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决战脱贫攻坚同步全面迈向小康——达州市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5.10.2016  18:12

 

 

渠县流江生态园。

 

宣汉县化景镇盘山公路。

 

大竹县幸福新村。


        □王永明/文达州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供图
    2016年,达州全市计划“摘帽”的贫困村中,有卫生室的145个,占目标任务的97.32%;有文化室的148个,占99.33%;有硬化路的达149个,占100%……一串串骄人的数字,见证了达州一年来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百姓的幸福民生。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小康!”10月12日,在达州市第四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包惠的话语铿锵有力。
    2016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开局之年,也是达州市首批贫困村 “摘帽”和贫困人口“退出”之年。面对脱贫攻坚的艰苦任务和严峻形势,市委旗帜鲜明,态度坚决——“今年,我市计划摘帽149个贫困村,脱贫12.76万贫困人口。这一任务必须完成,没有任何价钱可讲!
    如期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具有重要的标杆意义。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的要求,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切实兑现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坚决打赢这场没有退路、也输不起的第一场“硬仗”?
    坚强的组织领导,科学的决策指挥,是打赢这场硬仗的关键核心。承载一份庄严承诺,各级党委政府坚决挑起这份厚重的责任担当。
    早在今年4月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上,达州就提出把“脱贫攻坚”作为今年全市两大关键任务之一,将脱贫攻坚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市委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勇立争先之志,善谋破题之举,提出“用脱贫攻坚统揽三农工作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理念,成为全市脱贫攻坚的作战总纲。
    科学统筹谋规划,铆足干劲抓落实。市委书记包惠挂帅国家级贫困县宣汉县三墩土家族乡大窝村;市委副书记、市长郭亨孝联系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万源市大沙乡青山村;其他市级领导全部挂图作战,率先垂范,冲锋在前!
    使命如山,号角催阵。全市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10个专项方案实施小组,在全省率先建立“双组长制”,明确县级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市县部门的主帮责任,乡镇的主责责任,村组的主抓责任,群众的参与责任;形成“领导包村、部门帮扶、工作组指导、党员干部联户”的网格体系,828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全部覆盖,3247名优秀干部驻村帮扶,其中4名正县级干部挂任乡镇党委书记、15名副县级干部挂任党委副书记。同时,要求把脱贫攻坚与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密结合,党员领导干部一年内必须有3次组织生活在贫困村开展……
    此外,全面落实“五+一”贫困村帮扶机制,实现每个贫困村均有1名联系领导、1个帮扶单位、1名村第一书记、1个驻村工作组、1名驻村农技员和1名法律顾问,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确保贫困户能脱贫、真脱贫、快脱贫。
    4月,达州对全市2016年预脱贫149个贫困村进行全面调查摸底;6月,对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开展专项督查;8月,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蹲点调研督导;9月,6名市领导带队对各县(区)开展脱贫攻坚评估检查;10月,脱贫攻坚考核暨“走基层”活动全面开展……战鼓紧锣密鼓,落实雷厉风行!
    脱贫,希望所在;攻坚,力量所在;奔康,目标所在。勇乘东风,挺向贫困深处的进军所向披靡,征程上的堡垒,正一个个被突破!
    在达川区永进乡佛尔岩村,一条长达20多公里蜿蜒盘旋的水泥路从山外延伸进来,缠绕在幢幢白墙瓦屋和层层梯田间,贯通了山外的世界,也穿越了村子悠远的历史。
    “荒山秃岭几面坡,光棍汉儿打成坨。”而作为该乡最偏远的贫困村,这是曾经在当地流传甚广的一则顺口溜。精准扶贫工作纵深推进,2016年整村脱贫摘帽指日可待……
    佛尔岩村的变迁,只是达州今年149个预脱贫村嬗变的缩影。攻坚拔寨的冲锋战役,正在16591平方公里的巴渠大地全面打响!
    结合实际,达州绘制了“13221”脱贫攻坚路线图,坚持全力打好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民生保障“三大会战”,构建资金项目统筹管理和数据信息智能管理“两个平台”,强化督导考核和宣传引导“两个抓手”,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和最终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小康”。
    达州还大胆突破实施“八条超常举措”:大幅提高脱贫攻坚工作的考核权重;优先安排项目资金,凡申报涉农项目和民生资金必须优先安排、覆盖贫困村和贫困户,否则一律不予预算、一律不予审批、一律不予资金拨付、一律不予竣工验收、一律不予决算审计;坚持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双轮驱动”战略;全程透明强化管理,既注重脱贫成效,又注重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过程;严督实查逗硬问责,组建脱贫攻坚工作督查巡查组;鲜明导向选用干部,把脱贫攻坚工作与干部任免、转岗等挂钩;注重实效重抓激励,正反结合典型推动。把最强的人力、最大的财力集结到脱贫攻坚一线,超常推进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开展。
    同时,达州通过“三比三看”、“六进六出”办法,精准筛选识别贫困户,确保真贫真困 “一户不漏”。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扶贫搬迁安置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创新推出 “教育资助解困一批”,实现因户施策,对“”施治,把扶贫资金和项目精准地引导到特定人口、具体家庭,即便是鸡犬相闻的左右邻居,也有不同的扶持政策。精准地把828个贫困村纳入“17大扶贫专项方案”,深入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新村建设、社会事业“四大领域”脱贫攻坚。
    为切实解决非贫困村“插花”贫困户同步与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康问题,探索实施连片带动脱贫攻坚示范区建设:以贫困村为基点,三个以上贫困村连片,核心区幅员面积一万亩以上,幅射带动周边非贫困村插花贫困户,连片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攻坚;在贫困村创新实施“一村一法律顾问”的新机制。
    紧扣贫困群众最紧迫的“业、村、房”问题,积极探索探索精准扶贫“地方样本”。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大力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新村四区合一建设,创新农房按揭模式,建立精准扶贫倒逼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形成脱贫致富利益联接机制……
”在产业,“”在发展,“”在资金。吹响工商资本进村助力脱贫攻坚的号角,唤醒沉睡的资源优势,变青山绿水为“金山银水”。
    响应国家 “万企帮万村”号召,达州市扎实推进工商资本进农村助力脱贫攻坚。全市大力营造良好的融资投资环境,全力为工商企业助推扶贫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用工商企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优
    势与农村资源优势相结合,不仅弥补了农村脱贫奔小康发展的短板,同时为工商资本开辟出转型发展的新路。”达州市工商联主席廖清江说。
    据达州市工商联统计,仅去年底至目前,达州市共有200余家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其中127家与13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签订《村企结对帮扶共建协议书》,共实施产业项目投资8000余万元,引导建立专业合作社30余个,帮助解决3600余贫困村民就业。
    通川区磐石乡渡口村和盐井坝村都是贫困村,有的家庭穷得连媳妇都娶不起。自从引进西藏博志投资有限公司建设明月江月湖生态农业观光园以后,这里很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期投资3.5亿元建设月湖狂欢谷及相关配套设施于国庆前正式开业。群众直接受益的有:刚建好的沿明月江两条路和跨江人行索桥;两个村民聚居点共改善了60余户的居住条件;56个当地村民稳定就业并为临时用工人员增加了300余万元劳务收入;公司出资先后为110余人办理了养老保险;村民相继开办起10余家农家乐……
    万源市八台山龙潭河,属于未开发的处女地。周边10公里范围内涉及11个乡镇33个贫困村11299位贫困人口。通过招商,广东元邦房地产公司拟投资30亿元,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综合开发。景区建成后预计年综合收入4亿余元,解决就业2300余人。目前景区完成投资4亿余元,解决当地农民就业830人,为农民增收6000余万元。
    ……
    奔康路上,梦在前方。1.6万平方公里的巴渠大地正汇聚决胜合力,负重追赶崛起!700万达州儿女肩负历史和时代的重任,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乘胜追击,勇往直前!首战,胜利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