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新农村孕育新希望

07.02.2014  10:02

房子建好了,路也修好了,我们村是越来越漂亮了。”日前,雁江区丹山镇田坝村四组村民徐光辉说起新农村的变化,笑得合不拢嘴。目前,田坝村的新村建设正有力推进,生产生活设施全面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已见雏形,形成了600亩时令蔬菜园区,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致富……

 

新农村孕育新希望。为此,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对我市农业发展提出要求:突出“一路二水三产业四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

 

近日,记者从市委农工委获悉,今年,我市农口部门将紧紧围绕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对农业发展提出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扎实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困难弱势特殊群体幸福感,为实现“五年总量翻番、再造一个资阳”作出突出贡献。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今年我市农业发展的工作重点之一。”今年,我市将继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一是加快城乡水利建设,做好毗河供水一期工程和关刀桥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推动临江寺水电站建设,确保“引沱济九”引水工程、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二是加强民生水利建设,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农水重点县、病险水库整治和中小河流治理,新解决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新增沼气用户8800户。三是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快通村通畅公路、机耕道和便民路建设,营造重要交通干线、水系10万亩“绿色通道”。

 

此外,市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邓锋荣透露,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突出产村相融连片推进,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强化农民增收工作责任,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突出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加快推进民生事业发展;推进农业对外开放合作,增添农业加快发展活力;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动力也是今年的工作重点。

 

着力提档升级

 

实现农业产业化新突破

 

记者从市委农工委了解到,今年,我市蓄势待发,开始向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迈进: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实现农业增加值260亿元、同比增长2.9%;农民人均纯收入9700元以上,同比增长12%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220万吨以上,同比增长3%;实施涉农重点项目110个以上,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

 

产业的发展,对于农民增收至关重要。“今年我们要在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市农业局局长吴明化表示,一是在产业基地建设上求突破,扎实推进“千斤粮万元钱”、“吨粮田五千元”粮经复合产业基地建设,认真抓好雁江蜜柑、简阳晚白桃、安岳柠檬及蔬菜等特色产业基地的提质扩面,进一步增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还要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推广、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等方面寻求新的发展和突破。

 

不仅如此,畜牧食品局局长张团结也告诉记者,今年,该局将大力发展特色品牌畜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培育现代畜牧业经营主体,在增强产业发展活动力等方面寻求新突破。

 

多措并举促

 

农增收致富

 

邓锋荣透露,为促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要健全农民增收工作责任落实、组织推进、政策措施、目标考核“四大体系”,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保障。要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多方面促农增收致富。

 

为了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市扶贫移民局局长黎平表示,要继续实施连片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着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社会扶贫,着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提升移民后扶工作水平,着力促进移民发展致富;强力推进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移民安置工作。(资阳日报记者 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