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乐园
省委农工委负责人解读我省创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机制专项改革方案——
□本报记者 李淼
我省新村建设曾以新农村综合体、微田园等创新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近日《创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机制专项改革方案》印发。方案有何新要求、亮点?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委农工委副主任刘铁。
新村建设是解困工程、民生工程旧村庄改造提升关系成败
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首先要明确“新村为谁而建”。《方案》提出,把扶贫解困作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这一思路的明确是一大亮点。刘铁说,新村建设是解困工程、民生工程,不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幸福美丽新村是传统农村的升级版,而不是现代城市的浓缩版。绝不能把城市街区搬到乡下,绝不能把居民小区移到农村,绝不能把农民群众赶到楼上。“要把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成为传承农耕文明的载体,成为让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乐园。”刘铁说,要统筹规划,成片推进,整村推进,但不是成片推倒、整村推倒,是新建、改造、保护相结合。
旧村庄重在“改”,着力完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民居功能;古村落重在“保”,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历史瑰宝,一宅一木都要倍加珍惜。“当前情况看,旧村庄改造提升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成败之举。”刘铁说。
“城乡一体、农民主体、产村相融、生态优先、分类指导”这一基本原则也将一以贯之。刘铁指出,“禁挖山、不填湖、慎砍树、少拆房”,凡符合“三避让”要求的,尽可能在原村落基础上改造提升;选址依山就势,避免沿路而建、占用良田。
2020年80%行政村完成新村建设六大创新机制保障目标实现
我省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80%左右行政村完成新村建设。“这项战略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刘铁表示,必须调整思路,以县为单位,抓紧修订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为保证建设稳妥有序推进,《方案》围绕6大创新进行突破。
建立统筹协调的规划体系。刘铁指出,《方案》要求以县为主统筹编制,但不能搞流水线作业、工厂化生产,更不能照搬照抄,千村一面。
健全分类指导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三大类区新村建设,并开展甘孜州九龙县和宜宾、泸州、攀枝花、雅安等地民族乡彝家新寨试点,在甘孜、阿坝、凉山州木里县农区和半农牧区启动藏区新居建设;巴山新居向广元、达州和乌蒙山区等适合地区探索推广。
加大产村相融机制创新力度。《方案》对深化农村改革、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深化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多方面提出细化要求。
完善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机制。《方案》提出垃圾收集处理、面源污染防治等机制,推广“微田园”经验,探索建立新村规划生态环境评价审查制度。
探索农村文化建设机制。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推动城乡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
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探索建立农村社区物业管理等市场化服务组织,探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机制,形成村民约定、自愿遵守、自我监督、自主管理的新型治理模式。
原标题: 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