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造血”增底气 确保脱贫不返贫

09.05.2017  13:31

 

  去年以来,我市以“扶志”“扶智”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引领,不断增强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走出了一条从着眼“治穷病”到着力“拔穷根”的新路子。 

   富了“脑袋”富“口袋”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人穷不能志短,扶贫必先扶志。要想从根本上实现脱贫,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是关键。 

  “‘农民夜校’帮我们开了窍。几堂课后,大家可想干事创业了。”日前,在安州区清泉镇“农民夜校”的学习中,来自白果村的村民邓伟课上专心记笔记,课间逮着机会就拉着专家请教问题,学得特别认真。邓伟告诉记者,脱贫不能“等靠要”,他从“农民夜校”学到了不少政策、养殖方面的知识,“正琢磨和朋友一起办个养殖场,通过自己的努力增收致富。” 

  近年来,我市坚持扶贫要扶精气神,通过扶志气、富头脑、树信心,让贫困户真正从精神上站起来,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未来。为此,各县市区纷纷创办“农民夜校”,教农民学政策、技术、新风,以“授人以渔”的方式,全面疏通贫困群众的思想意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脱贫致富的本领。 

  开展教育扶贫,也是“富脑袋”的重要举措之一。去年,我市坚持将教育资源向贫困乡镇倾斜,严格落实“五长负责制”。免除北川、平武两县高中生学杂费,为全市在读贫困户本科生每年补助4000元;每年投入资金2.4亿元左右,全面实施惠及近2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费午餐计划;全面实行“十免四补助”医疗救助政策,救助贫困群众1.77万人次,有效确保了贫困学生不因贫辍学、贫困家庭不因学因病负债。 

   产业”“就业”两手抓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  

  “产业扶贫和就业增收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市委书记彭宇行说。坚持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就业培养,两者之间双向用力,互相融合,不断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成为我市脱贫工作努力的重点方向。 

  培育产业“拔穷根”。去年以来,我市在综合运用教育、医疗、社保等政策,织牢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农村电商三大产业,创新推出梓潼“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丘区脱贫攻坚示范区“公司+金融+合作社+建卡贫困户”模式,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贫困群众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稳定分红。 

  在抓就业增收上,我市从搞好就业技能培训,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支持贫困群众自主创业,大力发展居家灵活就业,引导园区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等吸纳更多贫困群众就近就业等方面着力,全力解决好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去年,我市共举办扶贫专场招聘会11场,建设返乡农民工创业园11个、省市大学生创业园25个。 

  此外,我市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入扶贫队伍,成立“扶贫志愿服务队”,组建了藤椒、猕猴桃、稻鸭共生、獭兔等9家专业“脱贫奔康产业促进会”,针对贫困村或贫困地区布局发展特色产业,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销售渠道、品牌经营等,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 

   杜绝形式主义“走过场”机制倒逼助推脱贫攻坚  

  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走村入户摸实情、找问题、商对策,制定产业扶持和医疗救治救助等具体办法措施;制定全市年度脱贫攻坚工作督查方案,每季度对县市区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去年以来,我市把深化机制保障、强化评估督导作为推动脱贫攻坚措施落实的基本方法,边督导边调研,既问责又问计,从源头上解决扶贫工作中形式主义“走过场”的问题。 

  积极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强化脱贫攻坚抓手,持续传导责任压力,用机制倒逼助推脱贫。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对脱贫攻坚实行一站式立体指挥、点对点跟踪落实。 

  我市还建立健全评估督导机制,在省考核片区贫困县的基础上,制定各县市区、市级部门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去年,先后全覆盖组织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蹲点调研、评估验收等5次集中调研督导。为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监管,市纪委、市检察院、市扶贫移民局等多部门联动探索创新运用手机APP动态监管扶贫项目资金,在方便扶贫对象及时查询比对扶贫政策、项目资金、投放对象、流转程序等情况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相关部门履行精准扶贫监管和扶贫开发领域职务犯罪预防治理工作。 

  人心齐、泰山移。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全市上下一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切实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持续用力抓好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住房安全和教育医疗扶贫、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扶贫和对口帮扶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