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迎来第一书记

05.08.2015  10:35

        一场规模宏大的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在全国展开。12.8 万个贫困村,正迎来驻村第一书记。最穷的村庄,最贫困的群众,将在未来几年的攻坚拔寨期发生巨变。

      为啥选派?

        多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探索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选派党建指导员、派干部驻村等做法,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这一经验得到进一步运用和推广。实践证明,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村“软、散、乱、穷”等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和改进机关作风、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抓基层、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要指示精神,今年 4 月底,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 ,对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工作作出安排。

        选派第一书记的重点范围是: 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村,要做到全覆盖。对赣闽粤等原中央苏区,陕甘宁、左右江、川陕等革命老区,内蒙古、广西、宁夏等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四川芦山和云南鲁甸、景谷等灾后恢复重建地区,要加大选派第一书记力度,做到应派尽派。       来自哪里?

        《通知》指出,第一书记的基本条件是 : 政治素质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农村工作;有较强工作能力, 敢于担当, 善于做群众工作,开拓创新意识强 ; 有两年以上工作经历,事业心和责任感强,作风扎实,不怕吃苦,甘于奉献 ; 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主要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和以往因年龄原因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尚未退休的干部中选派,有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方面专业技术特长的优先。并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人民团体、中管金融企业、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高等学校,要结合扶贫开发工作,对照《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确定的定点扶贫结对关系名单,每个单位至少选派 1 名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为基层作出示范。

        安徽的第一书记选派标准一直比较严格: 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的党员,40 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至少工作两年,自愿报名。为确保第一书记驻村下得去、 干得好、留得住, 经过不断完善, 还出台了《安徽省选派干部管理工作实施办法》 ,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的经费保障、在岗时间、离岗请假、培训制度、考核奖惩、保障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

        为有效激励干部到基层去,让投身基层真正扶贫的老实人不吃亏,让在艰苦环境干事创业的实干者得实惠,广西明确对积极报名参与、组织审查合格下派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的干部,在下派之前,符合干部选拔任用和公务员职级晋升规定条件的,予以晋升定级。目前,在 2012 年选派的 3000 名第一书记中,符合晋升定级条件的有 2382 人,获得晋升定级的 2289 人,达 96%。

        各地干部选派管理制度的完善,为第一书记光荣完成使命提供了制度保障,使他们成为传递扶贫政策、输送帮扶资源、打通扶贫开发“最后一公里”的桥梁和载体,有力地发挥着精准扶贫前线指挥所的作用。

      有啥优势?

        《通知》指出 : 第一书记要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注意从派驻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驻村主要职责有以下四方面: 建强基层组织 ; 推动精准扶贫 ; 为民办事服务 ; 提升治理水平。

        第一书记有哪些优势?通过对第一书记们的采访,记者深深地为第一书记驻村扶贫的魅力所打动,为他们能够发挥的作用而震撼。

        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能奋力推进扶贫工作、补上发展短板。采访中,记者感受到,第一书记普遍深怀爱民心,肩负责任感,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面对群众,以只争朝夕的干劲面对扶贫工作,奉献在基层,竭诚补短板。他们的工作状态是白加黑、五加二,远离家人、远离都市,把全部精力用在了为村庄谋发展上。白天走访调研,很多事情只能晚上来做:组织村民代表做表决,是晚上 ;撰写扶贫项目的申报方案,是晚上 ;进行工作谋划,是晚上 ;与两委班子沟通,还是晚上。

        工作能力强。第一书记都是各机关政治素质高、理论素养好的优秀干部,因此,他们进入贫困村开展工作,能够很好地把党的扶贫政策与村情民意相结合,即使遇到不懂不会的,也会主动查阅文件或找相关部门把问题搞明白,从而高效地推进工作。

        组织纪律性强。他们是机关优秀干部,受党的教育培养多年,入村任职能够给村两委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时间观念上、工作态度上,都可以体现机关干部的优良作风。他们入村后,班子开会准时了,项目推进有了明确的时间节点,对群众的态度转变了,群众办事方便了。

        见多识广,项目规划更精准。由于站得高、看得远、信息灵通,第一书记在村庄发展上眼光更长远,在产业规划上更容易把握先机。曾守福为下党村争取到了古村落保护项目 1200 万元 ; 张俊杰在蔡白村引入了美国大樱桃种植,每市斤可售 30元……

        联络广泛,更容易汇聚社会扶贫力量。第一书记驻村扶贫,不仅能获得选派单位的支持,还能获得其他人脉关系的支持,资金、信息、人力、项目甚至产品销售上遇到困难,都有更多的途径去化解。

        记者加了一些第一书记的微信,发现他们把微信“朋友圈”当作宣传本村项目推进的一个平台,引发了朋友们的关注、支持。第一书记入村后,可以说架起了村庄与外界的快速通道。

        能够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没有宗族影响,不与村里产生利益纠葛,做决策、处理事情更容易产生公信力。郑展朝驻东莲村,一位村民建房时紧靠山崖,考虑到大别山区夏季雨多、山体时有塌方的险情,郑展朝建议这位村民加固房屋后墙,但后墙延伸出去的部分紧邻该村民一位远方亲戚家的坟地,亲戚说什么也不答应。为了既保障建房村民的居住安全,又不致亲戚失和,郑展朝跑了不下十次,终于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能够带去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第一书记们在信息化办公、现代化管理上更有优势,能够对村两委班子发挥传帮带作用。很多第一书记入村以后,教村干部们学电脑、学开会、学管理项目,提升了村级管理水平,非常受欢迎。

        能够监督扶贫资金的使用。现在,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是社会热点,第一书记驻村扶贫,使扶贫资金的使用安全更多一层保障。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向两个百年目标挺进的道路上,重点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为的是不让贫困乡亲掉队,到 2020 年如期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