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雨城区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30.11.2016  16:07

 

 

雨城区上里镇益诺仕产业基地。

 

雨城区藏茶村一角。


        □刘男佳/文郝立艺/图
    雅安市雨城区对岩镇殷家村今年年底即将摘掉贫困村的帽子。近日来,殷家村村组干部们都在村上奔忙,核查贫困村贫困户退出验收的准备情况。
    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殷家村将贫困发生率从20.34%降至0.49%,集体经济收入人均超20元,实施了道路硬化,建成了标准卫生室,改造了藏书超过2000余册、设施设备齐全的的文化室,对全村进行了通信网络覆盖,目前已完全达到“整村摘帽”标准。按照计划,今年年底要确保67户贫困户脱贫,殷家村通过实实在在的算账,召开民主评议会和贫困户签字认可,已经提前实现工作目标。目前,乡镇和村干部正在村上分类整理档案资料,完成精准扶贫资料和台账,以脱贫摘帽为起点,向着建成“四好村”目标而努力。
    “由于精准扶贫对象中有不少是产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缺资金、少技术、不懂管理。针对这一情况,在扶贫攻坚当中,我们探索实践了‘党员示范、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改直接给钱给物的‘救济式’扶贫,为生产发展为主的可持续帮扶,创造条件,制定政策,积极鼓励贫困农户与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社建成利益共同体,促进贫困户增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帮助下,我们对殷家村的奔康致富越来越充满信心。”殷家村村支书姜勇说。
    据雨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雨城区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构建了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区级领导(部门)和乡镇的“三级联动”机制;强化党建引领,发挥“三大转化”效应;聚焦土地、生态、人力、政策等“四大资源”开发创新,探索“三个加”帮扶模式,全区各级各部门聚焦38个贫困村、5205名贫困人口,目前全区干部群众积极主动、热情高涨,为今年拟计划退出的贫困村、贫困户“摘帽”做好了充分准备。
整合“四大资源”、创新“三个加”帮扶
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退出打下基础
    连日来,为了让贫困户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雨城区晏场镇三河村第一书记申欣联系了一批大米、白面、食用油等物资,准备送给三河村15户贫困户。申欣来自雨城区食药监局,“目前已经联系了村上的帮扶对象,当物资送到后,各家各户可到指定的地点去领取。
    今年,雨城区通过党建引领,发挥“三大转化”效应,将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将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将组织保障转化为发展引领,全面落实贫困村“五个一”帮扶机制,制定了《雨城区派驻贫困村第一书记权力清单》等第一书记工作配套文件,切实加强驻村帮扶干部的管理。在贫困户家中建立《干部帮扶纪录本》,记录干部进村入户帮扶情况,确保帮扶有痕迹,考评有依据。多元投入,着力“党建+扶贫”,实施“三个一党建扶贫示范工程”;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格局……一系列布局,让干部群众更有干劲,脱贫退出更有信心。
    今年以来,雨城区大兴镇徐山村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们在家附近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以前这里是一片荒滩河坝,现在打造成为乡村旅游基地,可以带动农户就业。”11月22日,在大兴镇徐山村“在水一方”休闲度假旅游项目旁,该镇党委书记严文高告诉笔者。
    徐山村采取“集体经济+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成立“在水一方”专合社,将村民的荒地和村上闲置的集体资产开发为“在水一方”度假旅游项目。以农户自愿入股的方式,共享经营收益。“在水一方”项目建成后,通过聘请管理、清洁、餐饮住宿等岗位,可以解决100多人就业,同时,通过旅游带动,还能让老百姓的农副产品变为商品。
    据雨城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雨城区聚焦“四大资源”开发,让脱贫攻坚氛围更浓,基础更牢。
    聚焦土地资源,规模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充分用好、用活贫困村现有土地资源,推进以种植业为主的贫困村产业发展,长、中、短项目结合,形成 “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发展目标,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
    聚焦生态资源,农旅结合助推生态旅游。大力开展以“特色农业体验游”“生态观光游”等多种农旅结合的生态旅游业。
    聚焦人力资源,积极开展就业扶持工作。实施技能培训、就业援助、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智力等扶贫措施,将人社服务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助力精准扶贫。今年上半年开展“春风行动”等专项招聘活动20场,提供就业岗位2052个,开发贫困村公益性岗位380个,安置贫困群众就业182人。
    聚焦政策资源,扎实推进“政策兜底”扶贫。统筹医疗救助、低保兜底、教育扶贫等多项贫困群众民生优惠政策资源,确保政策兜底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同时,坚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实施N+扶贫模式,创新帮扶机制,探索“三个加”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奔康。
    一是 “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上半年,通过专合组织带动,成立48个专合组织,以专合组织带动贫困户、贫困村发展产业的方式,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助推贫困户增收脱贫。通过龙头企业引领,落实38家龙头企业帮扶贫困村,采取“公司加大户带贫困户”等模式,开展技术指导、保底收购,促进贫困户发展生产。
    二是 “资产量化+贫困户”。结合农村确权改革,探索开展资产量化工作。将提灌站、山坪塘、大棚、圈舍等使用财政支农资金形成的资产作为量化对象,优先吸纳贫困群众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股权量化,股权收益用于贫困户增收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三是“金融扶贫+贫困户”。积极用活扶贫周转资金。今年统筹建立800万元的扶贫产业周转资金。支持有发展意愿和能力的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农旅结合等致富产业。同时,建立10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大力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
干部群众齐心协力
全力迎接贫困村贫困户退出验收工作
    11月22日,笔者来到殷家村二组68岁贫困户田朝安的家中。田朝安一家有4口人,缺技术、缺劳力,是他家致贫的原因。
    笔者看到田朝安家通了入户路,硬化了院坝,猪圈和羊圈也进行了改扩建,自留地里还种下了应季蔬菜。田朝安说,由于有了农技员的技术指导,山羊养殖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今年仅山羊奶就卖了3000多元钱。
    按照计划,田朝安家将于2017年脱贫。不过他提出,今年他家要提前脱贫“摘帽”:“脱贫的标准达到了就脱贫嘛。今年脱贫我很有信心,大家帮了我一把,所以能脱贫尽量脱,不给别人添麻烦。
    “应当感谢国家的好政策!”田朝安的儿媳彭萍告诉笔者,在党委政府的帮扶下,今年家里住房修好了,猪圈羊圈改造了,还发展了良种茶叶1亩,种植山药1亩,持续增收不是问题。
    同样,晏场镇三合村的干部群众们也为退出验收做好了准备。晏场镇三合村村支书高加祥介绍,前两天雨城区四个部门到三合村各个贫困户家中核查,准备迎接雨城区的“退出”验收。
    贫困村贫困户退出后,扶贫政策、帮扶措施如何延续,如何保证贫困农户持续增收?对此,不少乡镇(村)干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高加祥介绍,目前三合村成立了茶叶专合社,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三合村花3万多元买进了一套制茶设备,现在有了机器,大家采茶积极性调动起来,预计每户增收1000元以上。另外,村上还成立了冷水鱼专合社,养殖冷水鱼3万余尾,以党员带动,贫困户劳务入股的方式,三四年后预计给成员带来人均1000元的纯收入。
    “我们不仅要让群众脱贫,更要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有增收项目,这是基层扶贫干部的工作职责。所以,不论是否要进行退出验收,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都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严文高说,今年年底,大兴镇简坝村也将退出贫困村,但2020年以前,对该村贫困户的帮扶措施将持续,对贫困村的扶贫力度依然不减。
    11月23日,在雨城区上里镇白马村,仿古的街边民居,宽阔的游览道,道路两旁的丰富植被,吸引着远近游客来这里游玩。
    据统计,白马村精准识别出贫困户49户130人。2014年脱贫 7户 31人,2015年脱贫8户11人,回头看时清退不符合条件贫困户3户9人,2015年底剩余31户72人,2016年预计全部脱贫。
    笔者了解到,通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村组干部以及贫困户自身的努力,白马村不仅改变了集体经济“空壳村”的情况,贫困户收入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目前,该村实现户脱贫、村退出信心十足。
    “下一步,白马村还将依托成熟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林下养鸡和大鲵养殖,吸引游客前来消费。”白马村村支书罗云锦告诉笔者。
    罗云锦介绍,在创新工作法方面,白马村结合旅游扶贫,推进“互联网+扶贫”,目前村上准备与雅安电视台合作,将全村农家乐、乡村酒店、农产品整合到“农家联盟”网络平台上,消费者可以享受网上预订、网上下单等便捷服务,从而进一步拉动白马村的乡村旅游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