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雕塑式”伟人形象 每天超8000万人看《邓小平》

06.09.2014  07:50

原标题:摆脱“雕塑式”伟人形象 每天超8000万人看《邓小平

川话以前感觉都比较幽默,这一次难得在正剧里面大篇幅使用。”“为什么大家喜欢看这部剧?确实真实,一些比较敏感的时间和人物都表现出来了”……《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眼下正在荧屏热播,除了缔造出高收视率外,也收获好口碑。摆脱“雕塑式”人物塑造,让该剧每天吸引超过8000万观众观看。

9月5日上午,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请来李后强、阿来、何开四、谭力等作家、评论家50余人,举行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评论座谈会。

每日观众超8000万 四川造受市场认可

从开播以来,《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一剧以真实反映历史,全景式呈现一代伟人的人生经历受到观众热捧。记者从座谈会上了解到,该剧登陆央视之后,四川、深圳、上海三地卫视跟播,在全国的收视率破2,每天观众量预计突破8000万人次。而在四川省内,收视率更是破5,成为近年来收视、口碑双赢的好剧。

对此,作家阿来也从“四川造”的文化产品角度来解读该剧。阿来说,将文学交给市场来检验,四川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一部电视剧的出品,并非内行人叫好,而是应该受到市场、观众的认可。“最近20年,不管是传统的文化领域,还是新媒体领域,四川已经很少有优秀的文化产品出现了。”阿来认为,四川文化企业应从中吸取经验,从题材、策划、生产、营销上都能找到和以往不同的地方。

川话乡音备感亲切 增加剧集文化趣味

座谈会上,专家们分别从故事细节、人物塑造、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展开了讨论。对于《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一剧的成功,专家们表示,“重大决策与感人细节的整合叙事”是该剧的成功关键,摆脱了过去展现历史人物时刻板、“雕塑式”的形象,将伟人的人性与日常性呈现给观众。

对于四川观众来说,电视剧中邓小平的一口乡音尤其让人觉得亲切。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放表示,此前有很多四川方言剧,其效果或是诙谐,或是平实。在影视作品中,四川方言更多是作为当中的一种特色点缀与艺术辅佐而已。张放说:“这可能更多来源于四川的龙门阵文化,听四川人聊天,非常诙谐、幽默。

但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一剧中,四川方言入戏,且唱主角。剧情多以台词、开会宣讲为主,依然能抓住大量观众,这就是邓小平的个人魅力所致。此外,剧中小平同志方言即贯穿着四川方言特有的文化趣味,使剧情更加妙趣横生,“比如在跟朋友们谈话的时候,语气是亲切的。但是在开会的时候,就能感觉出话语的更强有力。”如他对多年老部下战友同志的绰号亲切称呼:“王胡子”、“罗长子”等,表现彼此铁血铸就的水乳交融关系。 华西都市报记者任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