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来的民生工程

10.06.2014  10:04

——南充顺庆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 蒙永宏 郭涛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李阳

    热闹小区传递阵阵欢笑。37条背街小巷“旧颜”换 “新貌”,64个老旧小区居民由“忧居”变“宜居”……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备受赞誉;

    溪沟水涧飘来缕缕栀香。650户农村危房改造启动,2.2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全部解决……扶贫“快车”加速启动,鼓舞人心;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南充市顺庆区委、区政府广泛开展“走基层”活动,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期待,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要务,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铺展出了一幅饱蘸温情的民生画卷,演绎了一曲民生和谐之美的幸福乐章……

    创新服务机制 激发民生活力

    前不久,位于顺庆区潆华工业园区的鑫达新材料项目开工建设,施工方挖断了新复乡坦山铺村的通村公路,造成村民“出也难、进也难”的困境。4月2日,村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区委书记伍果丽发去一条短信,恳请解决出行难题。

    在接到信息后,伍果丽立即安排有关部门人员核实情况,并责成区交通运输局在4月3日拟订好修复道路的方案。4月4日,伍果丽又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坦山铺村,实地了解该村通村公路规划建设情况。“短信才发出两天,做梦都没想到书记来得这么快!” 坦山铺村的村民感慨万分,“现在的干部作风真的变了!

    坦山铺村村民的感慨,是顺庆区大力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的一个缩影。走基层,前提在于“”。怎样保持干部对基层群众呼声有效深入了解?顺庆区委创新探索建立“五级”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和“立体式”民情信息收集平台,推行“线上+线下”双向互动方式,全时段、全覆盖收集听取一线群众民生信息和群众意见,

    前段时间,梵殿乡费家沟村种植核桃的村民因为技术落后、产量不高而忧心忡忡。按照“五级”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村民的“难题”被划分给顺庆区老科协解决。区老科协马上组织农业专家来到费家沟村,对农民开展种植管理技术培训,面对面解难答疑。村民范俊民高兴地说:“以前有困难不知道该找谁,现在是干部主动找我们,感觉真温暖!

    记者了解到,目前,顺庆区已经派出12名区委常委和党员副区长到街道或乡镇兼职担任大党工委书记,协调组织146个区级机关党组织,组团对接68个城市社区和30个行政村,形成了信息上报、快速反应、督促落实、适时反馈的服务体系,实现了从群众反映问题到件件有回音的“闭路循环”。

    而作为“神经末梢”的“立体式”民情信息收集平台,则包含着民情“110”热线、民生问题信箱等。在新建街道办福乐小区,记者看到小区内悬挂着“民情信箱”。新建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费舜俊介绍,对于通过“民情信箱”收集上来的问题,社区会梳理分类,然后汇总成“民情字典”,随时可查阅问题出现的原因、区域以及牵头整改的责任人、整改措施、销号等情况。

    “通过建立起一套联系基层群众、吸纳民意、化解民困和长效惠民的机制,让群众办事找得到、行得通、办得成。”区委组织部部长尹成平说,多层面“快递式”收集民生信息实现了“从群众中来”,多渠道“马上办”解决民生诉求,实现了“到群众中去”。

    对接群众需求 提升群众满意度

    “过去小区臭气熏天,苍蝇到处飞。现在改造得多好哇,自来水可以上到顶楼的住户,电压稳定可以带空调了,我还想多活些年头,好好地过日子哟。”福乐小区居民张茂才今年82岁,谈起小区环境的改变,老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福乐小区环境的改善得益于顺庆区开展的“走基层”活动。今年以来,顺庆区政府将改善民生的触角伸向了背街小巷,启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

    为群众办实事,怎么才能让群众满意?“民生冷暖体现发展高度,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当实实在在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在顺庆区委副书记、区长黎明看来,城市发展得好不好,不能只看高楼大厦、繁华广场这些“面子”,更要看背街小巷、老旧小区这些不起眼的“里子”,每一个民生角落都不应缺失温度。

    作为南充市最大的安置小区福乐小区,3000多居民都是征地拆迁农民。由于历史原因,小区内遍地垃圾,污水横流,苍蝇、蚊子乱飞……小区环境“脏乱差”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成为问题的集中点、矛盾的积聚区。“以前的干部来小区,都‘走不脱干路’……”回忆以前,镇泰路社区党委书记郑德文这样自嘲道。

    福乐小区改造工程启动后,顺庆一改过去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大力推进“三化一制”群众自治管理机制,让群众参与到民生事项的决策、执行、监督、评议中来,上下联动解决民生问题。

    干部距离近了,群众心也就打开了。从小区楼房屋顶防渗漏处理、违规搭建物的清理、小区道路的硬化、防盗门和路灯的安装……小区居民全部参与。小区栽树时,居民自己选树种,十几人抬着栽;自己动手疏通下水道、化粪池。“居民以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现在,施工队在小区干活时,居民还送来茶水,场面十分温馨。”郑德文说。

    据了解,目前,顺庆区投资3000余万元的背街小巷整治工程已经全部启动,37条背街小巷“旧貌”将彻底换“新颜”,64个老旧小区居民将由“忧居”变“宜居”……一项项扎扎实实的民生工程正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方向纵深挺进……

    聚焦发展动力 绘织民生乐章

    如何让百姓在逐步发展中找到幸福?这要靠实实在在的民生项目来支撑,靠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实事来展现。

    潆华工业集中区二期还房施工现场机声隆隆,工人们挥汗如雨,他们正在为争取还房户尽快住上新房而加班加点。“未来的小区,有医院、学校、农贸市场等配套功能,生活将十分便利,多年的安居梦即将实现。”对于新家的期待,还房户张利芳十分憧憬。

    还房工程的加速推进,是顺庆“十大民生工程”的具体体现。今年以来,顺庆区紧紧围绕振兴发展,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扶持补助力度,优先安排居民养老、扶持创业、教育医疗等惠民工程。目前,全区共安排重点工程项目91个,总投资701.52亿元,其中32个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将115亿元“大礼包”送给老百姓。

    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办好20件惠民实事的惠民工程扎根落地,彰显出顺庆区委、区政府浓浓的民生情怀。按照计划,今年顺庆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年人均提高到40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月人均提高5元、初次创业并吸纳3名以上劳动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次性给予1万元创业补贴、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和家庭经济困难高中学生学费……

    一件件民生实事犹如一缕阳光,照进百姓的心扉;一桩桩民生工程犹如一泓清泉,滋润着群众的心田。“民生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顺庆发展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将倾注于民生建设。”伍果丽书记说。“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正作为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载体,紧紧扣住顺庆发展前行的脉搏,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