”,构建了一种有效的新型群众监督机制,较好地解决了监督的全面性、客观性、可行性和常态化问题,建立了以服务对象直接监督为主,网络监督和组织监督与之相辅相成的全民监督新模式,从而实现了对各级各部门、各级残联组织、每个残疾人工作者提供的每项服务,每项政策的落实情况,每笔资金的落地情况等直接、透明、全面的有效监督。
以十年磨一剑的发展定力推进残疾人事务治理现代化
“量服”从2003年提出,2004年试点,2005年在成都市全面推广,至今已整整十年。十年探索,十年实践,十年坚守,十年提升,十年完善,这一切就是为把服务残疾人工作做得更好。“量服”既然是一种经过实践证明的为残疾人服务的先进理念、先进方法,那自然就得一直坚持并不断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从入户调研的角度,残疾人的情况每年都在变化,残疾人的需求每年也有所变化,各级各部门为残疾人提供的保障和服务每年也都在变化。要真正全面准确掌握每个残疾人的动态情况,真正保持与残疾人的血肉联系,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每年至少要走进每个残疾人家庭一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掌握情况的准确度和数据的灵活性。
这样的“量体裁衣”式服务确实不复杂,要复杂了就不可能长时间在全省4967个乡镇(街道)、59342个村(社区)全面推行。虽不复杂但要坚持十年,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力,这就要考验我们的定力。一是基层残疾人工作者要十年如一日、常态地走群众路线,每年深入到辖区内每户残疾人家庭开展入户调研,考验我们的定力。二是每个残疾人工作者要十年如一日地开展“一人一策”的量身定制服务,每年都要对辖区内每个残疾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考验我们的定力。三是要十年如一日地服务全过程全结果的信息化管理,考验我们的定力。四是面对十年如一日的全民监督,始终以辖区内每个残疾人的满意为动力和压力,并为此坚持不懈的努力、孜孜不怠的奉献,考验我们的定力。五是要十年如一日在现有的政绩观下,不计较功名得失,默默地为残疾人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考验我们的定力。六是这套制度的定型和不断完善,考验我们的定力。
只要按“量服”的理念和方法去服务残疾人,就能真正根据每户残疾人的具体情况把这些服务做到残疾人每家每户去,就能将各级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个残疾人,就能最大限度挖掘和发挥好残疾人自身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动员社会资源帮扶残疾人。一旦坚持不了停下来,就会回到从前跟着感觉走的时代,回到官僚的工作作风、传统的管理状态,回到粗放模糊的决策方式中。
推进残疾人事务治理现代化,必须保持十年磨一剑的发展定力,不图一时之功,不求一时之名,不心浮气躁,要耐得住平淡,经得起考验,咬定青山不放松,稳打稳扎向前走。我们将在第一个十年打下的基础之上,坚持并不断发展“量服”,用第二个十年甚至第三个十年为推进残疾人事务治理现代化继续努力,为残疾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和在实现伟大中国梦中不断开创残疾人幸福美好生活而奋斗,不断推进残疾人事务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