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现川内首座西周城址 专家称或比肩金沙、三星堆

28.08.2014  12:03

分布图

  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省考古研究院在广元昭化发现一处西周城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据介绍,这是四川地区首次发现的西周城址。此外,城址附近还发现有一处古关口,据推测为早期“葭萌关”。

  专家表示,此次发现对全面认识周蜀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甚至可以提升蜀道申遗的竞争力。

  昭化现川内首座西周城址 近十年来先秦考古最重要发现

  2014年7月至8月,按照剑门蜀道旅游总体规划,将在昭化土基坝和摆宴村建设民俗驿站,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广元市博物馆、昭化区文物管理所对该处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考古现场负责人陈卫东介绍,共发现各类遗迹现象43处,其中墓葬27处,建筑基址7处,古关口1处,城址1处,陶窑3处,灰坑4处。

  此次发现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摆宴坝城址。据了解,摆宴坝城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从出土的陶片判断,其年代应为西周时期。陈卫东表示,该城址的发现是四川地区首次发现的西周城址。

  “广元昭化一带是连接巴蜀与周秦地区的关键点。”这是与会专家的共识。周、蜀文化怎么联系的、通过哪条道路联系?三星堆城址废弃后,是不是有一些人北迁?这次发现可以提供重要线索,该城址的发现将以宝鸡为核心的周文化和以三星堆为核心的蜀文化联系起来。

  “这是继三星堆和金沙重大发现以后,近十年来四川的先秦时期夏商周考古最重要的一个发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表示。

摆宴坝城址出土的陶片

  现场发现两道墙 或为古蜀道上“葭萌关”

  勘探中发现一处古关口,东、西两道夯土墙,其中西墙长66米,东墙长42米,两墙相距约30米左右,考古人员根据出土的陶片判断其应为春秋战国时期,推测可能为早期的“葭萌关”。

  蜀道是联系四川和陕西的重要通道,承载着关中地区与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陈卫东表示,昭化一带是古蜀道的核心地带,该关口的发现对于了解早期蜀道的走向和蜀道的申遗提供重要的资料。

  此外,考古队还发现了一批战国至西汉的墓葬,当与秦灭巴蜀后的移民有关。

摆宴坝城址出土的陶片

   专家:古蜀文化城址的第二个标本 期待重磅发现出土

  “很激动。”成都博物院副院长江章华如此描述听说此次发现后的心情。他认为,此次发现的城址的文化性质,和金沙基本上一致。而城址年代是否可以更早,早到三星堆时期,以及该城的性质,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勘察。“无论如何,对巴蜀历史来说,这些都是新的内容。”

  “这是古蜀文化城址的第二个标本。”高大伦认为,古蜀文明有多辉煌、影响有多远——三星堆、金沙有很多谜,而这些问题靠三星堆、金沙本身恐怕还解决不了,要跳出它们之外去寻找答案。

  由于目前考古发掘工作刚刚开始,高大伦表示,很有可能会像三星堆、金沙一样,在这里发现重要的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