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野生熊猫办“身份证” 调查队员天天进山找“粑粑”
野调队员搜集大熊猫的新鲜粪便。
野调队员搭溜索过河。
红外相机在黄家沟拍摄到的野生大熊猫。
10月下旬的一天,早上7点,海拔2600米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正河区天刚蒙蒙亮,曾永兵从温暖的睡袋里起身,找来干柴生火做饭,这已是他在山中的第4天了,但一坨新鲜的大熊猫粪便还没有找到,这让他有些犯难。
煮熟的老腊肉飘起阵阵香气,其他队员也陆续起床。大家围坐在火堆旁,眉头紧锁,“怎么办?一直找不到新鲜的,要想别的办法才行。”队员明强开了口。
这一幕对大熊猫野外调查队员来说,早已司空见惯。今年3月29日,卧龙自然保护区辖区内的三大保护站——木江坪保护站、邓生保护站、三江保护站,抽调30名调查人员,对1040平方公里的大熊猫栖息地及潜在栖息地,进行调查。
这也是全国首个为野生大熊猫建立“户籍”档案的科研调查。
据自然保护区官方微信资料显示,通过上半年采样分析,已鉴定出野生大熊猫数量83只,2015年下半年采样工作也将于12月中旬完成。
给野生大熊猫办“身份证”属全国首次
12月3日,木江坪保护站站长施小刚正在整理野生大熊猫DNA数据。“虽然目前调查尚未完全结束,但从资料来看,本次搜集的数据相当可观。”施小刚笑着说,从2015年3月29日起,调查队员就在野外采集大熊猫粪便,所有采样工作将于12月中旬完成,最终分析数据或在明年6月对外公布。
究竟为何要给野生大熊猫建“户籍”档案呢?施小刚表示,这次调查不同于以往的全国大熊猫普查,而是将种群保护转变成个体保护。“通过采集新鲜粪便,分析DNA数据,了解区域内大熊猫种群的生存情况、性别比例及大熊猫个体的身体状况、亲子鉴定等,建立‘身份证’,追踪其活动轨迹。”
要想采集野生大熊猫的DNA并非易事,需要寻找刚拉不久的新鲜便便。便便超过10天,DNA准确率直线下降,采集的困难程度也让本次调查成为全国首次野生大熊猫建档调查。
“找屎队”寻找三天 一坨新鲜粑粑都没有
所谓野生大熊猫“户籍”调查,其实就是通过寻找新鲜的粪便,从中采集DNA数据,因此这群调查队员也被称为“找屎队”。
10月下旬,曾永兵与10个同伴背着50多斤的行囊,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正河区安营扎寨,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野外调查。
早上7点,山上一片迷雾,露气很快打湿队员的衣衫,他们背上GPS、指北针、相机,分成3组前往大熊猫痕迹点进行搜索。“按照以往的大熊猫普查资料,大致确定大熊猫的活动范围,首选一些痕迹点进行搜索。”曾永兵说。
不过,这一趟调查并不顺利,队员们沿着痕迹点,每天徒步十几公里,寻找了三天,仍是一无所获。“这些痕迹点每天都可以找到几十上百坨粪便,都不新鲜,不符合DNA提取标准。”调查队员明强透露,10天以内的新鲜粪便表面有一层黏液,DNA鉴定准确率达到90%以上,而超过10天准确率仅有50%甚至更低。
切换搜索模式 意外收获“竹香”粑粑
“这里肯定有大熊猫,是不是我们的搜索方式出了问题?”经过讨论,队员们一致决定不分组,一起行动,在同一地点扩大搜寻范围。
第二天一大早,11名队员共同出发,沿着山路成“S”和“W”形地毯式搜索。竹子是大熊猫爱吃的食物之一,每次野外调查队员都会优先选择竹林入手。“因为竹子很高很密,我们寻找的时候必须弯着腰弓着背,一天下来,很多人都累得直不起腰。”明强说。出发没多久,竹林里传来一阵呼喊声,“找到了!”队员曾永兵在一处草堆旁,发现了一坨大熊猫粪便。从外形及气味分析,这一坨应该是3天以内的粑粑,非常新鲜,“掰开还能闻到一股竹叶的清香。”这一收获让整支队伍都非常兴奋。随后,队员又在不同地点采集到3坨新鲜的大熊猫粑粑样本。
偶遇野生大熊猫“耍朋友”不亦乐乎
今年4月中旬,调查队员在西河流域马家沟区域偶遇了一对成年野生大熊猫“谈恋爱”。在保护站提供的视频上,可以看到一只个体较大的雄性大熊猫在树下活动,而树梢上一只体形较小、慵懒优雅的雌性大熊猫正趴在树枝上晒太阳。“春季是大熊猫发情期,这也是卧龙保护区首次在发情季节拍摄到一对雌雄野生大熊猫在一起的画面。”施小刚说。
而就在11月份,曾永兵在黄家沟搜索时,听到400米开外的山坡上传来大熊猫的叫声,他猜测是两只大熊猫在争夺领地时发出的嘶吼声。虽然最后没能见到滚滚本尊,但队员们搜集到好几坨新鲜的便便。
华西都市报记者肖茹丹(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数据数据/全省野生大熊猫1387只
今年3月25日,四川省林业厅发布了全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截至2013年底,全省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1387只,圈养大熊猫数量314只。
与第三次全省大熊猫调查相比,全省新增野生大熊猫栖息地7个县(市、区),分别为汉源、峨眉山、沐川、沙湾、小金、屏山、雨城。其中在峨眉山市共记录4只野生大熊猫,属新增区域中数量最多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