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心急:谁往我卡上转了240万?

26.01.2014  10:06

  核心提示

  巧

  廖姓客户本来要输入的账号,与他错误输入的账号,两个户名正好都叫陈志刚。银行工作人员称,“正是因为这种巧合,才出现了这样的错误”

  忧

  收到巨款的90后小伙陈志刚却很担忧,想尽快找到汇款者,昨日到派出所报了案,并到银行查询到汇款者信息

  一条手机短信显示,自己的银行账户上,突然因转账收入了240万元。昨日,在成都做茶叶生意的福建90后小伙陈志刚,在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来路不明的巨款让陈志刚忧心忡忡,并自称“一夜没睡好”。最终,陈志刚通过银行后台查询,发现是有人在汇款时操作失误所致,目前银行已经与这名姓廖(音)的汇款者取得了联系。

  让人纠结的一天一夜

  陈志刚是福建一名大学毕业生,24岁,两个月前,他在位于成都新都的海峡茶城,开了一家茶铺。据他所说,由于店铺刚起步,每月的纯利润有七八千元,平时的资金流动均是通过这张兴业银行的账户,但最多的时候也就存了10万元左右。因为这笔来路不明的巨款,陈志刚自称一夜没有睡好。“就像石头一样压住我。”

  时间:24日下午

  第一反应:有人在行骗

  根据陈志刚手机上来自兴业银行客户电话“95561”的短信显示,“24日17:28账户******转账收入2400000.00元,余额2407592.25元。”

  据陈志刚称,24日下午5时许,手机短信提示音响了,“当时正在茶铺里给顾客倒茶,没来得及看。”等顾客走后,陈志刚打开手机,面对短信的内容,他第一反应是有人在行骗,便没有在意,但随后考虑到短信源自兴业银行客户电话“95561”,陈随即登录了网上银行,证实了在当日下午5时28分,一位廖姓户主,给自己的账户汇入了这笔钱,并且能看到对方的账户。

  由于账户里也有自己的存款,不敢相信的陈志刚当日给朋友转出了一笔钱后发现,240万巨款还在账户内。

  时间:24日晚上

  新的担忧:会不会带来麻烦

  “肯定不会是生意上的交易,而且我身边也没有什么姓廖的朋友和亲戚。”最初以为是骗子的行骗手段,但后来确认这是实实在在的现金之后,新的担忧又来了。“这笔莫名其妙的巨款会不会给我带来麻烦?”收到这笔巨款之后,在陈志刚周围的同行中,也不乏将巨款据为己有的声音,但陈志刚自称很害怕,想尽快找到汇款者,以免摊上大事。

  卡在弟弟身上 不敢告诉他

  由于目前银行卡在自己的弟弟身上,而弟弟现在泸州出差,怕弟弟承受他自己的那种担忧,他在考虑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弟弟。

  与此同时,陈志刚把坏的一面想了之后,又设想了另一种情况,这笔钱是因为有人汇错了款,并不关自己的事,“但这样对方肯定更担心。”24号晚上的种种焦虑,让昨日的陈志刚显得面色憔悴。

  时间:25日

  开玩笑:发财了,明天看房看车

  昨日,陈志刚一边向兴业银行客户热线打电话,一边给旁边商铺的老乡开玩笑:“我发财了,明天我要去看房看车了。”老乡不理解,陈志刚拿出手机,递到老乡面前,“我的账户上存入了240万元。”“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在弄清楚事情之前,陈志刚的老乡颜传兴这样看待这笔来路不明的巨款,他的建议是:最好不要动。

  时间:25日下午

  理性处理:报警 找银行

  昨日早上,陈志刚让旁边店铺的老乡帮忙看着铺子,自己到派出所报了案。警方在对事情做了记录之后,建议他到银行查询。昨日下午,陈志刚将自己的信息,通过该银行新都支行提供给了后台工作人员,经查询核实,汇款者为一位廖姓客户。

  幕后

  惊人巧合 账号不一样,名字居然一样

  据兴业银行后台一位自称负责处理该事的工作人员称,据银行方面了解:“这位廖姓客户是通过网上银行汇的款,收款方叫陈志刚。在输入账户号时,因为赶着出差,这位客户边打电话边输账号,出现错误。”难道廖姓客户本来要输入的账号,与他错误输入的账号,两个户名正好都叫陈志刚吗?这位工作人员称:“正是因为这种巧合,才出现了这样的错误。”

  进展

  口头挂失 “不会动卡上的钱”

  成都商报记者试图通过银行联系上该客户,但银行方面出于对客户隐私的考虑,拒绝向记者提供其联系方式。不过,银行表示,已经着手帮忙追回这笔钱。由于该客户目前尚在外地,需赶到成都后,再将现金取回。陈志刚昨日已经通过兴业银行人工台,进行了账户的口头挂失,“虽然卡上也有我自己的一部分金额,但在把钱还给对方之前,我不会动这张卡上的钱。”

  相关案例

  女大学生支付宝误转1.8万

  乐山男子拒还

  去年10月,山东济南的女大学生小高给朋友支付宝账户转账时,不慎输错手机号码,将18100元钱误转给了乐山男子谢某某的账户。经多次电话联系,对方一直拒绝退钱。

  支付宝客服介绍,对方账户是已经被注册激活的,则使用的是即时到账,没办法帮助追回,只能自行联系对方来进行协商处理。而要撤销交易或者暂时冻结对方账户,并提供对方详细信息,要有公安机关出示公函。但警方表示,这类事件属于个人操作失误,跟犯罪没有任何关系,没有相关规定为此立案调查。因为该案不属于刑事案件,警方无权开具相关公函。(成都商报2013年11月1日报道)

  支付宝误转6350元遭遇拒还

  今年1月,江西南昌的张女士给朋友支付宝账户转账时,不慎输错名字,误将6350元钱转到了南充男子唐某胜的账户。经过多次电话、短信联系,对方一直不退钱。而支付宝表示无法直接帮她要回这笔钱,警方也无法立案。对此,律师建议,与对方协商不成,张女士可以搜集相关证据,向法院起诉。(成都商报2014年1月14日报道)

  律师分析

  不管支付宝还是网银

  别人转错账你不还

  或涉嫌侵占罪

  在生活中,不乏意外获取利益的情况出现。针对以上案例,律师表示,支付宝和网银汇款,均是起到转账中介的作用,性质一样。当转错了款,对方拒绝归还时,如金额较大,将涉嫌侵占罪。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牛超表示,当户主或者银行汇款操作失误,误将现金汇入自己账户时,甚至包括单位在发工资时,多发了一部分,对收款人来说,在《民法通则》上已涉及不当得利条例,“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牛超称,如果数额巨大,拒不交还,将触犯刑法中的侵占罪。

  如果答应对方,约定了归还的时间,但在此之前,动用了这笔钱,不会涉及相关法律法规,因为钱是种类物,并非特定物,“如果用了,只要到时能还得起,也是可以的。”成都商报记者 逯望一 摄影记者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