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党97周年】扶贫干部专题(一):记我校赴色达年龙乡精准扶贫干部陈永平

29.06.2018  10:31


 

                                                                陈永平与村民亲切交流



陈永平,1997年7月毕业留校工作,担任我校学生校外实习工厂指导老师,后派往巴中二中支教并担任校长助理,历任我校服美系专职辅导员、教学秘书、学校建设处办公室秘书、纺织工程学院办公室主任、学生处办公室主任。

 

响应扶贫号召 深入藏区攻坚


2017年9月21日,陈永平前往色达县挂职党校副校长并负责我校对接色达县联络工作。家人们受其执着的决心感染,力挺他勇敢奔赴新的征程,为陈永平此行增添了许多温暖。初来色达县,陈永平就被当地的风景吸引,平地小丘泛着绿色的点缀,广阔的平原上长着茂密的庄稼,羊群漫步,给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雪花。

放眼望去,远处的色达乡民早已热情地拥簇在一起迎接他的到来。乡民们衣着破旧朴素,黝黑的面庞、憨厚的笑容与充满期待的眼神让陈永平感到安心的同时,也深刻明白自己的责任,“人这一生能够在年富力强时投入到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就像色达平原一样,陈永平的心如同它的广阔,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早已是归属。

初到高海拔地区工作,陈永平经常出现严重缺氧与头痛恶心的症状,让他吃尽苦头。走路稍微快一点,就会心跳加剧胸闷难受,像在平原地区快速跑了3千米的状态。

保持一颗乐观的心,认真踏实做好本职工作,换来的是无比的快乐和幸福。面对困难,陈永平始终不忘共产人初心,始终保持一个纺专人的优良作风,牢记“敬业奉献,民主和谐,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中。

 

真心实意融乡民 脚踏实地促沟通


陈永平心知要想做好扶贫工作,需要融入到乡民之间。半年多来陈永平从高校转向扶贫攻坚,从成都平原到色达高原,为了尽快融入,他主要在三个方面格外用心:一是尊重当地干部群众、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与工作方式;二是主动承担繁琐的基础工作,切实为当地干部群众做实事;三是不计较个人得失,帮忙不添乱,以真情真心坦诚以待、取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在精准扶贫扶贫工作中,陈永平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在一些具体工作联络、协调和组织中,他感到许多环节繁琐冗杂,也有个别工作人员办事懒散拖沓,导致工作难以延缓。陈永平耐心解决矛盾,慢慢改善了相关情况。

此外,语言不通也使工作效率受到影响,开展工作时常常需要双语干部现场翻译。因此,陈永平在年龙乡的每一天,都不忘提高自己藏语交流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陈永平每天抽出空余时间请教双语干部学习当地语言。在藏语环境的耳濡目染下,陈永平与藏民的交流渐渐方便了起来。他每天挨家探访慰问,虽口音稍显别扭,但其真诚的态度逐渐感化了每一个年龙乡民。就连放学归家的孩子们,在路上碰见他也会亲切地叫一声“平哥”。陈永平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和真心相待快速地融入了这个年龙乡这个大家庭。

 

珍爱美丽乡土 憧憬振兴未来


扶贫的路上,陈永平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是全民脱贫致富的坚强后盾。没有党的正确领导,深度贫困的民族地区难以实现如此快速的发展。在党的领导下,学校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由县下移推进到乡镇再到村,按照省委统一要求,由县下移推进到乡镇再到村,在色达县年龙乡,从抓紧党建促脱贫、产业脱贫、教育扶贫和群众工作四个方面发力,结合扶贫村实际,围绕村民要求,依托学校资源,在学校的坚强领导下,通过“扶志”和“扶智”,为高原深度牧区年龙乡及日沙玛村的科学规划、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到这片土地仅有几月,但这个几个月来的每一天,无疑是陈永平人生中最难忘的光阴。同甘共苦的朝夕相处与尽心尽力的扶贫攻坚,让淳朴的乡民们感受温暖与前进的力量。在色达期间,父亲重病,他无暇回家照顾,直至今年6月21日,父亲病逝,他仍然战斗在扶贫一线。在深入藏区的扶贫路上,陈永平更加懂得珍惜与感恩,更加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学会以真诚坦然的心态面对生活。(电信学院 数媒171 刘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