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南:城乡一体的“三化”演进

24.10.2013  16:31

记者  邓俐  通讯员  田荣盛

        全域面积1825平方公里,农村面积1780平方公里;总人口92万余人,农业人口53万人……将这些数据归结成“三最”,可以形象地概括重庆市巴南区的基本区情:重庆主城九区中农村面积最大、“三农”问题最复杂、城乡二元结构最突出。

        巴南区情跟重庆市情何其相似。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破解“三农”问题,难度可想而知。但在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宏大时代背景下,巴南区在重庆各区县当中率先实施城乡一体发展,并探索出以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农村社区化“三化”推进城乡一体,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路径。

        巴南区的“三化”路径,跟城乡一体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

        农业产业化:一个向城的发展战略

        封洪均正在谋划将自己的“产业”做大。

        仅仅在今年夏季,这个巴南区鱼洞街道仙池村的农家汉子,靠着10多亩香桃林收入近6万元。比起早些年种植传统农作物,这样的收益令他非常满意。但他又给自己定下了更大的发展目标——依托香桃林的“市场缘”,办一个农家乐,形成吃、住、玩一条龙的“家庭产业”。

        同村有类似打算的村民不在少数。他们敢于盘大盘强的底气在于,近几年来,仙池村已成为总面积3000多亩,品种涉及香桃、葡萄、樱桃等诸多品种的全市知名水果基地,每逢周末便车水马龙,采摘者众。

        封洪均家也种有樱桃和葡萄,年总收入逾10万元。“比城里人并不差吧?”封洪均呵呵一笑。

        “城乡一体,首先是缩小收入差距,但必须依托强大的产业能量。”巴南区委书记李建春说。

        打开巴南区城乡一体产业示意图,一个统领城乡的全域产业构架跃然纸上:这五条产业带是与全区所有镇街均发生交集的生态农业长廊、有机农业带、休闲农业体验带、万亩优质蔬菜和万亩花卉苗木产业带、高效特色产业带。

        巴南区森林覆盖率超过40%,有沿江、傍泉、依山、靠林、临湖、环岛六大生态优势。基于这样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空间规划,巴南区把握“逆城市化”趋势,发挥现代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规划了三大业态:都市型特色效益农业、乡村旅游产业、生态“三养”(养身、养生、养心)产业。

        “城乡一体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化,是对传统小、散、弱的家庭小农式生产方式进行的深刻变革。”李建春认为,其一,基于置身主城、农村面积最大的区情,选择服务主城、获益主城的实施路径。其二,产业布局注重全域化,使无论是近郊还是边远镇街,都能够接受辐射和带动。其三,一产和三产高度融合。比如推进“三养”产业,是依托全区丰富的山水和历史文化资源,实施沿江型、古镇型、森林型、温泉型、临湖型、禅茶型“六型”模式,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生态养生养心养老胜地。

        西南大学一位农业经济学者认为,农业产业化在巴南区城乡一体中的意图由此清晰可见。从产业角度上看,最大程度地将农民召至农业产业化麾下。目前,该区农业产业化的规划覆盖了51万农民,占全区农业总人数的98%。 

        农民通过农业产业化的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高达40.3%。从地域上看,八条产业带的规划建设纵贯巴南全域,覆盖全区20个镇街,相当于给各个农村地区安装了发展引擎,使农民有了持续增收的基础。

        农民职业化:一批专业的生产能手

        界石镇农民彭泽华以前是一名收入不太稳定的货运司机。在参加区里的职业农民培训后,他种起了几十亩水藤菜,成了一名年收入上百万元的职业菜农。

        随后,彭泽华带动周边10多个村民也种植水藤菜,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将藤菜种植做成了一条龙产业。紧接着,区农业部门也以专业合作社作为载体,向所有合作社成员进行种植技术的培训,使其个个成为既有稳定产业渠道,也有过硬技术的现代职业农民。

        在整个重庆都声名远播的梨乡二圣镇,集体村村民沈成莲通过田间学校的培训,自家种的9亩早熟梨每年都在增产,今年的种梨收入已超过5万元。几年前,梨子是二圣镇农民在田间地头漫不经心的“副业”,没技术没市场,收成好坏大家并不上心。随着全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区上开展技术培训解决了技术问题,又帮助大家成立专业合作社逐步打开市场。

        “农业产业化加速了农民的职业化进程。”巴南区区长段成刚认为。

        段成刚说,在巴南区,花卉苗木之都、光大奶业新城、观光休闲乐园、万亩蔬菜基地、十里柚果长廊、乡村旅游圣地、万亩生态渔村七大亮点工程迅速推进,“庞大的生产规模催生了对职业农民的旺盛需求”。

        巴南区依托这些农业产业化载体,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指导,开展合作社示范社建设,以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绿色证书工程培训、农民田间学校为载体,围绕蔬菜、茶叶、水果等产业进行试点,逐步在全区建成20个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100所农民田间学校,大批量掌握不同技术的生产能手得以涌现。

        如今的二圣镇,已形成了万亩梨园、万亩茶园、万亩花卉苗木、万亩花椒、万亩生态渔场和一个千亩葡萄园、一个千亩石榴园的“5+2”农业产业化框架,并向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产业延伸。

        而在集体村,曾长年在外务工的农民逐渐回流,做起职业农民,全村现有400多名职业农民,其中100多人获得各类种植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整个巴南区,年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次以上,年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人以上。

        农村社区化:一种幸福的田园生活

        四室两厅的居室有120平方米,水电气路还样样配套,村办公室和健身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推窗即见……今年,巴南区跳石镇滩子口村村民曾柄权一家过上了这样的小区生活。而在以前,他家的两层楼房虽有200多平方米,却是30多年前破旧不堪的老房子。更重要的是,老房子较为偏远,更谈不上自来水、天然气和道路。

        准确地说,曾家现在住的是叫“幸福农庄”。曾柄权常在电话里向亲友炫耀的是“幸福农庄”的“六通六有”功能,已经跟城市小区没什么两样:通达道路、供电、给水、排水、广播电视、通信,有一个小广场、便民商业网点、医院、垃圾收运站、农家书屋、幼儿园。

        去年以来,巴南区陆续建成的“幸福农庄”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巴南区除了在建的8个“幸福农庄”,已建成3个“幸福农庄”,近2000名农民先期过上了小区生活。今年重庆市“两会”期间,李建春接受媒体采访时特别向记者强调:“没有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就不会有农村社区化,巴南的‘幸福农庄’是有经营功能的。

        所谓的经营功能,是指“幸福农庄”所依附的农业产业化直接创造或衍生的就业机会。

        记者将巴南区农业产业化分布图和“幸福农庄”规划图对比分析,发现了一个重合现象——所有“幸福农庄”的规划点,无一例外地重叠在农业产业化区域内。

        比如在跳石镇,“幸福农庄”建设已经与乡村旅游、养生养老等产业结合起来,农民不再需要外出打工了。曾家所住的“幸福农庄”在跳石圣灯山风景区内,距离佛影峡漂流点仅2公里,周边还有林海、茶山、红枫园、光大奶牛等数个产业聚集区。2015年,跳石镇将建成国家级5A风景区,成为养生、旅游的度假之地,也是离重庆主城最近的国家5A级农业观光旅游景点。

        60多岁的曾柄权在林海里谋了一份差事。小儿子曾全兴以前在沿海打工,“幸福农庄”建成后回家搞装修,原以为装修结束还得外出,没想到很轻松地就在佛影峡漂流点找到了一份月薪4000元的安全员工作。

        巴南区委副书记钱建超认为,巴南区城乡一体的“三化”逻辑是,有农业产业化,才有职业化的农民大量聚集,继而产生了“幸福农庄”存在的基础。

        在五条产业带、三大业态的推动下,巴南区产业程度较高、聚集人口较多、居住条件较优的地方将陆续建起“幸福农庄”。更重要的是,“幸福农庄”这“六通六有”功能,通过农房建设与改造,整合了城市社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服务等各项公共资源,使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