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脱贫人口过上体面的小康生活

16.03.2016  18:29

 

[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上一年的7017万减少到5575万,减少144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上年的7.2%下降到5.7%。]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扶贫攻坚战的第一年。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在此前召开的2015年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到,“十二五”期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66亿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6000万左右,减少了1亿人。

在这场政府强力推动下的扶贫攻坚战中,日前,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部分农村人口未能脱贫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充分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和社会分工。政府理当主导帮助最后五六千万贫困人口脱贫,但是要想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还是需要让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更加市场化。

农民贫困的根源

在党国英看来,虽然贫困是由一连串的因素造成的,但是多年来贫困的根本原因还是农民的隐性失业,就是农民的有效工作日不多。“他们自给自足,没有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和社会分工,这导致农民的劳动效率很低。”同时这也跟当地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有关。

党国英举例说,农民务农,平均每户约10亩地,按照正常标准来计算,四五十个工作日就足够了。相对于城市工作三百多个工作日(考虑加班等因素),显然收入没有优势。若是农民兼业外出务工,在工种转化时,劳动时间的损失比较大。当他们参与社会分工,跟市场结合成为专业性的产业工人,每年的有效工作日就会延长,收入自然会提高。这时,农民已经不再是农民。

他认为,如果在贫困地区,各种要素市场化以后,会很好地解决贫困问题。

以劳动力要素为例,在充分的市场条件下,贫困人口只要有就业能力,在家乡不能充分就业时,就会主动做其他选择,比如转移到城市中就业。农民的流动最终会形成一个城乡居民收入的均衡点。

那么,这种转移是否存在门槛呢?

党国英认为,转移肯定是比不转移要好。最主要的门槛不是就业难,而是农村土地制度不合理。现行制度不利于耕地流转,影响农业规模经营水平提高。土地制度还不允许农民的宅基地进入市场交易,限制了宅基地实现其市场价值,其他所谓的教育资源短缺、社保体制不顺等问题,均不是最主要的。

具体来说,在农村,宅基地是一户一宅,相对于城市居民所居住的楼房来说,土地的价值相对要高许多。在竞争充分的市场条件下,农村住房的价格应该比城市的单元楼房价格要高。只是现行的土地制度导致情况正好相反。

脱贫后要考虑3亿人的“体面

在中国,最新的扶贫标准是2011年设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每年还将根据物价指数、生活指数等动态调整。相较于此前的标准1196元,增幅为92%。

贫困线的提升,意味着减贫任务的增加。这直接导致当年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688万人增加到1.28亿人。

国家统计局上月底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上一年的7017万减少到5575万,减少1442万人(比上年多减21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上年的7.2%下降到5.7%。

刘永富在去年10月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讲到,2014年贫困标准上升至2800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约相当于每天2.2美元,略高于世界银行1.9美元的贫困标准。

党国英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甘肃调研时,他做过估算,现行2800元的贫困标准线,其实只是满足了中国摆脱绝对贫困的标准。即使每人每天8元,能够保证吃饱,大体上还有营养保证。但是如果翻番的话,就能够让他们过上更体面一些的生活,因为他们还需要有一些其他消费。

他说,这是按照恩格尔系数不高于50%来估算的。按照16元的标准,每月每人差不多应该有500元,一年就是6000元。要是这样的话,在甘肃农村,一个四口之家,年收入就达到24000元,这对农村家庭来讲是比较可观的。当然在其他发达地区,要求就更高一些。在他看来,“这是脱贫以后达到小康的标准”。

党国英表示,按照他的理解,目前官方的标准解决的是绝对贫困的状态,按照不超过50%的恩格尔系数来扶贫的话,达到的是小康标准。换句话说,面对五六千万的贫困人口,要解决的是生存的问题。不过,要达到有意义的小康标准,让人们都过上体面的生活,那么这部分群体无疑数量更大,大约有3个亿。

那么,是否应该在2020年之后再去提高扶贫标准呢?

他认为,从政策的稳定性来讲,不建议现在就提高扶贫标准,而是考虑物价指数、生活指数进行动态调整。只是需要认识到,这两个标准的存在。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基础之上,还要有比现行脱贫标准更高的小康标准。

党国英认为,要实现摆脱绝对贫困状态的脱贫,财政兜底是可以实现的;不过,要实现“3个亿”这一更高层面上的小康状态下的脱贫,就一定要做到改革脱贫、发展脱贫。如何改革?还是要讲市场化,特别是要素的市场化;如何发展?就是要通过城市化,让贫困人口逐步进入社会分工体系,在农村要搞规模经营,走专业化的道路。

要用更市场化的方式来脱贫

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使得目前扶贫开发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中央明确提出,必须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为此,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并且还将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

党国英认为,脱贫工作政府当然不能缺位,主要是因为五六千万的绝对贫困群体,要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是一个公共性的问题。政府理应发挥这样的主导作用。而且,国家有条件提前完成现行脱贫目标。

不过,要想让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还是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党国英提到,贫困地区不论如何扶贫,都需要规模化,才能实现脱贫。以前在河南一个地方调研的时候,他发现当地有农户种苹果,但是卖苹果要花掉其70%的时间。随着当地农民普遍种植苹果,形成规模以后,收购商就主动上门了,这样卖苹果就变方便了。

这就涉及精准扶贫。中央明确要求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党国英表示,除了精准识别外,还要注意扶贫资金要花得有效率。

他举例说,如果一个村庄有10户人家,只有1户贫穷,那其余9户也不会特别富裕。如果不提高这9户的水平,那么这1户即使提高,也只是会跟他们一样,仍然无法实现整个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经济活动要具有集约性,农户经营要达到一定的规模,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将扶贫当成发展的一个方面,通过提高市场化、专业化的程度,就可以改善整个社区共同体的生活状态,说白了,就是“水涨船高”。

对于外界有声音称,扶贫缺乏第三方评估,党国英认为,所有的公共政策其实都涉及评估问题。这个钱应该由政府来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