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民“订”出好日子——南江县“订单农业”助推精准脱贫

20.06.2016  10:23

 

  6月4日,南江县天池镇栗园村四社老党员侯兴良起了个大早,把前一天从地里摘好的辣椒装箱后,拨通了企业收购员的电话。半小时后,侯兴良的200多斤辣椒装上车,“‘订单农业’让我们拴上了保险绳挣钱。”侯兴良高兴地说。近年来,南江县以市场为导向开启“订单农业”模式,把农户、中介组织、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和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条紧扣起来,实现了企业与农户“双赢”,助推了百姓精准脱贫。

      特色引领 全域发展一盘棋

  “只要老板下订单,给种子,我们今年还是继续种豇豆。”6月6日,南江县沙河镇石岭村的贫困村民包晓燕、罗刚丰等人就早早来到镇政府询问有关豇豆订单的事宜。听了镇政府分管农业领导的政策宣讲后,包晓燕、罗刚丰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南江县按照“南茶、北羊、中蔬(菜)粮(油)”的思路,将订单农业发展定位在“”和“”上,体现在“点、线、圈”上,以精准扶贫村为重点,着力打造北极、元顶子、杨坝等三个5万只订单南江黄羊养殖示范基地和100个家庭牧场,长赤、红光、正直、沙河等地10万亩优质水稻、2万亩川优6203优质稻基地、15万亩优质油菜产业基地、2000亩马铃薯原种生产基地及10万亩商品薯基地,元潭、下两、杨坝等地5个千亩万寿菊示范基地,下(两)-关(路)线、元(潭)-台(上)线、野(羊溪)-正(直)线等地6个万亩金银花订单生产示范基地,以“一环两园”为核心,辐射带动建设元顶子-黑潭-正直-和平、元顶子-红光-傅家-长赤-赤溪、南江镇-流坝-杨坝-坪河、柳湾-贵民-汇滩四条百里茶叶产业长廊。

  截至目前,全县成立南江黄羊、南江金银花、南江大叶茶等产业协会50个、专合组织485个,发展会员2万余个,带动农户5万余户。全县订单农业已达45万亩,订单农业产值达到15.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3.6%。

      龙头驱动 铸就品牌南江造

  “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新型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就是帮助农民增收。”南江县农业局局长陈晓初介绍,为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及品牌优势,该县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来抓,有效探索出了“龙头带动型”“合作社带动型”“订单+信贷型”等全县订单农业模式。

  企业直接与农户签订合同。省级龙头企业四川北牧南江黄羊集团与贫困村农户签订“借羊还羊、全程服务、订单养殖”合同,推行“125”精准脱贫模式,即龙头企业借给每户贫困户1只公羊、20只母羊,年可实现养羊收入5万元以上,贫困户第3年开始还回同质同量的羊(第3年还20%、第4年还30%、第5年还50%)。该模式的建立与推行,有效带动了东榆、杨坝、沙坝等28个乡镇84个贫困村1300余户贫困户年均增收1.5万元以上,810户依托黄羊养殖实现脱贫。环永农业自2014年开始,在沙河镇上营村、中心村、红旗村等地采取“133”订单蔬菜发展模式;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合同。通过不断壮大,现已在沙河镇上营村建成了万亩蔬菜订单生产基地。农户与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合作社将收购的农产品进行粗加工,交售给企业进行精加工,再由流通组织外销。环宇农业在杨坝镇的尖山村、罐坝村等3贫困村建成了万亩万寿菊种植基地,注册成立了南江县万寿菊种植专业合作社,与2500余户贫困户签订了3000亩万寿菊种植合同,年产值达1200万元,贫困户年增收3200余元。2016年在下两镇、元潭镇等8个乡镇25个贫困村发展订单万寿菊生产2.4万亩。同时为解决贫困户产业发展生产规模小、收益率低,很难得到有效资金支持的困难,南江县农商银行积极探索,开发出了“订单+信贷”模式,即农户凭借与企业签订的订单作保证,可在享受小额信贷的基础上再获得订单价值10%的资金支持,农户在信贷支持下逐步扩大订单种植规模,经济收入逐年提高,实现了农户与银行“双赢”。

  目前,全县先后引进喜来登集团、翼展集团、大行宏业、环永农业、益雅农业、环宇农业等发展订单农业龙头企业55家,成立南江黄羊、南江金银花、南江大叶茶等产业协会50个、专合组织485个、发展会员2万余个、带动农户5万余户。据初步统计,2015年全县53个贫困村仅订单农业一项,户均实现收入1.1万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40%以上。

      科技支撑 上下联动谱新篇

  南江县农能办职工冉东积极探索“高效种植业-生态养殖业-沼气工程-有机肥料”生态循环立体种养模式,在赶场镇井坝村流转土地200亩,山林500亩,投资1280万元,利用土鸡产生的粪便生产沼渣、沼液用于种植有机蔬菜、莲藕、玉米、牧草和繁殖蚯蚓;再将蚯蚓、玉米、牧草用来养殖土鸡和生态鱼……这仅仅是南江县农业订单科技战略下的一个缩影。

  南江县出台了19条农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对在农业科技开发、农业技术服务中取得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人员和企业给予重奖。对龙头企业、专业村、种植大户在登记、注册、土地使用等方面采取政府扶持、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优惠。对在县内从事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人员,实行工资待遇、职务职级、职称“三不变”,促进科技人员带头创办农业经济实体。遴选聘任了156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农业科技知识广、精、尖的农业科技人员,组建南江黄羊、南江大叶茶、南江金银花首席专家服务团队3个、专业组21个,采取“常下乡”“下长乡”的方式,深入生产一线“一对一”结对帮扶,指导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精准扶贫村的订单农业发展工作。编制工作清单,张贴“作战图”,制订“施工图”,全面实行“挂图”作战。积极与中茶所、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和省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邀请专家教授到乡到村举办茶叶、金银花、蔬菜、畜牧养殖等技术培训班,“点菜式”培训贫困村技术骨干1500余人次,现场观摩田间技术指导11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份,培训各类“田秀才”2100人、“土专家”8500余人,新型职业农民1055人,普及型培训2.35万人(次),全县156个贫困村2.2万户贫困户均接受了“换脑增智”……

  同时,实行“一个订单品种一个分管领导、一套班子、一个队伍”的推进机制,落实领导班子挂包责任制,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现场会,建立农业产业资金项目向订单农业发展示范区进行倾斜,为示范区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良好推动作用,逐级将订单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任务分解到部门和乡镇,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半月督查、按月通报、动态管理,将目标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和专项考核,对订单农业产业发展实施较好、带动促进周边农户致富的乡镇、企业、农户,实行重奖,对订单农业发展进度滞后、存在问题较多的乡镇实行半月一次督办,严格督导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