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昭化首次发现西周城址 或是三星堆人在王国覆灭后所建

27.08.2014  14:36
 

古城遗址分布图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日报记者 吴晓铃)广元昭化古城在三国时期就是川北重镇。然而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近日配合剑门蜀道旅游总体规划进行考古调查时,竟然在此发现了一处西周时期的城址。这是四川在三星堆古城遗址之外,惟一发现的一处古蜀文明时期的城址。此外,城址附近的一处关口遗址,也被认为就是古代葭萌关。而同时发现的一处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墓地,则对全面认识秦灭巴蜀及其秦移民提供了重要资料。

8月27日,昭化土基坝和摆宴村考古情况说明会在省考古院举行。据介绍,今年7至8月,按照剑门蜀道旅游总体规划,当地政府拟在昭化土基坝和摆宴村建设民俗驿站。受广元市文物局的委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广元市博物馆、昭化区文物管理所对广元昭化土基坝和摆宴坝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结果很快便有重大考古发现。

古城址远景

据考古现场负责人陈卫东表示,这次考古调查,共发现各类遗迹现象43处,其中墓葬27处,建筑基址7处,古关口1处,城址1处,陶窑3处,灰坑4处,而最重要的发现便是古城遗址和古关口遗址,以及秦汉时期的墓葬。陈卫东说,位于摆宴坝的古城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从出土陶片判断,其年代应为西周时期,该城址的发现是四川地区首次发现的西周城址,也是将以宝鸡为核心的周文化和以三星堆为核心的蜀文化的交汇点,对于全面认识周蜀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三星堆考古工作站站长雷雨则表示,这个古城址的时间,恰好位于三星堆王国覆灭之后。“该城址会不会就是三星堆人中的一支北迁所建?随着进一步考古发现,谜底将一一揭晓。

此次考古发现中,还在上坪发现一处呈长方形的关口。周科华介绍,勘探发现东、西两道夯土墙,其中西墙长66米,东墙长42米,两墙相距约30米左右。从出土的陶片判断其应为春秋战国时期。而史书记载,这一时期“蜀王别封其弟葭萌于汉中,号曰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根据两道墙的分布和面积,考古工作者认为这极可能就是早期的“葭萌关”。而该关口的发现,对于了解早期蜀道的走向和蜀道的申遗提供重要的资料。

  古城址出土的陶片

不仅如此,考古人员还在跑马梁发现了一片总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墓地。这片墓地的时间,便属于秦汉时期。专家们认为,秦灭巴蜀以后,秦对巴蜀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移民,而昭化就是移民的重镇之一。本次调查勘探新发现的一批重要遗存,对于进一步认识“剑门蜀道”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作用。专家们认为,这次发现的遗址从价值而言完全可以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纳入大遗址的保护范围,应该马上保护,并展开相应研究,以便从中探寻古蜀文明的诸多秘密。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中央政治局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习近平为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序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