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一企业涉嫌非法生产 多部门相互“打太极”

02.09.2016  15:12

  花巨资建起的碎石生产线

  碎石销售记录

  水泥价格的持续低迷,让达州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达州海螺”)“一心二用”,在生产水泥的同时将目光盯向建筑用碎石市场,但因审批遇阻,涉嫌“强行上马”的达州海螺将主管部门审批的高品位“水泥用石灰岩”低效使用,直接将其碎成建筑用碎石“贱卖”。

  由于关键的“准生证”难产,在这场与地方企业争食“蛋糕”的过程中,达州海螺从2015年下半年生产建筑用碎石以来,其涉嫌违规行为多次被举报,据称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处理,但收效甚微。近段时间,围绕达州海螺利用高品位矿石生产建筑骨料的“是与非”,公司所在地的大竹县工商和国土等职能部门针对如何处理相互之间打起“太极”。记者先后3次前往大竹工商质监局采访,其办公室、分管副局长和局长均以没有相关部门的介绍信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生意难做换产品】

  行情不好,一个卖水泥的公司“自降身价”卖碎石。

  布局达州 海螺3000万元获得2亿吨探矿权

  2008年6月,达州海螺成立。次年4月以挂牌方式取得大竹县栗山坪石灰岩探矿权,探矿权价款3000万元。2011年3月,该公司在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办理探转采手续,取得“水泥用石灰岩”采矿权,设计生产规模500万吨/年,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至2041年3月,总生产规模2亿吨(属于特大型水泥灰岩),折合成每吨资源价款为0.15元。

  根据达州海螺的官方资料显示,该项目总投资为15亿元,建设有2x5000t/d熟料生产线、440万吨水泥粉磨系统和2套9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公司经营范围为水泥及熟料的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

  改卖碎石 海螺关闭一条水泥生产线

  该公司最初的水泥经营尚好。据达州海螺水泥人士介绍,该公司2011年纳税3000多万元,到2014年纳税超过1亿元,是当地的纳税大户。近年因受市场环境影响,公司生产和销售持续下滑,目前基本上处于低谷。

  前不久,记者进入达州海螺采访,公司办公室赵主任介绍,两条水泥生产线已关闭一条,还有一条日产5000吨的生产线在运转。

  水泥难卖,公司将目光转向更低端的碎石市场。据调查,大竹路网建设和房屋修建等,每年需要的各种建筑骨料大约百万吨。拥有近2亿吨采矿权的达州海螺,决定上建筑骨料生产线,利用相关资源生产和销售碎石,“规模是年产百万吨,以满足周边工程对建筑骨料的供应需求。”工作人员称,公司要上的生产线生产工艺和环保要求都是最好的,尽管推进有难度,但希望合法公平的推进工作。

  强行上马 涉嫌手续不齐的生产线投产

  “为上马骨料生产线,达州海螺思谋已久。”据介绍,2014年7月,大竹县工商部门为达州海螺更换营业执照时,在经营范围中增加了“石灰石骨料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内容(同时注明该项目在前置许可或审批文件有效期内经营)。

  根据工商颁发的营业执照,大竹县经信委于2014年12月25日对达州海螺申请的年产100万t/a建筑骨料项目出具备案通知书。通知书显示,年产百万吨的生产线总投资2397.82万元。经信委同时明确,达州海螺根据本通知书应依法办理其他相关手续。

  在其他相关手续还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依据工商的注册登记和经信委备案通知书等,达州海螺于2015年上半年就开始加速上马百万吨骨料生产线。

  达州海螺建百万吨骨料生产线,遭到合法碎石生产企业的投诉,同时也有来自政府职能部门的干预。就在生产线如火如荼建设时,大竹县政府法制办表示,一切依法行政,依法经营,“要坚决防止以前那种先上马后办证情况发生。

  2015年7月21日,大竹县工商质监局作出《关于撤销达州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变更登记的决定》,两天后为达州海螺重新颁发了营业执照,取消“石灰石骨料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经营范围。

  2015年9月底,因原备案主要依据发生变化,大竹经信委也撤销 2014年12月25日发给达州海螺的备案通知书。

  工商和经信委的撤销行为,并没有对达州海螺百万吨建筑骨料生产线的建成和生产销售产生影响。2015年9月,涉嫌手续不齐的生产线试生产,不久正式投产。

  2015年10月21日,大竹工商质监局再次对达州海螺的经营范围进行变更登记,增加“石灰石骨料的生产、销售”,并书面告知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后,应去国土等部门,取得有关许可后方能从事经营活动。同时将有关登记情况通过正式函件抄送相关部门,提示相关部门履行监管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