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滴灌”扶贫润泽天府
5月8日,阆中召开会议,为岳林垭村、井溪河村出台精准扶贫方案,提出“三层分类”措施,将贫困对象划分为“温饱巩固型”、“越温待哺型”和“成长发展型”三个层次分类扶持,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5月13日《四川日报》)
“三层分类”见细致,“滴灌扶贫”显精准。在四川扶贫工作从“漫灌”到“滴灌”的转变中,像“三层分类”这样的创新做法不断涌现,推动了四川扶贫工作不断“精益求精”。如果说,滴灌带来了农业灌溉技术的“从粗到精”的历史性变革;那么,“滴灌扶贫”则催生了四川扶贫工作“从粗到精”的历史性跨越。
用“滴灌”来形容扶贫的“精准”,确实是一个很贴切的妙用。因为滴灌讲究的是将水准确、适量、合理的浇到植物根部,而扶贫工作同样讲究将扶贫利好精准“滴灌”到贫困户的“穷根”上。以阆中的“三层分类”措施为例,他们针对“温饱巩固型”、“越温待哺型”和“成长发展型”,量身定制相应的扶贫措施,不管是帮助发展产业,还是提供扶贫资金,都体现了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各得所需,使扶贫之“水”精准“滴灌”到每个村、每个户、每个人,让扶贫对象既“喝足”又“解渴”。
其实,“解渴”的不仅是阆中,在精准扶贫措施的推动下,四川很多地方、很多群众都享受到“滴灌”扶贫带来的甘甜。据报道:四川把资金项目和干部帮扶精准沉到村、扶到户,一户一台账、一家一规划。2014年凭借精准发力,全省一举摘掉129.6万顶“穷帽子”。成绩的背后,是四川对扶贫对象的精准化识别、对扶贫资源的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正是由于这些精准、精确、精细,让贫困群众在产业、资金、技术、就业等方面,享受到“滴灌”扶贫带来的甘甜。
或许,上面这些数字和措施说得有些笼统,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来看一个具体事例:在广元市利州区龙潭乡,贫困户张子奎迅速脱贫,是因为在产业方面“自己点菜、政府下厨”,政府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从事摩托车修理和番茄种植,使其全家年增收1万元。可以说,这样的个性化帮扶“套餐”,正是四川精准扶贫的体现。它启示我们,精准扶贫必须因户施策,因人而异,由群众“点菜”,政府“下厨”,群众需要什么,政府就提供什么样的扶贫“菜单”,从而弥补贫困家庭脱贫致富能力的“营养缺失”。
的确,精准扶贫必须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尊重群众意愿,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在这方面,我们有教训可循的,大家或许不会忘记这则新闻:某地政府为一贫困村提供了120头“扶贫羊”,结果因为水土不服,变成了部分村民的“餐桌羊”。这就是没有做到精准,违背了资源条件,忽视了群众意愿,归根结底是粗放思维惹的祸。
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更有利于为我们厘清认识,增强做好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我们要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从当地资源禀赋出发,从市场导向出发,从群众需求出发,针对不同的贫困村、不同的贫困户,区分情况,对症下药,在帮扶措施上,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宜商则商,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针对性、个性化、可操作的要求。要对贫困人口实行个案帮扶,即因户施策,一户一个办法,或养鸡,或养猪,或种药,或种菜,根据群众自己的意愿选择帮扶产业,切不可因为“一锅煮”导致“众口难调”。
植物只有在精准浇灌下才能茁壮成长,扶贫只有在精准“滴灌”下才能收到实效。当今四川已经进入精准扶贫时代,就让我们借鉴经验,不断创新,用智能控制“滴灌”扶贫的精准度,让扶贫之花茁壮成长,让扶贫之水润泽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