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地震灾区:让社会力量“填补”重建盲区

17.04.2016  09:24

  俯瞰雅安市宝兴县雪山村(3月25日摄)。

 

  新华社成都4月16日电 (记者王迪 董小红)在四川雅安市石棉县,村民徐登文家的黄果柑今年卖得不错,不仅有东北果商找上门收购,还在电商平台卖得很火。

  黄果柑是石棉当地特有水果,以前销路没有铺开,村民的果子很难卖出去。2015年下半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始帮扶村里合作社,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品质控制管理体系,还借助线上电商渠道推广,让村民卖果子不再发愁。

  徐登文家的变化是芦山地震灾区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缩影。震后,大量的社会力量涌入灾区,为了让广大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科学有序参与抗震救灾,雅安市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建立了全国首个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引导社会力量发挥作用。

  灾后重建启动后,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转型为雅安市群团社会服务中心,建立了116个乡镇分站点,还聘请了156名志愿者专门服务社会组织,完善了覆盖全市所有乡镇的社会组织服务网络体系。

  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雅安市群团社会服务中心汇聚了全国知名的公益社会组织。截至目前,已经有82家社会组织入驻该中心,累计对接公益项目1449个,涉及资金33.36亿元。

  “搭建完善的服务网络,政府从‘全能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引导社会组织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社会力量的优化配置。”雅安市群团社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雪松说,灾区探索形成了“党政负责、群团实施、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服务模式, 芦山地震发生后,“雅安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体系建设”“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社会组织培育”“灾区人文关怀”项目,纳入国务院《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安排重建资金9042万元。2015年6月底,雅安全面完成市、县(区)、乡(镇)三级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体系阵地建设任务,共建成市中心1个、县中心8个、乡镇中心116个,实现对灾区全域覆盖,并培训社工1500余人、孵化本土社会组织100余家。


      今年春节前,雅安市灾后重建社会治理重点项目——“我爱·我家”社会服务项目启动,由雅安市49家公益组织承办,在全市范围内的100个新村实施。该项目旨在扶持雅安本土社会组织,改变目前雅安市社会组织专业性弱、社工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


      曙光公益承接了西大街社区的“我爱·我家”社会服务项目,今年将开展30多场社会服务。随着活动的开展,曙光公益的发展变化日益明显。唐小刚直言,“只有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投入社会管理中。”


      雅安市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举行各类专业技能培训,让社会组织在实战中不断成长,是雅安的有效探索。“一些本土的初创社会组织通过探索和实践得到成长,无论是机构的专业度还是社工的从业水平,都有巨大进步”。


      除做好本土社会组织的培育外,雅安还以项目为载体,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壹基金等社会组织,实施一批就业创业扶持、特殊困难群体帮扶、社会治理示范村建设、精准扶贫开发等人文关怀类民生项目,助力灾区可持续发展。壹乐园是壹基金品牌项目之一,地震后壹基金与雅安各方合作,先后援建119间音乐教室、119座壹乐园游乐设施和11座壹乐园多功能运动场。


      法律援助、纠纷调解、儿童维权、婚姻家庭咨询、参与灾后重建……随着大群团工作格局的形成,我省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步伐正在各个领域纵深迈进,不断迎来长足、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