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平武:为群众“办好事” 让群众“好办事”

28.05.2014  20:53

 

群众,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群众工作,党的优良传统和看家本领;群众路线,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围绕这“三盏明灯”,平武全县党员干部“沉下身子、放下架子、找准路子”,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边学边听

 

有了解决问题的“底气”和“本钱

 

平武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学习教育、听取意见”蔚然成风。广大党员干部达成共识:这是一次党性的洗礼,素质的提升,绝不是“走过场”。

 

于是,从书记县长到普通党员,人人都在思考“来平武为什么,在平武干什么,离开平武留下什么”这个问题。学习,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寻找答案。

 

心得体会、专题辅导、广泛宣讲……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占据了平武党员干部大部分休息时间,学方法、学经验、学“招式”,每个人都在群教活动中充实自己,做好“为民谋事”的一切准备。

 

2月27日,全县10144名党员参加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后两次听取专题辅导报告会;开展“你最希望包村部门做什么”活动,2300多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农村助春耕;安排22名党员县级领导干部和22个县直部门结对联系帮扶后进党组织,进一步加强组织整顿;围绕“作党的群众路线的忠诚践行者”主题,分4批次对全县526名村(社区)“两委”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

 

埋头学之外,还要贴耳听。平武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反对“四风”主题,深入一线调研,全方位、多层次征求意见建议。县委召开“真情面对面,开门评四风”各界人士恳谈会,邀请各界代表57名,收集问题建议50多条;37名县级领导干部深入264个村(社区),切实开展“三走遍一深入”活动,走村入户访问、向座谈群众发放调查问卷12590份;平武政务网、“微平武”政务微博发布意见征集公告,广泛收集意见205条;畅通来信来访渠道,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专题大接访活动,接待受理来信来访88件……截至目前,全县各级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收集“四风”、“群众切身利益”、“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问题共计1455条,相关意见建议1200多条,找准了具有平武特点的突出问题,摸清了平武的实际情况。

 

边学边听,平武党员干部有了解决问题的“底气”和“本钱”。

 

学以致用

 

创新举措助力为民谋实事

 

在平武,一提到“七色连心卡”,许多群众都要竖起大拇指。7种不同颜色的小卡片彰显出平武党员干部为民谋事的实干精神。

 

红色帮扶卡,帮扶困难群众,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绿色关爱卡,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金色寿星卡,关爱老人,对需要者上门送温暖;粉色爱心卡,对农村困难党员家庭进行特殊关爱帮扶;橙色特助卡,为困难残疾家庭代缴代购用品等;蓝色服务卡,义务治安巡逻、绿化保洁及公共设施维护修理;紫色帮教卡,提供法律服务,调解矛盾纠纷。

 

平武县坝子乡柏林村村民曹华贵想发展厚朴种植。曹华贵与老婆商量要是有人帮忙提供些树苗就好了,老婆让他找结对帮扶的县上干部商量,他拿出“红色连心卡”试着拨打了联系他们家的县供销社薛平的电话。没想到十天后薛平免费为他家送来厚朴树苗,并带着种植专家为他家讲解了种植厚朴的注意事项。如今,望着遍山绿油油的厚朴树苗,曹华贵满脸堆笑。

 

平武县龙安镇四竹垭困难村民陈玉元对“七色连心卡”也有特殊的感情。村里有近1000米的农堰一直渗漏,给农田灌溉带来极大不便,陈玉元便想到“连心卡”,给水务局干部严章荣发了个短信。第二天,严章荣就和技术人员前来查看。随后,水务局派出专业人员进行了测绘、制定出修补方案,并拿出10万元专项资金立马动工。短短两个半月的时间,1000米的农堰防渗处理工程就全面完工。

 

除开“七色连心卡”,“点餐式服务”也是另一大特色。全县78个帮扶单位深入77个困难村、2856户困难群众,分层分类面向党员、干部、村民了解真实意愿和迫切需求。你“点菜”,我“下厨”,将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诉求或意见建议共467条纳入年度帮扶计划,对于群众反映的民生诉求或意见建议,能解决的马上解决,暂时无法解决的,向群众做好解释,限时办理。截至目前,各帮扶部门已为群众办理实事180余件,件件都是群众所“”。

 

还有“四级联访”、“老字辈宣讲队”、“三亮三为”、“三让三坚持”等创新举措,都在助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始终围绕群众的切身利益在辐射,都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员干部一心为民的实干作风。

 

从上至下

 

党员干部走到群众身边

 

在县委书记周涛心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在他的带领下,平武党员干部全部都来到了群众身边。

 

4月14日,周涛来到龙安镇报恩寺社区,耐心询问社区工作中还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求社区要把服务群众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想方设法解决好,要完善社区公示栏,搭建好与群众互通的“桥梁”。

 

在前往杨家河村的路途中,周涛查看了三溪沟村王文林家的建房情况。王文林是去年暴雨洪涝灾害的重建户,周涛询问他建房时有没有干部来帮忙。王文林说:“镇上、村上的干部都来帮忙做过小工。”在杨家河村和虹金村,周涛来到刘成俊、刘开贵、赵菊等多户村民家中,了解群众家庭情况以及产业发展情况。“你们生产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干部处理问题热不热心”、“有什么困难多向我们讲”、“祝大家生活好”……一句句问候语重心长。

 

和群众走得越近,了解到的问题才具体,解决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了最大程度了解到群众的疾苦,全县党员干部真正走到了群众心里。

 

平武是山区县,经济不发达,困难群众的生活牵挂着所有党员干部的心。为了帮助他们增收、脱贫、致富,平武专门制定了帮扶政策。“三个一”:开展一次摸底排查,建立一套分类台账,实行一个管理机制;“三个扶”:坚持项目扶,坚持技能扶,坚持就业扶;“三个合”:结合党建帮扶,整合资源帮扶,融合政策帮扶。而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都建立在实际调查上,都建立在与群众的沟通联系上。

 

到一线去,了解群众的真实意愿和迫切需求,这是对平武各级各部门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最好的诠释。今年以来,平武县创新工作方法,推行“你最希望包村部门做什么”活动,以此加强全县干部作风建设,紧密联系群众,从而加快全省山区经济生态强县建设。“你最希望包村部门做什么”活动规定:各包村帮扶部门每季度要组织驻村干部开展专项调研活动,了解包村帮扶过程中哪些方面没有到位;收集帮扶户最希望帮扶部门、驻村干部做的实事。“你最希望包村部门做什么”活动开展不久,县水务局的驻村干部就来到了包村帮扶点龙安镇四竹垭村,了解到当地有成片的水田,目前有1公里土堰需要重新修建才能满足灌溉。几天后水务局安排水资源涵养与保护资金19万元,用于修建农堰和栽植雷竹涵养水源。对于水务局的帮扶措施,村民们十分满意。

 

如今,“你最希望包村部门做什么”活动改变了过去包村帮扶“想帮什么帮什么”的做法,变成“需要什么帮什么”,包村帮扶活动越来越让群众满意。(绵阳日报 记者 孟贤才文宇 胡宇)