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笑容见证雅安灾区新生 座座新村拔地而起
幸福笑容见证灾区新生
座座新村拔地而起,产业基地从无到有——
1月10日,灿烂阳光下,宝兴县大溪乡曹家村村民赵绍忠家鱼塘的鱼儿在跳,雨城区南郊乡余家村采摘园里的红草莓在摇,芦山县芦阳镇火炬村农家乐老板寇路群在笑……
2013年4月20日,一场7.0级强烈地震突袭雅安。两年多过去了,在这片震后土地上,一座座新村拔地而起,一个个产业基地从无到有。灾区群众一张张笑脸,是对灾后新生最好的诠释。
住房重建放首位 “雅安速度”得民心
“今天赶场,买些米和油,慢慢准备年货喽。”虽然还有一个月才过年,但芦山县龙门乡隆兴村村民陈瑞安已经在准备年货了。
73岁的陈瑞安是村里的特困户,地震时家里的房屋垮塌。陈大爷没想到的是,2014年1月,震后第8个月,自己没花一分钱,政府就为他修建好了保障房。和陈大爷一样,2014年春节前,雅安625户特困户全部入住新居。地震一周年前,4482户建房困难户全部搬进新家。震后不到两年,雅安78792户农房重建全面完成。白墙青瓦的小院,有楼顶花园的小楼,如今在灾区农村随处可见。
以人为本,民生优先,雅安市把城乡住房重建放在整个重建工作的首位。截至2015年底,全市33696套城房重建全面完工。
“雅安速度”跑赢了时间,赢得了民心。
2015年12月29日,芦山县首批197户城房重建户全都抽到新房。首批抽新房的居民孙瀛滨一直把党旗放在胸前。抽到房号那一刻,他说了一句“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道出了所有重建户的心声。
配套设施集中建 生活便利又多彩
以前,荥经县安靖乡靖口村村民去赶场要看天而行。每逢下雨天,进出村子的花凰路总是泥泞不堪,“出门一腿泥,进门泥脱皮”。灾后恢复重建中,长8公里的花凰路全部修成了水泥路。“现在安逸了,我们不仅出门方便了,好多新鲜农产品也可以运出去,卖个好价钱。”村民陈朝君很感慨。
其实,灾后恢复重建之初,花凰路改造并没有纳入规划。要解决迫在眉睫的出行难,超过上千万元的建设资金从何而来?
荥经县规划局副局长黄河说,源自灾后重建资金使用机制的创新,“在重建中,我们把党政机关综合大楼这个项目取消,把1000多万元的灾后重建资金用于民生类的项目。”
通过重建,灾区群众生活更便利,不仅仅体现在出行上。震中芦山县龙门乡着力打造龙门古镇核心区,不仅有造型别致的居民新区,还具备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新修的龙门乡青龙场村村级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农贸市场、信用社等陆续投入使用。
如今每逢节日,龙门乡就会组织各村文艺演出队举办文艺汇演,利用新建场地,自编自演节目,歌唱灾后重建带来的新变化。
产村相融农旅融合 重建惠民生态富民
“以前一直在外面打工,地震后我们家修了新房子,我就回来开农家乐,收入是在外打工的几倍。”新年伊始,雨城区南郊乡余家村农家乐老板何玉芳已忙碌起来,在村里新建的草莓基地里,草莓红了,游客纷至沓来。
两年前,余家村还是个靠着一座吊桥进出的小村庄,在成都市的援建下,一个被蓝莓、草莓、猕猴桃等产业基地围绕的美丽新村诞生了。
产村相融、农旅融合是雅安抓住灾后恢复重建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着力点。按照重建规划,雅安以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制定了“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的总体思路,重建惠民,生态富民成效显著。
在宝兴县,大溪乡曹家村村民赵绍忠在重建中新建了一口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的鱼塘,吸引了不少垂钓者。穆坪镇雪山新村整体打造的乡村酒店去年7月开业后就持续火爆,今年元旦期间客房爆满,让雪山村人乐开了花。
灾后恢复重建中,芦山县芦阳镇火炬村鼓励村民通过自主经营和土地流转,发展特色观光农业。作为村里最大的农家乐老板,村民寇路群去年种了几十亩猕猴桃,“农家乐和猕猴桃两项产业,保守估计一年收入20万没问题。”
新村新生活,新业新希望。对于雅安灾区群众来说,幸福的日子就在眼前。
本报记者 游飞
原标题:幸福笑容见证灾区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